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经济师考试案例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2016高级经济师考试案例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案例分析题一
1998年元月,甲、乙、丙共同设立一合伙企业。
合伙协议规定:甲以现金人民币5万元出资,乙以房屋作价人民币8万元出资,丙
以劳务作价4万元出资;各合伙人按相同比例分配盈利、分担亏损。
合伙公司成立后,为扩大经营,于1998年6月向银行贷款人民币5
万元,期限为1年。
1998年8月,甲提出退伙,鉴于当时合伙企业
盈利,乙、丙表示同意。
同月,甲办理了退伙结算手续。
1998年9月,丁入伙。
丁入伙后,因经营环境变化,企业严重亏损。
1999年
5月,乙、丙、丁决定解散合伙企业,并将合伙企业现有财产价值
人民币3万元予以分配,但对未到期的银行贷款未予清偿。
1999年
6月,银行贷款到期后,银行找合作企业清偿债务,发现企业已经
解散,遂向甲要求偿还全部贷款,甲称自己早已退伙,不负责清偿
债务。
银行向丁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丁称该笔贷款是在自己入伙前
发生的,不负责清偿。
银行向乙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乙表示只按照
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清偿响应数额。
银行向丙要求偿还全部贷款,
丙则表示自己是以劳务出资的,不承担偿还贷款义务。
【问题】
(1)甲、乙、丙、丁各自的主张能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2)合伙企业所欠银行贷款应如何清偿?
(3)在银行贷款清偿后,甲、乙、丙、丁内部之间应如何分担清
偿责任?
(1)甲的主张不能成立。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退伙人对
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担连带责任,故甲对其退伙前
发生的银行贷款应负连带清偿责任。
乙的主张不能成立。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人之间对债务承担份额的约定对债权人没有约束力,故乙提出按约定比例清
偿债务的主张不能成立,其应对银行贷款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丙的主张不能成立。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以劳务出资成为合伙人,也应承担合伙人的法律责任,故丙也应对银行贷款应承
担连带清偿责任。
丁的主张不能成立。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故丁对其入伙前发生的银行贷款
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2)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所欠银行贷款首先应
用合伙企业的财产清偿,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时,由各合伙人承
担无限连带责任。
乙、丙、丁在合伙企业解散时,未清偿债务便分
配财产,是违法无效的,应全部退还已分得的财产;退还的财产应首
先用于清偿银行贷款,不足清偿的部分,由甲、乙、丙、丁承担无
限连带清偿责任。
(3)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合伙人在其内部是依
合伙协议约定承担按份责任的。
据此,甲因已办理退伙结算手续,
结清了对合伙企业的财产债务关系,故不再承担内部清偿份额;如在
银行的要求下承担了对外部债务的连带清偿责任,则可向乙、丙、
丁追偿。
乙、丙、丁应按合伙协议的约定分担清偿责任;如乙、丙、
丁任何一人实际支付的清偿数额超过其应承担的份额时,有权就其
超过的部分,向其他未支付或未足额支付应承担份额的合伙人追偿。
案例分析题二
甲公司与乙纺织厂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合同规定由乙纺织厂向甲公司供应普通衬衫1万件,货款10万元,并贴上由甲公司提供的某
名牌衬衫厂的商标。
甲公司为此开具一张10万元的汇票给乙纺织厂,乙纺织厂随后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个体户张某用以支付购买粮食等
原料的货款。
张某收到汇票后将汇票背书转让给某工程队,以支付
工程队为其建造种养场的工程款。
工程队再次背书将汇票转让给建
筑材料供应商,该供应商向付款人提示承兑时,付款人以该汇票被
变造为由加以拒绝,并作成拒绝证书。
供应商为此准备行使追索权。
【问题】
(1)该买卖合同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2)买卖合同的效力是否会影响由此而产生的票据关系?
(3)供应商可以向哪些人行使追索权?如果供应商向工程队行使追索权,其可追索的费用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1)该买卖合同无效。
根据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
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
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名
牌衬衫厂)、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广大消费者利益),违反《合同法》的规定而无效。
(2)该买卖合同的效力,不影响由此而产生的票据关系。
根据
《票据法》的有关规定,甲公司与乙纺织厂的票据行为完全符合法
律规定,票据关系一经形成,便与决定其产生的票据基础关系(合同
关系)相分离。
基础关系是否存在,是否有效,对票据关系不产生影响。
(3)供应商可以向所有签章在前的前手,包括出票人甲公司、背
书人乙纺织厂、张某、工程队追索。
如其向工程队追索,则追索的
费用包括:被拒绝承兑的汇票金额10万元;汇票金额自到期日起至
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取得拒绝证书
的费用、发出追索通知书的费用。
案例分析题三
甲公司于2007年10月10日通过拍卖方式拍得位于北京郊区的
一块工业建设用地;同年10月15日,甲公司与北京市土地管理部门
签订《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同年10月21日,甲公司缴纳
全部土地出让金;同年11月5日,甲公司办理完毕建设用地使用权
登记,并获得建设用地使用权证。
2007年11月21日,甲公司与相邻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乙
公司签订书面合同,该合同约定:甲公司在乙公司的土地上修筑一
条机动车道,以利于交通方便;使用期限为20年;甲公司每年向乙公
司支付8万元费用。
该合同所设立的权利没有办理登记手续。
2008年1月28日,甲公司以取得的上述建设用地使用权作抵押,向丙银行借款5,000万元,借款期限3年。
该抵押权办理了登记手续。
此后,甲公司依法办理了各项立项、规划、建筑许可、施工许
可等手续之后开工建设厂房。
2008年5月,因城市修改道路规划,政府提前收回甲公司取得
的尚未建设厂房的部分土地,用于市政公路建设。
甲公司因该原因
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时,发现登记机构登记簿上记载
的建设用地使用权面积与土地使用权证上的记载不尽一致。
要求:根据本题所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甲公司于何时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并说明理由。
(2)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合同拟设立的是何种物权?该物权是否已经设立?并说明理由。
(3)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合同订立后,如果甲公司不支付约定的费用,乙公司在何种条件下有权解除合同?
(4)甲公司在建造的厂房已经完工,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的情况下,是否取得该房屋所有权?并说明理由。
(5)甲公司建造的厂房是否属于丙银行抵押权涉及的抵押物范围?并说明理由。
丙银行如何实现自己的抵押权?
(6)在政府提前收回甲公司部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情况下,丙银
行能否就甲公司获得的补偿金主张权利?并说明理由。
(7)在登记簿上的记载与土地使用权证上的`记载不一致的情况下,以何为准?
【答案】
(1)甲公司于2007年11月5日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
根据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必须向登记机构办理登记,登记是建设用地
使用权生效的条件。
本题中,甲公司于2007年11月5日办理了建
设用地使用权的登记,因此,甲公司于2007年11月5日取得建设
用地使用权。
(2)甲乙公司设立的是地役权,该地役权已经设立。
根据规定,
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
本题中,当事人未办理登记不影
响地役权的设立,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2007年11月12日时设立。
(3)在约定的付款期间届满后在合理期限内经乙公司2次催告,
甲公司仍未支付费用的,乙公司有权解除合同使得地役权消灭。
(4)甲公司已经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根据规定,因合法建造等
事实行为设立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本题中,由于
甲公司建造的房屋已经完工,即使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书,但甲公
司自合法建造完成之日起就取得了所有权。
(5)厂房不属于抵押物的范围。
根据规定,以城市房地产设定抵
押的,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属于抵押财产。
抵押权实现时,可以依
法将该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与抵押物一同变价,但对新增房屋的变价
所得,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
(6)丙银行可以就补偿金主张权利。
根据规定,担保期间,担保
财产毁损、灭失或者被征收等,担保物权人可以就获得的保险金、
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优先受偿。
(7)在登记簿上的记载与土地使用权证上的记载不一致的情况下,应以登记簿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