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 答案 A • 【题后反思】 读图析图
• 根据图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读取信息: • (1)两侧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的一侧渗 透压高,小的一侧渗透压低,水分子由低 浓度一侧→高浓度一侧。 • (2)两侧溶液中的溶质是否能通过半透膜, 若不能,则只是高浓度一侧液面升高;若 能,则先是高浓度一侧液面升高,随后另 一侧液面升高,最后两侧液面相平。 • (3)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的浓
• (4)B 图中若浸在烧杯低浓度溶液中的是透析 袋,由于透析袋内的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吸 收一定水分后,膨胀到一定程度,受到透析 袋的束缚力,水分子进出达到动态平衡。此 时透析袋内外的溶液浓度是不相等的,透析 袋内溶液浓度仍高于烧杯中的液体浓度。 • 1.下表资料显示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Ⅰ~ Ⅳ四种不同溶液1 h后质量转变百分率,根据 表中资料可得到的结论是
• (2)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浓度差 的实质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的差, 即物质的量浓度之差。 • 2.渗透作用的发生 • (1) 若 S1 溶液浓度大于 S2 ,则单位时间内由 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 S1→S2,外观上表现 为S1液面上升;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则情 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下降。 • (2) 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液面差 Δh , 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液柱的升高所形成 的静水压,就是漏斗中溶液的渗透压,溶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 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 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 .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 胞质壁分离现象 • B .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 胀但不会破裂
• A.溶液Ⅰ的浓度最小 B.溶液Ⅱ的浓度小 于溶液Ⅲ • C.溶液Ⅳ的浓度最大 D.溶液Ⅳ是蒸馏水 • 解析 根据表格中质量转变百分率可知,四 组马铃薯条分别在 Ⅰ 此可推知外界四种溶液浓度大 小为Ⅱ>Ⅲ>Ⅳ>Ⅰ。 1.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流程 • •答案 A
① 只有成熟植物细胞才发生质壁分离 现象。 ②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会发生吸水涨 破现象,但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不会因吸水而 涨破。 ③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透 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 散。 • 1 .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 顺相对含量梯度 • (1) 水 分 子 是 跨膜运输的。 • (2)无机盐的跨膜运输 选择性 • ①水稻和番茄对离子的吸 收具有 。

(1) 选择有大的液泡且最好液泡带有 颜色的细胞作实验材料。 • (2)滴加蔗糖溶液和清水时,必须在实验桌 上进行,不能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 • (3)本实验选用0.3 g/mL的蔗糖溶液(此浓度 下既明显出现质壁分离,又不致杀死细胞)。 浓度过高,质壁分离速度虽快,但不久细 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再进行质壁 分离复原;浓度过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或
• 1.渗透作用发生的 条件 半透膜 • (1)具有 。 浓度差 •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 具有 。 • 2.动物细胞的吸水 和失水
• (1) 当 外 界 溶 液 浓 度 < 细 胞 质 浓吸水 度时,细 失水 胞 。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 • (2) 当 外 界 溶 液 浓 度 > 细 胞 质 浓 度 时 , 细 胞 。 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 (3)细胞膜和液泡膜 当 时,水分 半透膜 进出平衡。 小于 •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质层 细胞壁 • (1) 原生质层包括 以 及 ,相当于一 层 。 • (2)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
• A .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 再上升后又下降 • B.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蔗糖和蔗糖酶 • C .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 一直上升 • D .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葡萄糖、果糖和
• 思维提示 实验开始时,蔗糖不能透过半透 膜,所以单位时间内通过半透膜渗透进长颈 漏斗中的水分子数比渗透出来的多,漏斗内 液面上升。而加入酶后,将蔗糖分解为单糖, 单糖分子能透过半透膜进入玻璃槽中,使玻 璃槽内液体浓度升高,一段时间后,水分子 从长颈漏斗内渗出的较多,漏斗内液面下降。
• 温馨提示 ①若溶质分子能通过半透膜,则 先是浓度高的一侧液面升高,随后另一侧液 面上升,最后达到渗透平衡。 • ②上图中,在达到渗透平衡后,只要存在液 面差 Δh ,则 S1 溶液的浓度仍大于 S2 溶液的浓 度。 • 3.渗透系统的应用 • (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

①渗透系统适用于比较溶质不能透过 半透膜的溶液浓度的大小。 • ②两溶液间的水分子进行双向运动,我们只 是观测出由水分子双向运动的差所导致的液 面改变。 • ③ 溶 液浓 度 指摩 尔 浓度 而 非质 量 浓度 , 如 10%葡萄糖溶液和10%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相 •同,但摩尔浓度是 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 10% 蔗糖溶液的小,故水 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 由蔗糖向葡萄糖溶液移动。 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 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 延伸拓展
• 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应用
• (1) 对农作物的合理灌溉,既满足了作物对水 分的需要,同时也降低了土壤溶液的浓度, 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 (2) 盐碱地中的植物不易存活或一次施肥过多 造成“烧苗”现象,都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 过高,甚至超过了根细胞液浓度,导致根细 胞不易吸水甚至失水造成的。 • (3) 糖渍、盐渍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在食

逆浓度梯度
• ②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以 较大的不同 从血液中吸收碘。 选择透过性膜 • ③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 出 。 • 2 . 细 胞 膜 和 其 他 生 物 膜 都 是 ,水分子、一些离子和 小分子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 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 1.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 及条件 • (1) 半透膜,可以是生物 性的 选择透 过性膜 , 如 细胞 膜 , 也 可 以 是 物 理 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