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各类安全事故应
急预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水、火、电常规类事故
1. 防火
发生原因
1.1.1 点燃的酒精灯碰翻或酒精喷灯使用不当。
1.1.2 可燃物质如汽油、酒精、乙醚等因接触火焰或处在较高温度下着火燃烧。
1.1.3 能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由于接触空气或长时间氧化作用而燃烧。
1.1.4 化学反应引起的燃烧或爆炸。
预防措施
1.2.1 易燃物和强氧化剂分开放置。
1.2.2 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2.3 使用易挥发的可燃物质,实验装置要严密不漏气,严禁在燃烧的火焰附近转移或添加易燃溶剂。
1.2.4 易挥发的可燃性废液只能倾入水槽,并立刻用水冲去。
可燃废物如浸过可燃性液体的滤纸、棉花等,不得倒入废物箱内,及时在露天烧去。
不得把燃着的或带有火星的火柴梗投入废物箱内。
1.2.5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1.2.6 实验室内经常备有砂桶、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1.2.7 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仔细检查酒精灯是否熄灭,电源是否关闭。
实验室发生电器火灾时,实验室检测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
1.3.1 为防止火势扩散及蔓延,必须首先切断电器总电源、气源开关,迅速移走周围的可燃物品,关闭一切通风装置,减少空气流通;
1.3.2 设法隔绝火源周围的空气,降低温度至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
根据火势的大小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扑灭火焰。
火势较小时,可用湿抹布等灭火。
对于大火,则应根据燃烧物的性质使用不同方法和灭火器灭火;
1.3.3 当实验室发生大火又没有及时补救,致使火势蔓延扩大而无法扑灭时,应立即拨通火警“119”报警,同时向领导汇报,组织人员尽快撤离现场。
实验室气瓶爆炸引起火灾时,实验室检测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
1.4.1 首先切断气源电源,迅速移走那些可能使火势扩大、有爆炸危险的物质,如充有气体的钢瓶及其他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
1.4.2 设法隔绝火源周围的空气,并快速使用灭火器灭火;
1.4.3 当发生爆炸火灾又没有及时补救,致使火势蔓延扩大而无法扑灭时,应立即拨通火警“119”报警,同时向领导汇报,组织人员尽快撤离现场。
火灾应急疏散程序
1.5.1 火灾发生后,实验室负责人应立即赶到火情发生现场,协助组织人员顺序疏散。
1.5.2 疏散顺序:着火层人员——着火层楼上人员——着火层楼下人员1.5.3 疏散方向:一般情况下应该按照疏散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灯指示的方向进行疏散。
若安全指示灯方向和火灾方向相同,则向相反方向疏散。
每个办公室每位职工均配备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在发生火灾,每位职工正确佩戴呼吸器,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1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
○2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
○3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
○4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
○5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来灭火。
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2. 防电
防止触电
防止引起火灾防止短路
电器仪表的安全使用
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
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
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⑴切断电源
开关;⑵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橇,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⑶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
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院接替救治。
3.防水
实验室发生漏水、浸水,应第一时间关闭水阀,发生水灾或水管爆裂喷水时,首先应切断电源,转移仪器防治被水淋湿,组织人员进行积水清除,及时报告中心办公室及物业中心带现场处置。
如果仪器设备内部已经淋湿,应报请维修人员维护设备。
仪器设备、电源插座等要放在离水源较远的位置,防止因潮湿使仪器金属部分生锈、插座漏电和仪器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