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题开放本科含答案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题开放本科含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国际贸易原理》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2、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

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

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

3、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对外贸易值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4、易货贸易:指一国和另一国用货物相互交换的一种贸易方式。

5、转移价格:又称调拨价格,指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利润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在跨国公司系统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售商品时所采用的价格。

6、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也就是说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7、多边出口管制:是指几个国家政府为了共同的政治与经济目的,通过一定方式建立国际性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商讨和编制多边出口管制货单和出口管制国别,规定出口管制办法等,以协调彼此的出口管制政策和措施。

8、保护贸易政策: 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

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

9、自由经济区:是一国为了发展经济,扩大对外贸易,在国内适当地区专门划出一定范围,实行豁免海关管制,减免税收等特殊优惠政策的地区。

10、最惠国待遇:又称“无歧视待遇”。

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是国与国之间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法律待遇条款,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

11、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政府对国外生产的服务销售所设置的有阻碍作用的政策措施。

该定义中的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仅仅增加国外的服务生产者的负担,并且"壁垒"(barrier)指国际贸易政策中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体现的形式。

12、服务贸易自由化就是各成员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降低和约束关税,取消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度。

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进行贸易自由化。

自由贸易政策允许货物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国际价值规律作用下,可以刺激竞1 / 8争,鼓励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世界性的分工和贸易发展,扩大市场;同时使消费者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服务贸易自由化。

二、单项选择题1、对外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 B )。

A、各国出口贸易额之和B、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C、世界各国进出口贸易额之和D、世界各国进口贸易额之和2、国际价值是由( C )决定的。

A、国别价值B、中等劳动强度C、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3、不等价交换是指不相等的( B )的交换。

A、国别价值B、国际价值量C、商品价格D、商品价值4、( B )的发展决定对外贸易的发展。

A、生产关系B、国际分工C、经济D、世界市场5、二战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 C )。

A、不断下降B、比重不大C、不断上升D、没有变化6、二战以来,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最基本变化是( A )。

A、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明显地超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B、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明显地低于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C、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一样D、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比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有一点增加7、不同时期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不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贸易中出现了( B )。

A、自由贸易B、新贸易保护主义C、贸易自由化D、超保护贸易8、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C )。

A、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B、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C、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学说D、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9、19世纪上半叶德国保护贸易的代表人物是( B )。

A、汉密尔顿B、李斯特C、李嘉图D、凯恩斯10、国民待遇原则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担义务,保证一方的( A )在另一方的领土上享有与本国同等待遇。

A、公民、企业、产品、船舶B、公民、企业、产品C、公民、产品、船舶D、企业、产品、船舶11、当前最重要的特惠税是( B )。

A、英联邦特惠制B、《洛美协定》C、普遍优惠制D、协调制度12、对于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而言( A )。

A、关境大于国境B、关境小于国境C、关境等于国境D、关境与任何成员国的国境无关13、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商品交换活动,称为该国的( B )。

A、国际贸易B、对外贸易C、货物进出口D、国际服务贸易2 / 814、按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是( C )提出的。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和俄林D、罗伯特逊15、比较成本论是由( B )提出的。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俄林D、李斯特16、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B)。

A、自然条件B、社会生产力C、国际生产关系D、政府的政策17、反倾销税是对于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物征税的一种( B )。

A、惩罚关税B、进口附加税C、反补贴税D、保护关税18、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的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 D )。

A、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B、进口押金制C、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D、“自动”出口限制19、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抵制欧洲国家和日本等低价钢材和钢制品出口,采取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 C )。

A、国家垄断B、征收国内税C、最低限价D、禁止进口20、某国对某种商品规定,全年进口额在200万美元以内者征税10%,超过200万美元以上的部分,除原征关税外,再加征关税60%,这种措施称为( B )。

A、混合税B、进口附加税C、关税配额D、罚款21、进口商品加工后大多是在区内使用,只有少数是用于再出口的经济特区是( D )。

A、自由贸易区B、保税区C、出口加工区D、自由边境区22、在贸易区内,各成员国取消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但仍各自保持对区外国家的贸易壁垒,这种经济一体化形式属于( D )。

A、关税同盟B、共同市场C、经济同盟D、自由贸易区23、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提供者和接受者始终是(C )。

A、最不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24、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C )。

A、欧洲理事会B、欧洲议会C、部长理事会D、执行委员会25、表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由务虚转向务实,开创了其组织发展新阶段的会议是( D )。

A、汉城会议B、曼谷会议C、西雅图会议D、茂物会议26、普惠制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给予关税优惠的待遇,其主要特点是( B )。

A、普遍的、非歧视的、互惠的B、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3 / 8C、非普遍的、非歧视的、互惠的D、非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三、多项选择题1、对外贸易的作用有(ABCD )。

A、互通有无,调剂余缺B、节约社会劳动,增加生产总量C、可以阻止利润率的下降D、是发展对外关系的纽带和手段2、世界“封闭市场”价格包含(AD )。

A、垄断价格B、国家垄断价格或管理价格C、转移价格D、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3、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ABCD )。

A、社会生产力B、自然条件C、各种社会经济条件D、国家的政策4、影响世界市场供应关系的主要因素(ABCD )。

A、垄断和竞争B、经济周期C、各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措施D、其他,如自然灾害、战争、政治动乱、投机等5、海关税则一般包括(AC )两个部分。

A、关税税率表B、进出口商品政策C、海关征收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D、一国对外贸易总政策6、鼓励出口的措施主要有(ABCD )。

A、出口信贷B、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C、出口补贴D、商品倾销7、以下非关税壁垒措施中(ABD )属于直接非关税壁垒措施。

A、进口配额制B、外汇管制C、进口押金制D、“自动”出口配额制8、资本主义国家出口管制形式主要有(AC )。

A、单方面出口管制B、双边出口管制C、多边出口管制D、二国出口管制9、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界定,国际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有(ABCD )。

A、跨境交付B、境外消费C、商业存在D、自然人流动10、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可分为(ABC )。

A、服务产品移动的壁垒B、资本移动的壁垒C、人员移动的壁垒D、服务生产者开业权的壁垒11、从法律上看知识产权的特征是(BCD )。

A、强制性B、地域性C、时间性D、专有性12、能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都必须具有(ABC )。

A、新颖性B、创造性C、实用性D、美观性13、根据世界银行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标准的划分方法,发展中国家可以分为(ABC )。

A、高收入国家B、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4 / 8C、低收入发展中国家D、最不发达国家14、普遍优惠制的特点是(ABD )。

A、普遍的B、非歧视的C、互惠的D、非互惠的15、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资格分为(BC )。

A、创始缔约国B、新加入成员C、创始成员D、新加入国16、世界贸易组织主张各国在贸易自由化的前提下进行公平竞争,它认为(AC )属于不公平竞争。

A、关税B、配额C、倾销D、补贴17、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ABCD )。

A、举办独资企业B、举办合资企业C、收买外国企业的股权达到一定比例D、投资所得利润的再投资18、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包括(ABD )。

A、劳动生产率B、参加国的贸易量C、国际生产价格D、劳动强度19、贸易型的经济特区包括(ABCD )。

A、自由港B、自由贸易区C、出口加工区D、对外贸易区20、直接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主要有(ABC )。

A、进口配额制B、进口许可证制C、“自动”出口限制D、进口押金制四、判断题1、各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规模首先是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2、造成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初级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不断下降,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市场价格不断上升。

(×)3、军火贸易的不断扩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变化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中东地区已成为各国武器的主要销售市场。

(×)4、初级产品也称基本产品或原始产品,指未经加工或只进行过极其简单加工的农、林、牧、渔矿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