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医学: 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2.物理半衰期:实际工作中描述放射性核素衰变速率的参数,指放射性核素由于衰变减少一半所需要时间。
3.生物半衰期:简称血浆半衰期,是指药物自体内消除半量所需的时间,以符号T1/2表示。
4.放射性活度:处于某一特定能态放射性核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记作A,A=dN/dt=λN,表示放射性核的放射性强度。
5.有效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进入机体后,聚积在组织和器官中,因放射性同位素本身的衰变和生物的排除作用,而使体内放射性同位素的数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6.超级骨显像:放射性显像剂在全身骨骼分布呈均匀的对称性的异常浓聚,骨骼影像非常清晰,而肾区却无放射性显像剂分布,膀胱内:放射性分布很少,软组织内亦无放射性显像剂分布,这种影像7.肾图:静脉注射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而不被重吸收的示踪剂,立即启动专用的肾图仪连续记录示踪剂到达双肾,被肾脏浓聚和排出的全过程,并以TAC表示,称为放射性肾图,简称肾图。
1.SPECT、PET的原理、特点、临床应用是什么?SPECT的原理:利用引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发出的γ射线经碘化钠晶体产生荧光,荧光光子再与光电倍增管的阴极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光电效应。
特点:SPECT的图像是反映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断层分布图。
放射性药物能够选择性聚集在特定脏器、组织或病变部位,使其与邻近组织之间的放射性分布形成一定程度浓度差,而放射性药物中的放射性核素可发射出具有一定穿透力的γ射线,SPECT在体外探测、记录到这种临床应用:PETCT原理:PET利用正电子发射体的核素标记一些生理需要的化合物或代谢底物如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受体的配体及水等,引入体内后,应用正电子扫描机而获得的体内化学影像。
它以其能显示脏器或组织的代谢活性及受体的功能与分布而受到临床广泛的重视,也称之为“活体生化显像”。
(目前最常用的PET显像剂为18F标记的FDG(18F-FDG 氟化脱氧葡萄糖),是一种葡萄糖的类似物。
)特点PET采用正电子核素作为示踪剂,通过病灶部位对示踪剂的摄取了解病灶功能代谢状态,可以宏观的显示全身各脏器功能,代谢等病理生理特征,更容易发现病灶;临床应用1》肿瘤方面:1.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良恶性鉴别 2.确定各类恶性肿瘤的分期和分级3.治疗效果评估和预后判断4.早期鉴别肿瘤复发,对肿瘤进行再分期5肿瘤原发病灶的寻找6放疗生物靶区定位;2》癫痫定位3》痴呆早期诊断4》脑受体研究5》脑血管疾病6》药物研究7》高级健康体检2.甲状腺静态显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结节类型:1》热结节(结节显像剂分布增高)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先天一叶缺如的功能代偿。
2》温结节(结节显像剂分别无异常) 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 3》凉结节(结节显像剂分布降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瘤囊性变、大多数甲状腺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内出血或钙化;4》冷结节(结节几乎无显像剂分布)同凉结节。
3. 简述心肌灌注及代谢显像的基本原理、适应证及临床价值。
原理:正常或有功能的心机细胞可选择性摄取某些显像药物,其摄取量与该区域冠状动脉血流量成正比,与局部心肌细胞功能或活性密切相关。
静脉注入该类显像剂后,正常心肌显影,而局部心肌缺血、损伤或坏死时,摄取显像剂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则出现局灶性显像剂分布稀疏或缺损,据此可判断心肌缺血的部位、程度、范围,并提示心肌细胞的存活性。
适应症:,(首选运动负荷实验适应症,不宜或不能完成者考虑用药物负荷试验替代)1.、运动负荷试验适应症:①胸痛症候群的病因诊断②心肌缺血的范围程度及预后估价③心肌梗死的预后的评价④心脏病内科和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⑤心脏疾患的心脏功能储备的估测。
2.、药物负荷试验适应症: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接受心脏运动负荷试验,如年老体弱者或患有关节炎,周围血管疾病、主动脉疾病、过度肥胖、肌肉病变、严重肺部疾患、病窦综合征等情况时,需要评价心脏的储备功能和诊断冠心病史,药物负荷试验是最佳选择。
支气管哮喘、收缩压小于12Kpa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适用于多巴酚丁胺试验。
临床价值:(1)冠心病心肌缺血①心肌缺血的诊断②冠心病危险度分级③冠心病的预测④冠心病治疗效果的评价(2)心肌梗死①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②急性胸痛的评估③指导溶栓治疗④早起估计预后⑶存活心肌的判断①疗效预测②预后估计⑷其他心脏疾病①心肌病②充血性心力衰竭③糖尿病心肌损害④微血管性心绞痛4. 简述肺灌注显像和肺通气显像的原理、适应证和临床应用。
P130原理:经静脉注射大于肺毛细血管直径的放射性颗粒后,这些颗粒与肺动脉血混合均匀并随血流随机地一过性嵌顿在肺毛细血管或肺小动脉内,其在肺内的分布与局部肺血流量成正比,通过体外测定肺内放射性分布并进行肺显像即可反映肺血流灌注情况,故称为肺灌注显像。
适应证:①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疗效判断,结合肺通气显像及下肢深静脉核素显像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②肺叶切除手术的适应证的选择和术后肺功能预测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减容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手术部位和范围的确定④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以及先天性肺血管病变者,了解肺血管床受损程度及定量分析,药物与手术疗效的判断,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⑤判断ARDS和COPD患者,肺血管受损程度与疗效判断⑥肺部肿瘤、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患者,观察其病变对肺血流影响的程度与范围,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适应证以及对疗效的判断⑦先天性心脏病右向左分流及左向右分流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定量分析⑧全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大动脉炎)可疑累及肺血管者。
⑨原因不明的肺动脉高压或右心负荷。
临床应用:1.肺血栓栓塞症 2.肺减容手术前后功能评价与预测 3 .COPD评价5.简述全身骨显像的原理、适应症、临床应用。
P143原理:骨骼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有机物包括骨细胞、细胞间质和胶原,占骨骼组成的1/3。
无机物由占骨骼组织干重2/3的矿物质组成,其中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晶体。
利用骨的这一特性,将放射性核素标记与磷酸盐上,形成99mTc-MDP或99mTc-PYP,经静脉注射后与骨的主要无机盐成分羟基磷灰石晶体发生离子交换、化学吸附以及与骨组织中有机成分相结合而使带有放射性核素的化合物沉积于人骨组织内,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仪器获得放射性核素显像剂在骨骼内的分布情况而形成骨骼的影像。
骨骼各部位摄取显像剂的多少主要与骨的局部血流灌注量、无机盐代谢更新速度、成骨细胞活跃的程度有关。
适应症:(1)有恶性肿瘤病史,早期寻找骨转移灶,治疗后随诊。
(2)评价不明原因的骨痛和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3)已知原发骨肿瘤,检查其他骨骼受累情况以及转移病灶。
(4)临床怀疑骨折。
(5)早期诊断骨髓炎。
(6)临床可疑代谢性骨病。
(7)诊断缺血性骨坏死。
(8)骨活检的定位。
(9)观察移植骨的血供和存活情况。
(10)探查、诊断骨、关节炎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
(11)评价骨病变治疗后的疗效。
临床应用:㈠转移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①肺癌②乳腺癌③前列腺癌④神经母细胞瘤⑤胃癌⑥鼻咽癌⑦甲状腺癌㈡原发性骨恶性肿瘤的诊断①成骨肉瘤②软骨肉瘤③尤文肉瘤④多发性骨髓瘤⑤骨巨细胞瘤㈢良性肿瘤的诊断①骨样骨瘤②纤维性骨结构不良③骨软骨瘤④骨囊肿㈣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①化脓性骨髓炎②骨与关节结核㈤骨坏死的诊断①股骨头缺血性(无菌性)坏死②儿童股骨头骨软骨病㈥骨创伤的诊断①骨折②应理性骨折㈦骨移植的监测㈧骨代谢性疾病的诊断①骨质疏松②骨质软化症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④孤星骨营养不良综合征⑤Paget病㈨关节疾病的诊断①类风湿关节炎②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6. 超级骨显像的定义是什么?临床意义放射性显像剂在全身骨骼分布呈均匀的对称性的异常浓聚,骨骼影像非常清晰,而肾区却无放内亦无放射性显像剂分布,这种影像称为超级骨显像,或过度显像。
临床意义: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为主)的患者。
7.简述肾动态显像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
原理:静脉注射经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分泌而不被再吸收的显像剂后,启动r照相机或SPECT进行连续动态采集,可获得显像剂经腹主动脉、肾动脉灌注,迅速浓聚于肾实质,随尿液逐渐流经肾盏、肾盂、输尿管并进入膀胱的全过程系列影像。
应用感兴趣区(ROI)技术对双肾系列影像进行处理,得到显像剂通过肾脏的时间-放射性曲线,(TAC)。
通过对系列影像及TAC的分析,可为临床提供有关双肾血供、实质功能和尿路通畅性等方面的信息。
临床应用:1》判断肾实质功能;2》上尿路梗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4》移植肾的监测;5》其他方面应用,如肾血管疾病和明显功能受损。
8.临床上有哪几种常见的异常肾图?其临床意义是什么?异常肾图类型肾图异常定性观察包括两方面,一是分侧肾图曲线的自身异常,二是两侧肾图曲线对比的异常。
常见的异常类型:1》急剧上升型,单侧多见于急性上尿路梗阻,双侧多见于急性肾性肾衰竭和继发于下尿路梗阻所致的上尿路引流障碍;2》高水平延长线型,多见于上尿路不全梗阻和肾盂积水并伴有肾功能损害;3》抛物线型,主要见于脱水、肾缺血、肾功能损害和上尿路引流不畅伴轻、中度肾盂积水;4》低水平延长线型,常见于肾功能严重损害,慢性上尿路严重梗阻,以及急性肾前性肾衰竭,偶见于急性上尿路梗阻;5》低水平递降型,可见于肾脏无功能、肾功能极差、先天性肾缺如、肾摘除或对位落空等;6》阶梯状下降型,多见于尿反流和因疼痛、精神紧张、尿路感染、少尿或卧位等所引起的上尿路不稳定性痉挛,此型重复性差;7》单侧小肾图,多见于单侧肾动脉狭窄,也可见于游走肾坐位采集者和先天性小肾脏。
9.简述131I治疗甲亢的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
P259原理: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物质之一,甲亢患者甲状腺滤泡细胞的NSI过度表达对I¹³¹的摄取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
I衰变发射的β射线在组织内平均射程为1mm,所以β粒子的能量几乎全部释放在甲状腺组织内,由于β射线在组织内有一定射程,可以利用放射性“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而保留一定量的甲状腺组织,达到治疗目的,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适应症:①graves甲亢患者②对甲状腺药物过敏、或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或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多次复发、或手术后复发的青少年及儿童graves甲亢患者。
③graves甲亢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④graves甲亢伴房颤的患者⑤graves甲亢合并桥本病,内科治疗效果差,摄碘率增高的患者。
禁忌证:①妊娠和哺乳者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③严重肾功能障碍的患者10.简述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