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OAO脱氮除磷工艺

OAO脱氮除磷工艺

OAO脱氮除磷工艺
一、工艺流程图
二、工艺流程说明
OAO工艺是在传统AO工艺之前增加一级预曝气池,改良而成的一种新型脱氮除磷工艺。

废水首先进入预曝气池,不仅能够有效去除其中的大量有机物,而且提供的好氧条件还能够降解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硫化物、硫氰酸根、酚等,从而为后续的生物脱氮工艺提供相对良好的条件,保证脱氮过程的顺利进行。

经预曝气池和初沉池处理的废水与回流活性污泥相混合进入反应池。

活性污泥在厌氧池进行磷的释放,混合液中磷的浓度随废水在厌氧池的停留时间的增长而增加,接着废水流入好氧池,活性污泥进行磷的摄取,混合液中磷的浓度随污水在厌氧池的停留时间的增长而减少。

废水最后经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后排放,沉淀的污泥一部分进行回流,剩余的排放。

三、工艺特点
预曝气池的DO浓度和COD去除效果直接影响着后续反应的进行。

曝气量过高,一方面,不可避免破坏后续缺氧环境,影响反硝化效果;另一方面,过高的溶解氧使得原水COD 的大量去除,导致后续反硝化过程碳源不足。

曝气量过低,则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难以有效去除,对后续反应造成不理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的控制预曝气池的曝气量,对保证良好的脱氮效果意义重大。

双泥法多点进水OAO工艺在常规的A/O前增设曝气池,可对进水中的COD进行初步降解,为后续O段硝化菌的低负荷培养创造适宜的条件和环境,提高硝化效率进而提高反硝化效率;同时通过科学分配进水点位及进水水量,为反硝化菌及聚磷菌提供充足的碳源,从而提高反硝化和除磷效率;双泥法还可有效缓和单泥法脱氮除磷对碳源的竞争。

此外,二沉池可与OAO主体合建,占地面积小,投资低,一体化设置,可实现设备产业化。

四、OAO工艺的研究现状
汤清泉等通过对比,研究了AAO工艺和OAO工艺在不同有机负荷和碳氮比的条件下,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2种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对有机物和含氮物质去除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针对这两种工艺,有机负荷和废水中难降解物质的高低对有机物的去除
效果起决定性作用,其中,AAO 工艺对难降解物质有更好的降解效果,而OAO工艺则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负荷稳定性;进水C/N 是决定这两工艺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关键,低C/N 废水宜采用AAO工艺,而高C/N废水宜采用OAO工艺。

刘伟等分别采用AO和OAO工艺,对比研究了两种工艺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的差异。

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均表现出较好的COD去除效果,OAO工艺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在85%以上,较AO工艺而言要高约6.5个百分点,其对COD的去除效果要优于AO 工艺;两种工艺均有着良好的氨氮去除效果,且氨氮去除率均在90%以上,但是AO工艺的反硝化效果更好。

故高浓度焦化废水宜采用OAO工艺,而普通的焦化废水宜采用AO工艺。

岳培恒等采用OAO工艺处理“非熔渣-熔渣气化技术”所产生的高氨氮废水,并对影响系统运行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OAO工艺能够有效降低废水中的氨氮、COD等污染物,出水水质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

朴美红等对OAO工艺在某焦化厂的实际焦化废水处理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简述。

采用O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对COD、NH3-N 的去除率均可达98%以上,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且系统运行相对稳定,污泥处理系统相对简单,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五、工艺运行参数
污泥培养期间,水温维持在20-25℃之间。

系统投加接种污泥后,进水至设计水深后停止,此时反应池污泥浓度在3500mg/L左右,闷曝两天。

两天之后,开始连续进水,保持进水总流量为10L/h,进水流量分配比(即曝气池进水流量与缺氧池进水流量之比)在2:1
,污泥回流比100%,混合液回流比100%。

曝气池和好氧池DO均大于1.5mg/L,A池DO 小于0.5mg/L。

六、工艺的影响因素
(1)DO:厌氧池DO(0.2~0.3 mg/L),好氧池:DO≥2mg/L。

(2)在厌氧池BOD5 /T-P >(20~30)。

(3)在厌氧池NO X-:因为NO X-会消耗水中有机物而抑制聚磷菌对磷的释放,继而影响在好氧条件下对磷的吸收。

所以NO X--N<1.5~2 mg/L,不会影响除磷效果。

(4)N S: N S较高,一般NS>0.1KgBOD5/KgMLSS.d,其ηP较高。

(5)温度:5~30℃其除磷效果较好。

>13℃时,聚磷菌对磷的释放和摄取与温度无关。

(6)pH=6~8,聚磷菌对磷的释放和摄取都比较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