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整定与接线
Krel:范围1.1~1.2,常取Ia 1II.c .1 1t , KreIla I c .2t为L2的I
段动作电流
3.保护范围:
有选择性的电流速断保护不可能保护线路的 全长
• 灵敏性:用保护范围的大小来衡量
一般用lmin来校验
最小保护范围
要求:lmin / l ≥(15~20)%
课堂作业
1 A
IK
IaIct.1
保护范围: 从IK曲线 与起动电 流的交点
0 到电源这
段距离。
2
3
B
C
在保护范围内发生短路 时,短路电流大于或等于 I段整定电流时,I段保 护才动作,保护范围之外 的不动作.
• 最大运行方式:对每一套保护装置来讲,通过该
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方式。(Xs.min)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最
大。利用Xs.min结合线路阻抗可求出线路中某点的
最大短路电流。
• 最小运行方式:对每一套保护装置来讲,通过该
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方式。(Xs.max)
在最小运行方式下,发生两相短路时,短路电流最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发生三相短 路时,保护范围最大
灵敏度:lmin / l≥15%—20%
最大短路 电流曲线
0 lmin
lmax l
最小短路
电流曲线
l
4、单相原理接线图
QF
QF1
LT
—
+
+
KA I
KM
—
信号
+
KS
TA
动作分析:正常运行状态下
QF
QF1
LT
—
+
+
KA I
KM
—
信号
+
KS
TA
发生短路
动作分析:保护动作过程
13+0.4×80
Iact.1= 1.2 ×1.475=1.77(KA)
•灵敏度校验:(略)
二、即时电流速断保护
电流保护的第Ⅱ段
• 1、 要求 • ① 任何情况下能保护线路全长,并具
有足够的灵敏性
• ② 在满足要求①的前提下,力求动作 时限最小。
因动作带有延时,故称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1
L1
2
L2
3
L3
2、A 整定值的计算和B灵敏性校验
C
D
为保证选择性80k及m 最小动作时限8,0km首先考虑其保8护0k范m 围不
超出下一条线路第Ⅰ段的保护范围。即整定值与相邻
线路第Ⅰ段配合。 分析
• 整定原则:躲过下一线路第Ⅰ段整定电流
• 动作电流:一第I线a IIII段路c .1t电的流第K动Ir段e作I动la I值作c .2=t值可靠系数 乘 下
作时间(60ms)防止避雷器放电时保护误动
• 小结 ① 仅靠动作电流值来保证其选择性 ② 能无延时地保护本线路的一部分(不是一
个完整的电流保护)。
例子:下图所示的单侧电源辐射网络,线路L1、L2上 均装设三段式电流保护。已知 ES 11/53KV ,最 大运行方式下系统的等值阻抗Xs.min =13Ω,最小 运 行方式下系统的等值阻抗Xs.max= 14Ω,线路单位长度 正序电抗X1=0.4 Ω/km, L1正常运行时最大负荷电流 为120A,线路L2的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为2.0s.计算 线路L1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动作时限并校验 保护的灵敏系数。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整定与接线
三段式电流保护
整定与接线
一、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三段式电流保护中的I段 整定计算:指确定保护装置动作值 的计算
对于仅反应于电流增大(短路电流)而瞬时动作电 流保护,称为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 1、短路电流的计算 :
Ik
ES Xs X1l
ES——系统等效电势
XS ——发生短路时系统等值阻抗
QF
QF1
LT
—
+
+
KA I
KM
—
信号
+
KS
TA
动作分析:结果与返回
QF
QF1
LT
—
+
+
KA I
KM
—
I段电流保护动作
+
KS
TA
动作过程
第I段保护的接线
线路上发生短路
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电流增大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增大
当电流大于或等于I段动作 值
KA起动, KA触点闭合
KM线圈加电,KM触点闭合
KS线圈加电
KS触点闭合
发信号
接通跳闸回路(QF1、LT)
QF跳闸
返回过程
跳闸回路的返回: QF断开
LT线圈失电返回 KA与KM的返回: QF断开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为0
QF1断开
跳闸回路断电
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电流为0 KA线圈失电, KA触点返回(打开)
KM线圈失电,KM触点返回(打开)
KS的返回:略
•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 ① 接点容量大,可直接接LT去跳闸 ② 当线路上装有管型避雷器时,利用其固有动
可见, I段保护不能保护 线路全长。
另而不可而大外言是见言,,保固,对保,,对短护于定护于I路范不段范I段电围变保围保流越的护并护越大. , 短路电流越小保 护范围越小.
某种运行方式下,发生某种类 l 型短路时的短路电流曲线
1
L1
2
L2
3
L3
A
B
C
D
IK
Iact.1
Ik.B.max
在最小运行方式下发生两相短 路时,保护范围最小
1 L1
2 L2
3 L3
A
B
80km
C 80km
D 80km
课后作业:求L2线路L3的第 I段动作值和动作时限
解:(1)第I段 1.2
• 动作电流:Iac .1tKreIlK.B.max
• 动作时限: t=0
IK(.3)B.max=
ES XS.min+X1l
ES 11/53KV
=
=1.475(KA)
小。用Xs.max结合线路阻抗可求出线路中某点的最
小短路电流。
1
L1
2
L2
3
L3
A
B
C
D
IK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XS.min),发生d(3),短路 电流最大.
最大短路 电流曲线
0
最小短路
,发生d(2),短路 电流最小.
2、整定值计算 整定原则:为了保护的选择性,动作电流按躲过 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短路整定
X1l ——线路阻抗, X1为线路单位长度阻抗, l为故障点至电源的距离
1
2
3
A
B
C
IK
短路点离电源
越大,短路电流
越大.
0
某种运行方式下,发生某种类 l 型短路时的短路电流曲线
Ik的大小与运行方式(发生短路时系统的接线)、故
障类型(三相还是二相)及故障发生点有关,以下两 种运行方式是在整定计算中用到的:
第I段电流动作值=可靠系数
•计算公式:乘Ia本I c .1 线t 路K 末r最eI大lK.B 短.m 路a电x流
Iact.1——I段保护的动作值 Krel——可靠系数 IK.B.max——线路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用Xs.min)
•动作时间t =0s
注: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能使该保护装置起动的最小电流 值,用电力系统一次测参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