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进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思考

推进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思考

江苏商论2011.10●修回日期:2011-10-8作者简介:陈文华(1964-),男,河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中国会计学会理事,研究领域为会计学、财务管理、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陈尚司,男,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会计专业学生。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研究内容,它受到了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众多学者的重视和关注。

目前我国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还处于初起阶段,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依据目前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提出了有效对策。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文献标识码:A推进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思考陈文华1,陈尚司2(1.河北大学管理学院,保定071002;2.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北京102206)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加大、失业和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它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和不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涉及到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大潮中,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取得了迅猛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引起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现状伴随着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和重视,我国也不断涌现出一大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如海尔集团“用金牌托起希望”、国家电网“灾区紧急供电工程”、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绿色节油项目”等。

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事件,如三鹿集团“三聚氰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完达山药业“刺五加注射液事件”以及上海农药厂、玖龙纸业、壳牌水泥等众多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根据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的分析报告,中国企业目前仍存在“履行社会责任不足”、“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制度欠缺、主观随意性大”、“重捐赠,轻实施”等问题。

根据《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09》公布的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0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体水平较低,平均指数31分。

而不少企业还在旁观,要么是没有社会责任管理和报告,要么就是借报告往自己脸上“贴金”,并没有什么实际活动。

因此,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加强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管理就显得日益重要。

二、原因分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还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因素导致了我国当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艰难,主要有:1、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应该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但据大量调查发现,我国除了较大规模的企业集团以外,多数企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

有些企业、企业家根本不具备社会责任意识。

因为不具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中,自然就造成了很多诸如破坏环境、侵害劳动者权益、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不良行为,给国家、企业和广大消费者造成严重伤害。

2、对认证体系不熟悉或态度不积极。

目前,世界范围内对标准认证体系的规范越来越健全,ISO9000产品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SA8000社会责任体系认证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准入证,但由于我国131企业只重视办理体系认证,而对体系认证的实质功能认识偏差,导致我国企业产品质量较差、破坏环境和造成生态失衡严重,侵犯职工的合法权益和不能保障消费者利益等行为屡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不利后果。

3、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信息披露不规范、不及时。

很多企业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何种载体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公司章程中没有体现履行社会责任的条款;日常行为规范中没有履行社会责任的做法和思路;信息载体中没有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数据和文字资料。

虽然有些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较好,但与西方国家的企业差距还很大,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也存在一定差距。

有些企业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不及时也不规范。

因此,有待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和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制度,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4、重视和宣传的力度不够。

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责任的意识已深入人心。

在人们的行为中,处处可见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比比皆是,遵守职业道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民服务等思想在西方人的行为准则中大有作为。

但在我国,广大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还不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环境、侵犯别人的权益等行为大有人在,有些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具备一个合格公民的最起码道德水平。

5、政府引导和监督机制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政府有必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引导,并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监督喝管理机制。

政府各级管理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进行引导和监控,督促企业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责任的履行规范,使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真正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进程中。

但是大量的事实证明,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三、实现我国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针对上述的现状与问题,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出如下解决对策:1、加强立法工作,用法律规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应由国家通过某种法规明确提出企业对外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要求,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力量即国家和政府的行为,通过政府的引导、检查、指导,促使企业按照国家的要求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将责任法制化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增强权力行使者的责任感,让他们时刻关注权力行使的法律后果,改善他们的行为;二是为社会责任的评价和考核提供前提,创造条件;三是抑制对公权的需求,避免公权的无限扩大可能对私权的侵犯。

2、制定和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准则。

政府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参照国际上发达国家社会责任会计制度,通过法律条例制定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和制度,达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

同时建立起一套统一的、通用的信息披露模式和指标体系,使各个企业之间在履行社会责任上的财务指标评价具有可比性,以此共同满足社会各方的需要,最大程度的限制信息的不对称。

3、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和落实我国的企业认证体系。

加强ISO9000体系认证,完善我国企业的产品质量体系,促进我国企业产品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加强ISO14000体系认证,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维护国家的生态环境,使我国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强SA8000体系认证工作,促进企业对消费者权益、职工权益的改善,提升道德水平,为广大职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企业的社会责任诞生于西方,如今它以独特的魅力风行于全世界。

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艰难,但它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人类不会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来发展生产,不会以牺牲后代人的生存环境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人类发展中的巨大进步。

西方发达国家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方面有很多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在我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和务实的原则谋划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和审计体系,让每一个公民都有机会和权力参与到这一划时代的宏伟工程的建设中。

我们也相信,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参考文献:[1]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家对CSR的认识与评价[J].管理世界,2007,(6):76-85.[2]段文,晁罡,刘善仕.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2.(下转第160页)132●江苏商论2011.10●江苏商论2011.10(上接第132页)[3]晁罡,袁品,段文等.企业领导者的社会责任取向、企业社会表现和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J ].管理学报,2008,5(3):445-453.[4]谢佩洪,周祖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因及对策建议[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7):26-30.[5]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本文已经通过中国知网检测)Strategies to Activate Enterprises ’Initiative to Perform Their Social AccountabilityChen Wenhua ,Chen ShangsiAbstract:Social Accountability of morden enterprises has been highly concerned and stressed by thesociety ,especially by governments ,NGO and scholars.Presently ,at the primary stage ,China begin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social accountability of business ,with a lot of problems ahead to be solved.On this occasi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solution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perplexity and causes about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n China.Key words:Enterprise ;Social Accountabil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四)建立政府支持、高校培育、社会协作三位一体的能力提升模式。

政府支持主要体现在加强宣传、政策倾斜、增加专项资金等,从而为海洋人才提升自身能力提供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与鼓励。

高校培育是提升人才能力的主要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的课程设置以及积极的与国外高校加强交流合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海洋人才的能力得以提高。

社会协作主要体现在社会氛围的良好形成,民间资本的投入、服务性机构的建立等方面,如设置社会性的研究机构等。

海洋的社会性研究机构可以为海洋人才提供最新的海洋知识,各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动态、我国海洋开发现状以及不同的海洋人才需所具备的不同能力,为海洋人才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参考文献:[1]谢素美,徐敏.海洋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初探[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4):37-38.[2]倪国江,文艳.美国海洋科技发展的推进因素及对我国的启示[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6):33.[3]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N ].新华日报,2010-5-29-5.[4]潘爱珍,苗振清.我国海洋教育发展与海洋人才培养研究[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104.[5]全永波.加强海洋管理人才的培养[J ].中国水运,2008,(9):70-71.(本文已经通过中国知网检测)·问题探讨·1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