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
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
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
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
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
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
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您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难道不是吗?当然不是。
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
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
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
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
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
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您是说,用爱吗?是的,孩子。
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
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
我说的对吗,孩子?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奶奶,您愿意把您看到的告诉我吗?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女孩听得很是痴迷。
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
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女孩是笑着离开的。
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
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
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
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19.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其他哪些方面?(2分)20.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2)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21.结合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4分)(1)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2)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
22.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2分)23.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
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3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19.老人善良美好的心灵、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老人讲述的深刻道理、女孩走出阴影变得积极乐观。
(答出两点以上即可,2分)20.(1)指(小花的)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残缺卑小,表现作者对残缺卑小生命的怜爱。
(1分)(2)指小女孩情绪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观心理。
(1分)21.(1)委婉含蓄,体现了老人对盲女孩的尊重,也表现了老人的善良和爱心。
(2分)(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对女孩的希望和鼓励;虽残缺卑小,但仍然要像花儿一样勇敢开放,乐观生活。
(2分)22.花儿的开放与残缺、卑小无关,任何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都可有所作为;一个人只要用心、用爱去感受世间万物,就能体会生活的美好。
(2分)23.这样结尾使读者觉得老人的形象更高大;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3分)同系列文档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孔镇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新人教版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孔镇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苏科版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孔镇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地理试题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卷081025义蓬学区0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卷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科学质量检测答题卷(准)08.10.25溧水县孔镇中学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试卷(2)溧水县孔镇中学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试卷(1)溧水县孔镇中学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试卷(3)溧水县孔镇中学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试卷(4)溧水县孔镇中学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试卷(5)溧水县孔镇中学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试卷7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卷0810252007学年第一学期中学八年级语文期中素质检测卷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数学质量检测答案肃南一中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南京市溧水县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九年级思想品德试卷江苏省泗洪县09-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八年级语文试题江苏省泗洪县09-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数学质量检测答案内容提示: 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此卷不交,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一、(22 分) 1. 默写课文原句。
(10 分)⑴,何时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⑵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⑶,孤帆天际看。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⑷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⑸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⑹ ...这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母亲,我们愿意用生命将她捍卫。
话是王说的。
对他的勇士,对他的百姓。
(甲)王的土地,安静并且富庶。
田野,炊烟,流水,教堂,古老的王国,一成不变。
王的百姓世代生活在这里,劳作,歌唱,抚琴,舞蹈,信仰独属于他们的神灵。
王和百姓都认为这里永远不会遭到侵犯,然而入侵者还是杀来了。
十万武装到牙齿的异族骑兵轻而易举地拿下王的北方小镇,然后一路往南,逼近都城。
王匆忙集结的队伍不堪一击,从前线逃回来的士兵告诉王,这不是战争,这是屠杀。
王点头,表示同意,然后,摆摆手,士兵就被处死了。
王不会放过任何逃兵,王的土地上,绝不允许有贪生怕死之辈。
王派出他的第二支队伍……然后,又派出他的第三支队伍……战局在第五天开始扭转。
王的队伍终于不再撤退,他们将敌人死死扛在河的对岸。
这不但是王的功劳,士兵的功劳,更是百姓的功劳——孩子们为锻造兵器的铁匠拉起风箱,姑娘们为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妇女们赶制着冬衣,老人则跪在神灵的塑像前,默默地为每一名士兵和每一寸土地祈祷……半个月以后,敌军开始撤退;一个月以后,敌军开始溃败;两个月以后,仅余的三万异族骑兵被困山谷。
此时战局明朗,王只需一场大胜便可将敌军彻底消灭。
夜里,王召来他最博学并且最信赖的谋士,王想采取一种最稳妥并且代价最小的方式。
可是我们不必将他们杀干净。
谋士说,我们只需要将他们赶走……他们是入侵者。
王握紧拳头,我绝不会让任何入侵者活着离开我们的土地!可是代价太大。
谋士说,如果将他们全都消灭,我们至少还会牺牲三万名年轻人……为了最终的胜利,战至一兵一卒又有何妨?可是王,您知道异族为何会突然侵犯我们吗?因为他们看上了我们的土地。
也许是这样。
不过他们似乎认为,这土地也应该属于他们……无稽之谈!王说,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并让这片荒蛮之地变得美丽并且富饶。
他们为这片土地做了什么?他们不但什么也没有做,反而发动战争,屠杀百姓……可是王,您真的要不惜一切代价吗?我说过,我已经决定了!王抡起拳头,将木几捶得“咚咚”有声。
王与谋士,最终决定挖一条暗道。
暗道从小镇开始,一直延伸到山谷。
然后,王的五千死士会突然出现在敌军的阵营,烧毁他们的营房,捕杀他们的首领,让他们措手不及。
王和谋士将这次行动称为“天衣”,将这条地道称为“卫国暗道”。
(乙)清晨,“卫国暗道”开始动工。
几百名志愿者轮流挖掘,进度惊人。
可是挖到接近山谷的地方,他们遇到了麻烦。
数不清的深埋在地下的石碑阻挡了暗道的推进,他们必须在这里,绕一个很大的弯。
他们请示王。
王和谋士进入暗道,王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石碑如此之大,如此之多,令王匪夷所思。
王推断,多年以前,这里也许是一个古老的广场。
王盯着石碑,却看不懂那些碑文。
王向谋士请教,谋士只一眼,便说,这些石碑,至少存在了五千年。
怎么可能?王说,我们的王国,不过两千年历史。
这不是我们的石碑。
谋士说,这些石碑,属于进攻我们的异族人。
你确定?我确定。
谋士说,我不但确定这是异族人的石碑,并且知道碑文的意思。
事实上,尊敬的王,我不得不告诉您,真正的入侵者,其实是我们。
你先告诉我,石碑上写的是什么?谋士便一字一顿地念起来:这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母亲,我们愿意用生命将她捍卫。
(有删改)2.赏析文中(甲)处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
答:答案短句和长句交错,简洁整齐,紧凑有力;渲染王的土地的宁静美丽,与下文战争紧张的气氛形成对比;引出下文人们为保护家园而战斗的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分析文中(乙)处画线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答:答案通过描写志愿者自愿挖“卫国暗道”这一情节,写出王对百姓的鼓动作用,王和志愿者都以为自己在做正义的保卫祖国的事,与结尾形成对比;“数不清的深埋在地下的石碑阻挡了暗道的推进”设置悬念,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揭示王的祖先是入侵者做铺垫。
4.联系全文分析小说结尾的特点。
答:答案①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之所以出乎读者的意料,是因为作者在前面的叙述中,采用了欲放故收、欲抑先扬的手法,读者都在同情王,同情送死的勇士,但是到了结尾才知道,原来他们这一族人才是真正的入侵者;情理之中体现在前面谋士和王的对话暗示了王的祖先是入侵者。
②首尾呼应,揭示开头设置的悬念。
③小说在真相大白之时戛然而止,意味深远,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