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印度
西汉末年
佛
寺院
转世投胎,忍受苦难 虔诚信佛,来世幸福
道教
中国
东汉时期
神仙
道观
修身养性,炼制丹药 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佛教和道教为什么会在我国古 代得以传播和发展?
佛教:佛教的主张具有麻痹人民反抗意志的作 用,符合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道教:道教的主张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 不老的欲望。 所以,这两种宗教都得到统治者的扶植和支持, 得到了传播和发展。
起源: 我国
道 教 的 兴 起
兴起时间: 东汉时期 创始人之一: 张陵 主张: 修身养性,炼制丹药 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道教创始人——张陵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
老 子
神 化
太上老君
遍布各地的城隍庙
(城隍:古代神话中守城池的神)
无处不在的土地庙
比一比
教别 发源地 时间 信仰对象 宗教场所 教 义
佛教
各国名人的评价:
① 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② 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太神奇了,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请问:这些评论与什么事件有关?
检阅的将军
跪射的士兵ຫໍສະໝຸດ 立射的士兵将军和军事俑
将 军 俑
军 士 俑
下级军士俑和御马俑
下 级 军 士 俑
御 马 俑
驾驭战车的军官
秦兵马俑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有哪些? 用泥土塑造烧制而成,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当,造型精美。
宗 教
史 学
艺 术 秦兵马俑
秦 西 汉 佛教的传入
东 汉 道教的兴起 司马迁写 《史记》
你知道下列成语或俗语跟哪个宗 教有关?
宗教 佛教 道教 序号
① ②
④ ③
⑥ ⑤
①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⑥不看僧面看佛面
王充《论衡》一书中的唯物 主义思想是什么?
*批判“天降祸灾”
*否认人死变鬼
《史记》
1、作者: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2、生活年代:
秦兵马俑为什么都面向东方?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地下军阵, 象征着秦始皇统治下秦朝的赫赫军威和 强大国力。秦所灭的六国都在秦国的东 方,兵马俑面向东方,象征着秦王嬴政 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象 征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保证秦朝的统 治永存,随时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 反叛。
本课小结: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简表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起源: 古印度
佛 教 的 传 入
传入时间: 西汉末年
主张: 死后转世投胎,今生忍受苦难 虔诚信佛,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一、佛教的传入 ---外来宗教
• 佛教是世界古代三大 宗教之一。它起源于 古印度,西汉末年传 入我国中原地区。东 汉明帝开始兴建佛寺。 佛教的传播,对我国 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 影响。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红色箭头为佛教 传入中国的路线
佛教四大名山
峨眉金顶
普陀山
九华山
五台山
九华山 峨眉山 地藏菩萨 普贤金铜像
文殊菩萨
普陀山 观音造像
在一部电视剧里,描写了秦汉之际,刘邦的夫 人即后来的吕后,躲避战乱,逃入尼姑庵的故 事。想一想,到底是谁错了为什么?
是电视剧的编导人员错了。尼姑庵是佛教的寺院,佛教 是西汉末年才开始传入中国的,秦汉之际不可能有尼姑 庵。电视剧的编导人员不了解佛教传入的历史,想当然 地让刘邦的夫人进入尼姑庵躲避战乱,闹了笑话。
生活在汉武帝时期
3、内容: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是如何写成历史巨著《史记》的?从 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首先,司马迁有远大的志向,立志“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其次,为实现他的志向作了大量艰苦的努力,不仅 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还遍历祖国南北,实地考查、 访问、收集大量资料。即使在受了“腐刑”后, 也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启示:我们也要像司马迁一样树立远大的理想,并 为实现理想而努力,不能小有挫折就退缩,只要 坚持去做,就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