走过繁华都市,徜徉古镇小道,穿越自然奇景,漫步沙滩岸边,你想怎么玩,走东街串西巷,尝尽异域小吃,访红窗,探古迹,微风轻拂,和风闲适,“游来游去”带你领略天下风情,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这里是“华艺之声”校园广播,我是播音员###。
驻马店地处淮河流域。
古为交通要冲,南来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驻驿歇马,故而得名。
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
这里是秦丞相李斯,《搜神记》的作者、中国志怪小说创始人干宝,《神灭论》的作者、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等历史名人的故乡;蔡氏、金氏、江氏家族的发祥地;“盘古开天地”美丽神话传说的发祥地;重阳节的发源地和中国“四大传奇”梁祝爱情故事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车舆文化之乡;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中国嫘祖文化之乡。
本期“游来游去”,我们一起走进河南驻马店。
驻马店境内至今有上蔡县伏羲画卦亭、秦丞相李斯墓、孔子晒书台、西平县战国冶炼遗址、罗成墓,新蔡县孔子问津处,汝南县天中山、悟颖塔及确山北泉寺等名胜古迹,更有革命根据地竹沟,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故居和嵖岈山、薄山水库、铜山、宿鸭湖等自然及人文景观。
西平棠溪是春秋战国时期冶铁铸剑的重镇。
《战国策》曰:“韩之剑戟,出于棠溪。
”《史记》载:“天下之剑韩为众。
一曰棠溪,二曰墨曜(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
”棠溪宝剑,名冠中国九大名剑之首,诞生于西平。
河南省西平县棠溪宝剑厂是目前我国集历史名剑棠溪宝剑的挖掘、研制、生产、开发的专业厂商。
棠溪宝剑,名冠中国九大名剑之首,诞生于春秋初期,至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
然,在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冬,唐宪宗发兵平定中原叛乱时,将棠溪冶铁城夷为平地、尽杀工匠,“十里棠溪十里城”转眼沦为废墟。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酒幡掩翠柳,铁歌秦更天”的历史风情画卷,从此不再有。
包括棠溪宝剑在内的中国冶炼铸剑绝技,也从此失传。
20世纪40年代,毕业于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的高锡坤创办了大陆铁工厂,这不仅是西平县的第一个铁工厂,更是他开始寻梦与挖掘棠溪宝剑生产绝技的起点。
其子高庆民,8岁就已经是父亲炼剑的帮手了。
数十年过去了,他们父子虽经风雨,但挖掘绝技一刻也不敢怠慢。
1986年6月的一个夜晚,高庆民终于得到了削铁不卷刃、弯曲90度而不折不变形的剑身!他飞快地跑到父亲的病榻前,父子俩紧紧拥抱在一起,大哭了整整一夜。
从此,失传千年的冶炼铸剑绝技再现人间,棠溪宝剑也终于在1987年恢复了生产。
西平县棠溪宝剑厂是目前我国集历史名剑棠溪宝剑的挖掘、研制、生产、开发的唯一专业厂家。
大铜器是流传于西平、遂平、郏县等中原地区民间的一种独具风格的闹年打击乐。
以响铜制作的大铙、大镲、大鼓为主,表演时撼天动地,音乐洪亮,形象生动鲜明,丰富多彩,演奏技巧性强且表演形式多种多样。
在中原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受群众喜爱群众喜爱。
西平大铜器至少有300多年历史。
西平清《康熙志.风俗篇》记载:“天旱辄聚,乡人鸣金击鼓,辇致神像,附其名曰捉马”。
2007年,西平大铜器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在苏州举办的全国首届农民文艺会演中,西平大铜器乐队代表河南获得金穗奖。
在郑州商都民俗庙会中,西平县大铜器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演,登台亮相。
嵖岈山风景区,位于驻马店市遂平县境内,辖嵖岈山主景区、凤鸣谷景区、龙天沟景区、红石崖景区和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旧址馆。
风景区既是古典小说《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隐居著述、获取灵感的宝地,又是中央电视台《西游记》剧组主要外景地之一。
嵖岈山风景区内,山势嵯峨,怪石林立。
南山、北山、花果山、六峰山砥足而立,秀蜜湖、琵琶湖、百花湖等湖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奇特秀丽的风光画卷。
景区内处处都是花岗岩象形石、花岗岩奇峰、花岗岩洞穴等地质现象,是地质遗迹宝库中的精品,享有“中华盆景”的美誉。
新开发的天磨湖和琵琶湖生态旅游景区四季风光如画,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游此山后亲书“别是洞天”。
景区面积比较大,最少需要一天的时间游玩,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线路游览。
景区内可以选择奇石游、峡谷游、北山游等。
整个景区有南山、东山和北山三个入口,靠近南山门处有商业步行街,景区内除了自然风光,还有琶湖地质科普园、水土保持科普园、地质博物馆、《西游记》群像雕塑园、现代农业观光园、天磨湖温泉小镇等人工景点和服务设施。
南海禅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45年),历史上被誉为蔡州“八景之一”。
寺占地500余亩,宏伟壮观,工程浩繁。
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平面呈边长80米的正方形,超过故宫太和殿与山东曲阜孔府大成殿的规模,号称“亚洲第一殿”。
天王、观音、文殊、普贤四大配殿,三重飞檐、高大雄伟。
南海禅寺山门牌楼长50米,高31米。
在山门内长500米,宽20米的甬道上,自北向南依次按12因缘、12生肖、12菩萨,建筑了12座花岗岩牌坊,风格独特,巍巍壮观。
东北部白圣长老舍利塔,融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与东南亚现代建筑艺术风格为一体,既高大雄伟,又典雅别致。
寺院门前为三殿门,殿内两旁供奉两尊金刚为“哼哈”二将,寺内南部是以大雄宝殿居中心的殿堂建筑区。
大雄宝殿内供有一尊高17米,重72吨铜雕鎏金坐像,殿前为1200平方米的广场。
大雄宝殿台基上雕刻的花岗岩质500罗汉,集全国20多处罗汉堂之精华,聚优秀雕刻工匠于一堂,精心雕塑,风格殊异。
院内藏经楼,设计独特。
楼内珍藏古今中外多种版本的佛教经典。
薄山湖景区位于驻马店市南40公里处,沿湖四周,群山环抱、峰峦隐现、峡谷纵横、苍松翠竹、湖光山色,一日景多变,四季情趣异。
湖水蜿蜒曲折近40公里,湖面烟波浩淼、水天相接,自西向东如一条戏珠的苍龙奔腾而至,因此又称“龙湖”。
薄山湖景区文化内涵丰厚。
明太祖朱元璋曾摔军驻扎薄山,夜里卧箔(薄)而眠,做了皇帝后御笔亲书“薄山”;上古大禹路过此地,治服水患,疏通了溱头河,造福于人民,至今禹王庙犹在;姜太公自薄山钓鱼台下山后辅助成王灭了商纣,建立了周王朝;山上还有保存完好的楚长城,蜿蜒上百公里;霸王台、屯宾洞、三王坟等古迹静静地躺在密林之中已逾千年;现代艺术家慧眼识珍,中央电视台的《西游记》、《长征剧》剧组均把这里作为外景地。
驻马店位居“天下之最中”,乃四方美食汇聚之地,饮食受全国各个地方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面筋、肉烂、汤醇、味美的潘记烩面,色鲜肉嫩、香而不腻、味美可口的牛师兄五香牛肉,还有胡辣汤,炒凉粉,汝南涮牛肚,鸡肉丸子等当地名小吃。
另咸豆腐脑,具有本地特色,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西平咸豆腐脑是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的特色小吃。
西平咸豆腐脑,块儿不大不小、不嫩不老,咸淡可口,色香味美,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在西平县有一种小吃,备受市民喜爱,那就是至今仍风头不减的街头小吃“咸豆腐脑”。
西平咸豆腐脑历史悠久,在清朝就已成为当地负有盛名的小吃,集市、庙会上均有销售。
制作西平豆腐脑儿的主料为黄豆、芝麻叶或干菜及豆浆,辅料有盐、辣椒、葱、姜、大茴、芝麻酱、芹菜、面粉等。
制作流程是先把黄豆用温水浸泡松软,再磨浆过滤成豆浆。
豆浆煮沸后,用醋来点即成,然后放芝麻叶,拌面糊后将部分辅料下锅,煮熟即可食用。
西平咸豆腐脑,块儿不大不小、不嫩不老,咸淡可口,色香味美,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较有名气的是县城北街崔家西平咸豆腐脑。
崔家自民国30年(1941)年开始制作传统的西平咸豆腐脑。
经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制作技术。
他家的西平咸豆腐脑,块儿不大不小、不嫩不老,咸淡可口,色香味美。
据当地人讲,为了吃到地道、正宗的西平咸豆腐脑,经常有外地人早上开车到西平喝碗咸豆腐脑,再开车回去,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道出了人们对它的喜爱。
驻马店自古以盛产芝麻著称,更因其地方特产历史悠久优质小磨香油而驰名,香油可以延年益寿,皇芝麻小磨香油还有它独特的医疗保健之功效。
相传,“盘古”开天地,一片混沌,万物以灰、黄色为主,芝麻为五谷之首,为“神农”尝百草所发现,原始芝麻外表颜色亦为灰、黄色,所以俗称黄芝麻,因黄芝麻为“神农”帝亲自发现,并且营养、保健、食疗、调味等价值奇高,又尊称为“皇芝麻”。
民谣曰:“五谷之首为芝麻,芝麻之王皇(黄)芝麻”。
皇芝麻小磨香油色枣红、香浓郁、味绵长。
除食用效果极佳外,对人身体更有很好的食疗、保健、营养作用。
适用于火锅调味、凉菜调味、拌粉面调味、蘸食、冲汤、汤粉面调味、热菜起锅后调味等。
有开瓶满口香的美誉,皇芝麻小磨香油更为油中极品,曾有宫廷御厨专用油的美誉,皇芝麻类食品兼容性强,也可配合其它调味品使用,考虑到皇芝麻小磨香油的营养特性,不建议炒菜使用。
皇芝麻具有养血的功效,可以改善皮肤干枯、粗糙、令皮肤细腻光滑、红润光泽,起到一般的美容化妆品所不能替代的功效,久食可以美容养颜。
我们用真诚的声音构筑一座心灵交流的桥梁,用心认真体会莘莘学子的每一份挚热的情怀。
我们相会在熟悉的电波中,将感动、智慧、热诚……融入一种灵动的声音,让它飘于校园上空,飘进每位师生的心里,让这种声音冲上云霄、回响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我们的节目即将接近尾声了,感谢同学们和我们一同分享这期的〈游来游去〉!我们下期再见··(播放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