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4)1.1前言 (4)1.2编制依据 (4)第二章工程概况 (5)2.1工程简介 (5)2.2工程概述 (5)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5)2.4工程设计特点 (7)2.5工程主要实物量 (8)主要工程实物量一览表 (8)第三章施工组织与施工部署 (9)3.1施工组织机构 (9)广州国际会展中心B1区工程施工管理架构图 (10)3.2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名单 (11)3.3项目组织机构职能 (11)3.4项目管理 (14)3.5施工总体部署 (24)第四章施工准备 (25)4.1施工现场的准备 (25)4.2技术准备 (25)4.3作业条件准备 (26)4.4施工计划准备 (27)主要施工机械配备一览表 (28)主要检测设备需用量一览表 (29)主要劳动力配备一览表 (30)主要施工用材料计划表 (31)4.5临时施工用水 (31)4.6临时施工用电 (32)第五章施工平面布置 (35)5.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35)5.2施工总平面管理 (36)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 (38)6.1计划编制总说明 (38)6.2阶段工期(工期阶段点控制) (38)6.3工期保证措施 (39)第七章施工测量及施工监测 (42)7.1施工测量 (42)7.2施工监测 (43)第八章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45)8.1概述 (45)8.2水泥搅拌桩的施工 (45)8.3挖孔桩超前钻、150MM厚混凝土顶板、基坑降水井、坑顶排水沟集水井的施工. 50 8.4工字钢的施工 (51)8.5基坑土方开挖工程的施工 (51)8.6水泥土锚杆的施工 (52)8.7人工挖孔桩的施工 (57)第九章质量保证措施 (71)9.1质量目标 (71)9.2质量管理措施 (71)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织系统图 (72)ISO9000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73)9.3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及措施 (74)9.4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76)9.5技术保证措施 (78)9.6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80)9.7施工期间对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81)隐蔽工程项目及责任人 (83)9.8成品保护的保证措施 (85)第十章工期保证措施 (87)10.1施工顺序的合理确定 (87)10.2组织机构的落实 (87)10.3采取有力的保证措施 (87)10.4严格计划管理 (88)10.5档案资料管理 (88)第十一章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89)11.1安全管理 (89)11.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 (89)11.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91)11.4安全管理措施 (95)11.5工程施工的主要安全措施 (95)第十二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99)12.1管理目标 (99)12.2建立管理机构 (99)12.3场容场貌 (100)12.4工地卫生 (100)12.5文明建设 (101)第十三章环境保护措施 (102)13.1防止空气污染 (102)13.2防止水污染 (102)13.3防止噪声污染 (102)13.4防止散落固体物质污染 (103)13.5文物保护措施 (103)第十四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104)14.1雨季施工措施 (104)14.2高温季节施工 (104)第十五章建议的支护体系替代方案 (106)第一章编制说明1.1前言为了顺利完成本项目工程,在全面深入、细致地学习招标文件,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及对施工区间详细踏勘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本着信守合同,确保工期,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确保本工程施工优质高效、文明施工的指导原则,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1.2编制依据1.**市安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招标文件中有关“工程范围及工作内容”和招标文件有关问题的答疑书。
2.**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国际会议展览中心B1区地下室土方、支护、桩基础工程施工图。
4、通过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考察,由于建设单位未提供详细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本方案中的场地布置情况待进场后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具体要求予以调整,保证其设计的使用功能。
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
现行有关现行规范:国家现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国家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国家现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国家现行《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国家现行《工程测量规范及技术说明》国家、部委、广东省、**市颁发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和规范、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工程名称: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项目(首期)B1区地下室土石方、支护、桩基础工程。
建设单位:广州市安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监理单位: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2工程概述**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工程位于**市**区**岛国际会议博览城B08地块,即**市东南郊海珠区琶洲塔以西、华南快速干线以东,珠江北水道以南、新港东路以北。
**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工程总用地面积20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其中首期建筑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
本工程采用大跨度结构体系,柱网间距多为30米×30米,屋盖跨度越90×150米,地上二层、地下一层。
本工程的施工范围为其B1区地下室部分的土石方、基坑支护及基础工程。
该区段的地下室埋深为10米深,属于本工程中埋深最深的基础。
本工程用地范围内的施工场地已完成平整,施工用水用电已接至施工现场边缘西南角,其中供水管径大于DN150mm,用电负荷大于500KW。
施工范围场外道路可通行施工车辆,供施工设备及材料进场。
目前会展中心工程高强预应力管桩、混凝土搅拌桩施工队正在大面积施工其它区域的基础工程。
2.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2.3.1区域特征1.地形地貌本工程征地红线范围内多为采地、香蕉地、花圃等,西面有航道技术学院及海军仓库等多座建筑,南面有地铁施工搭建的临时建筑,沿河零星分布一些菜农窝棚,场地内总的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面相对较平坦。
场地属河漫滩地貌单元,场地内河冲交错,水域面积较大,现地面高程为5.60米左右。
2.气候本区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丰富,雨季明显,日照充足,夏季炎热,冬季一般比较温暖。
冬半年(9月至翌年3月)天气干燥,降水量较少,夏半年(4月至8月)天气炎热,降水量大。
3.构造本区间地段位于黄花岗——天河向斜的西南翼,总的构造线方向为NW向。
已经揭露的岩层为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夹粗砂岩及细(粗)砂岩、砾岩。
岩体完整,裂隙不发育,场地内未见断裂构造踪迹。
4.地层岩土分层描述根据现场钻探资料,结合室内试验成果,按成因、岩性、状态划分,自上而下将场地岩层分层描述如下:(1)人工填土层包括耕土、素填土、杂填土。
耕土由粉质粘土、少量松散砂土及植物根系组成,层厚0.4—2.20 m;素填土为粉质粘土及少量碎石或砂土组成,层厚0.8—3.20 m;杂填土为砖块、碎石、砂土等人工垃圾组成,层厚0.6—9.00 m;(2)淤泥(淤泥质土)广泛分布,组成物主要为粉细纱和腐植物,流塑——软塑状,厚度为0.60m~9.90m,平均厚度为6.0m。
(3)粉砂、细砂层灰色、饱和,颗粒均匀,含多量淤泥,局部含少量淤泥,层厚0.6—7.00 m。
(4)中、粗砂层灰——灰白色,饱和,颗粒不均,松散——中密,中密砂土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大布为松散状,承载力低,层厚0.6—9.00 m。
(5)粉质粘土褐色、浅灰褐色,含粉细砂,局部地段含砾石,夹薄层粉土,分布广泛,为原岩层分化残积土,层厚0.5—4.20 m。
(6)细砂岩褐色、棕红色、浅灰色。
岩芯破碎——较完整,呈土状、碎块状、短柱状,层厚0.5—8.00 m。
(7)粗砂岩、砾岩褐色、灰色、灰黄色、青灰色,局部间夹砾岩,层厚0.50m—10.00m。
(8)泥质粉砂岩层:褐色、褐红色,层厚为0.40~8.00m,平均揭露厚度为9.30m。
2.3.2水文地质1、地下水位场地毗邻珠江,区间河冲交错,水域面积较大,河水水位受潮涨潮落的影响,潮涨时珠江水位倒灌河涌;潮落时,河涌水排入珠江,地下静止水位为0.00——3.70米,平均 0.40米。
2、地下水的赋存与类型(1)场地内第三层粉细砂层、第四层粗砂层,空隙率高,渗透性较好,是主要的含水层,接受珠江及地表河涌水的补给,距补给水源较近。
(2)第二层淤泥层、第五层粉质粘土层及全强分化岩层,渗透系数差,为含弱水层或近似相对隔水层。
岩体裂隙不发育,裂隙水量不大。
3、地下水侵蚀性评价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均无侵蚀性。
4、基坑涌水量预测基坑涌水量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中分别对87号、172号、271号钻孔进行抽水试验,降水深度分别为4.10米、2.7米、4.30米,其渗透系数分别为K1=6.57m/d、K2=10.10m/d、K3=25.00m/d,本工程位于172号钻孔桩位附近,取K2值作为降水设计计算值。
2.3.3工程地质评价1.场地类别:本工程地段,属中软场地土,为Ⅱ类建筑场地。
2.砂层液化:本工程场地的砂土和粉土,按国家有关抗震规范,本地段的砂土及粉土不会发生液化。
3.基础持力层本工程中等分化岩层和微分化岩层可作为地基持力层。
2.4工程设计特点本工程的基坑平面尺寸60米×50米,基坑开挖深度为5米。
本工程的基坑支护设计采用双排搅拌桩做止水帷幕,并设两排或三排预应力地锚,作为基坑的支护。
预应力扩大头式水泥土钉墙采用《LXK工法》专利技术,其扩孔桩径为350mm,在一般的土钉墙施工中较为少见。
土方施工受土钉墙施工的影响必须分层施工,一次开挖深度为2米左右。
本工程的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桩径1800mm、 2200mm、2600mm、3000mm,混凝土强度为C20、C25桩净长约5~11米。
2.5工程主要实物量本工程的主要实物量详见实物量一览表:主要工程实物量一览表第三章施工组织与施工部署3.1施工组织机构我公司高度重视本工程,如我司中标,将选派具有开拓精神、敬业求实、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和管理干部组成“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B1区地下基础工程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对协作单位及自行承担的土建施工进行组织、管理、协调和控制。
本工程的施工将做到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使之顺利地达到既定的质量、安全、工期等目标。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详见下图。
**国际会展中心B1区工程施工管理架构图3.2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各项目组成人员的履历详见经济标标书中的有关资料说明。
3.3 项目组织机构职能3.3.1组织机构主要部门的职责1.项目经理部:对所属施工队伍和职工进行管理;对所属施工队伍进行生产指挥、技术管理、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检查;认真履行施工合同,协调内外关系,解决施工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有权代表公司会同建设单位协商解决本工程施工中的各类问题;有权处理临时意外情况,但事后必须及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