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研究对象:研究世界各国在世界商品生产和交换中所处的地位,分析其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各种规律休克疗法:萨克斯根据玻利维亚经济危机问题(经济落后、政治动荡、决策失误),提出了一整套经济纲领和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经济自由化、经济私有化、经济稳定化。
实行紧缩的金融和财政政策,由于这套经济纲领和政策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在短期内可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甚至导致出现“休克”状态。
德国、波兰成功,苏联失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最大农产品出口国:美国马六甲海峡位置: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
世界上最繁荣的航线:北大西洋航线苏伊士运河航线好望角航线欧元区:欧元区是指欧洲联盟成员中使用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的国家区域。
欧元区共有19个成员国,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希腊、马耳他、塞浦路斯非欧元区国家:英国丹麦、瑞典、波兰、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美国最大港口:纽约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世界两大通航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日本五大工业区:日本的五大工业区有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为中心),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濑户内海工业区(濑户内海沿岸)和北九州工业区。
世界上最繁忙的三大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巴拿马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铁矿最多的国家:俄罗斯,其次巴西,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美国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顺序: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世界最方便旗船舶:巴拿马法国最大工业区:大巴黎区什么是自然环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系统)。
什么是人文环境地理: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本国环境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贸易措施.使得他国产品无法进入该国市场或在进入市场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
气候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世界气候类型的多样性、空间分布的地域性和时间变化的季节性,使世界农作物的生长也具有多样性、地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从而影响了国际贸易中大宗农产品的构成和流向2、气候的差异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从而影响国际贸易中农产品的价格3、气候的差异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习惯,因此影响了消费品的种类与数量4、灾害性的天气,如水、旱、风灾,常常使工农业减产,交通中断,从而影响了国际贸易,中工农业产品供应数量,价格和里约的时间5、气候影响对外贸易中商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6、适宜的气候也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什么是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国际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的接管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地点的货物运输。
国际多式联运适用于水路、公路、铁路和航空多种运输方式。
美国对外贸易特点:1.“二战”后,美国对外贸易经历了盛极一时到相对衰落的过程二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在战争中形成的强大工业生产能力和其他国家重建经济的有利时机,通过马歇尔计划大力输出其过剩的工农业产品。
1974年到1985年,两次能源危机冲击下,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美国在世界上所处地位相对下降。
2.自1971年开始,除个别年份外,美国商品贸易,几乎年年为逆差,而且逆差在不断扩大,但服务贸易却为顺差美国出于保护本国稀缺资源的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石油,有惊金属和稀有金属,从而刻意限制本国资源的开采和消费,导致对外贸易商品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3.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在出口方面,以工业制成品占主要地位,以机械和运输设备,如飞机,汽车为主。
农产品出口主要是小麦,玉米,大豆,矿产品主要是煤炭,磷灰石。
在进口方面,在20世纪70年代,以能源、原材材料为主,80年代以后以制成品为主,主要是汽车及其零部件,电子产品及其零部件4.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口仍以北美、西欧和拉美为主,进口开始转向亚太地区。
5.在对外贸易政策上推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大搞“管理贸易”,实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二战后,美国为了推销过剩的工业品和农产品,大力提倡贸易的自由化,首先推动签署关贸总协定,能源危机之后,开始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和实行管理贸易政策如扩大反倾销,反补贴,导致美日、美欧、美中贸易摩擦的加剧钻石王国:南非咖啡王国:巴西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德国社会主要的问题:统一日本海上生命:马来西亚与印尼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哪个世界经济组织不在华盛顿:WTO世界贸易组织航空大国是哪些: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主要能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炼制,核电和新能源工业土耳其铁路主要规格:标准轨英文属于什么语系:印欧语系波音属于哪里:西雅图集装箱运输优点:1.在全程运输中,只需将集装箱从一种运输工具移动到另一种运输工具上,无须移动箱内货物。
节约时间加快了,船舶周转2.货物从工厂或仓库装箱后,可经过多种运输方式,最终送交收货人的工厂或仓库,实现了“门到门”运输3.集装箱由专门机械装卸、搬运、移动,因此效率高,安全可靠,运输质量好4.一般由一个人负责,全程运输5.可以降低各种费用,节约装卸费,包装费和停稿费6.既不受天气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又避免了货损货差7.货主可以提前结汇,减少资金占用和利息的支付亚太地区为什么成为国际贸易中心:一,亚太地区的区域范围广义为太平洋沿岸国家狭义为太平洋亚洲及大洋洲.其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20%,人口1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0%.政治经济体制上多种多样,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正在转轨型国家,经济落后国家.二,亚洲成为世界贸易中的自然地理条件1,地域范围广大自然条件多种多样2,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具有丰富的海洋和陆地资源4,重要的交通位置三,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经济基础其表现:1,亚洲经济增长迅速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东盟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均在5%以上,中国达8%以上,亚洲四小龙5-7%.说明其实力.2,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95年亚太15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美国.约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5%,其中日本仅次于美国.据世界第二位,中国居第七位.金融实力大增,吸引外资大大增加,1995年东亚地区引进外资已占全世界的13%.3,科技实力长足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宇航国和第五大原子技术国,日本的半导体,计算机存储芯片,机器人等方面已超过美国.4,产业和产品结构日趋高级化四,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政策环境1,亚太各国都采取对外开放,鼓励出口的外向型经济政策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各国改变原来实行的进口替代战略,转变为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出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放市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主要措施有:a,降低关税 b,取消许可证和配额 c,廉价提供土地资源 d,加快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建设.3,积极推进区域或次区域,密集和非密集区域合作,充分发挥亚太各国经济互补性强这一优势.4,重视教育,大力培养本国人才和吸引外国人才5,美国把经济贸易发展的重点从大西洋沿岸转向亚洲的太平洋五,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贸中心所面临的挑战1, 亚太各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型和调整期,因此较脆弱.2, 科技力量不足,产业发展相对滞后.3, 面临巨大的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4, 全球化和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石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中国没有加入哪个经济组织:欧盟东盟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国土面积前六: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人口前十: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墨西哥国土面积居世界前六位且人口数量居世界前十位的一组国家是: 俄罗斯、中国、美国、巴西前往哈萨克斯坦到蒙古的铁路:通往蒙古:集二线(集宁至二连浩特),我方边境站为二连浩特蒙方边境站为扎门乌德。
通往哈萨克斯坦,乌阿线(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我方边境站为阿拉山口,哈方边境站为多斯特克哪些国家铁路是宽轨:印度、巴基斯坦、阿根廷、智利哪些国家铁路用窄轨:印度尼西亚、印度、尼泊尔、刚果(布)、苏丹、讲阿拉伯语的是哪些地区:西亚: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黎巴嫩,约旦,叙利亚,科威特,伊拉克,巴勒斯坦北非:埃及,苏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科摩罗,索马里,摩洛哥,吉布提,突尼斯工业革命为什么在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又称为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端于英国。
这次科技革命是从机械和动力的革新开始的。
14世纪以前,英国还是经济+分落后的国家、从15世纪末-18 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国内,通过“圈地运动”实现了对农民的彻底剥夺,从而基本上消灭了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大力发展以毛纺织业为主的工场手工业,为过渡到机器大生产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
在国外,英国先后战胜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取得了海上的霸权;通过掠夺广大的海外殖民地,不但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货币资本,保障了原材料的供应,而且开拓了国外市场。
这一切都为英国产业革命的发生准备了必要的前提。
但产业革命的直接原因在于,以手工工艺为主的工场手工业,无论从生产效率、工资成本还是国内外需求的增长,都已经无法满足资产阶级追求更高利润的欲望,他们迫切需要利用机器生产来代替手工生产,以提高产品的产量。
产业革命首先是从纺织业开始的。
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技术革命 ; 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技术革命 ; 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国际经济总量的影响目前,可再生能源产业对发达国家经济和就业的拉动作用已初步显现。
未来可再生能源革命将从以下三方面推动经济增长:一是政府进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投资,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和进行消费补贴,将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乘数效应。
二是可再生能源的广泛使用,将带动风机、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兴起,进而推动这些领域的私人投资快速扩张。
三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分散化,将导致对现有建筑物的大规模改造和升级。
2.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国际经济结构的影响(1)发达国家率先摆脱化石燃料时代的“黑色经济”模式进入绿色经济形态,并在国际经贸和投资规则中拥有更多话语权(2)新兴经济体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仍将快速增长,碳排放形势更趋严峻,但新兴经济体可再生能源市场空间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拥有后发优势(3)可再生能源革命将对全球经济重心向亚洲东移进程产生复杂影响,但无法逆转这一大趋势WTO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范围及内容2.使世界人口的构成和分布发生巨大的度化3.使区域贸易中心转移4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原始积累中国东盟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的团结合作,也有利于东盟在国际事务上提高地位、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