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日本明治维新(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日本明治维新(共27张PPT)
德川将军
目标导学一:日本明治维新前历史背景(历史条件)
幕府统治下的
天皇(傀儡)
日本社会分为士、 农、工、商四个
等级,武士阶级 幕府将军(实际统治者) 是统治阶级。身
份等级世代相继,
士
大名(封建割据势力) 不能逾越。
武士
19世纪中期的日本
是一个封建落后的
农业国家。
在对外政策上
幕府实行闭关 锁国政策,禁止日 本人出海,只允许 荷兰等少数国家的 商船在指定的地点 从事有限的贸易。
1.阅读材料,认识明治维新改革措施及其 作用。
材料展示:有关明治维新时期的图片
2.列表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附图解)
领域
改革内容
政治上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上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 死的“武士道”精神。
经济上 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 的口号下,大力发展 近代经济。
•
第 一 部 分 : 第一次 工业革 命
•
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 ,提出 “‘工 业革命 ’首先 从英国 开始的 条件有 哪些” 这一问 题,让 学生带 着问题 阅读该 部分内 容,并 勾画重 点。( 板书问 题)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 贸易的唯一地点——长崎出岛。
浦贺港
1853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军舰驶抵日本浦贺港, 因为船是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所以日 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之为“黑船事件”。
1854年,美国强迫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日 本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本被迫开放通 商口岸、允许美国派驻领事等。后来俄、英、法等 国相继强迫日本签定类似的不平等条约。
•
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 和轮船 吗?你 们知道 它们发 明于什 么时候 ?谁为 它们的 发明做 出了重 要贡献 ?
•
2、学生回答
•
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 通工具 诞生于 第一次 工业革 命时期 。那么 ,第一 次工业 革命最 先发生 在哪个 国家? 其间有 哪些重 要发明 创造? 工业革 命给人 类带来 了哪些 影响? 本节课 我们一 起探讨 。(板 书课题 ,引入 新课)
总结提示: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
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 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 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 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 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3.讨论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原因 原因1 原因2
原因3 原因4
依据
佐证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较 幕府制下中央统治较
薄弱
薄弱
倒幕派势力强大,有 武装倒幕为改革扫除
自已的武装,得到西 了障碍
南四藩和天皇支持
国际环境相对较宽松 处 于 十 九 世 纪 中 期 资
本主义自由发展阶段
改革措施得当,行之 政治、经济等措施有
有效
充分准备和应对举措
明治维新前的日 本是一个什么社会? 与同期的中国社会 有何异同?
日本工商业迅速发展
教育经费
国家教育经费占财政总预算的8%; 地方教育经费占地方总预算的25%;
国家教育经费其中50%都用于义务教育。
身穿西服举办西洋音 乐会的东京大学生
目标导学三: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和改革成功的原因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改革措施,认 识明治维新的性质。
2.总结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
二、武装倒幕 (明治维新前提)
东京
说一说:
1.倒幕派的组成力量 是什么人?
中下级武士,商人 资本家和新兴地主
2.武装倒幕过程
3.结果如何?
1868推翻德川幕府
3.明治维新的原因
内忧 外患
幕府的封建统 治严重阻碍了
激
导
化 社会矛盾 致 幕
资本主义的发
府
展。
统
治
导
加
西方列强入侵
致
剧
民族矛盾
危 机倒幕运动源自B.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B
C.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发展现代教育
D.改革军警制度,建立新式军队
2.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 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物产之多寡,而物 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
C 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A.学习西方 B.鼓励人民富起来 C.工业立国 D.对外掠夺
①镰仓幕府 (1192——1333年) ②室町幕府 (1336——1573年) ③德川幕府 (1603——1867年)
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以 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 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 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 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 川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 统治(1603--1867)。德川家 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幕府的形 式实现的。
相同点:都处于封建社会;
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都面临着严重阶级矛盾; 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不同点: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于中国;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日本的封建势力相对薄弱; 中国守旧势力非常强大。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1.下列哪一项措施,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目标导学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开始时间: 1868 年
“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
明治天皇
“文明开化”
明治维新三杰
大久保利通 (1830-1878)
木户孝允 (1833-1877)
西乡隆盛 (1827-1877)
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 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并逐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在明治维新的 众多元勋当中,担任最重要角色的是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通 、 木户孝允 三人。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日本明治 维新(共 27张PP T)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日本明治 维新(共 27张PP T)
日本简介
远古时代日本与 亚洲大陆连在一 起,约12000年 前因海水的进退 与大陆分离。
日本的由来
公元前1世纪小国林立
4世纪统一
7世纪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2世纪末幕府统治
文化教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
育
文化和生活方式。
性 质:
日本明治政府进行的自上而下 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中下级武士
商人 虽腰缠万贯 社会地位不高
县 县
县
京 都
县
县 县
县
大县
县阪
县
三府七十二县 县 县
县县
东 京
县县
殖产兴业---扶植资本主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