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个人事迹

鲁迅个人事迹

鲁迅个人事迹
篇一:鲁迅的事迹
1.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

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

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

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

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

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

”理发师听了大窘。

2.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3.爱书情结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

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

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

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

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

4.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必须如蜜蜂
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5.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6.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
幸福者?
篇二:鲁迅事迹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风波》等14篇作品;《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
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号豫才。

浙江绍兴人。

七岁开始读书,十二岁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

十三岁那年家里发生一场很大的变故,经济状况渐入困顿,接着父亲一病不起,使他饱尝了冷眼和侮蔑的滋味,“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

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

1909年8月回国。

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供职,后又随部迁住到北平。

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至1926年,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其思想产生了飞跃,由此进化论思想为主导,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思想为主导。

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

后十年的杂文,更加深刻、犀利,有如匕首、投枪,充满了唯物辨证的精神。

这些作品收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
集中。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809年2月12日,阿伯拉罕·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伐木工人的家庭,迫于生计,他先后干过店员、村邮务员、测量员和劈栅栏木条等多种工作。

1834年,他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才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当时,美国奴隶制猖獗(:鲁迅个人事迹),1854年南部奴隶主竟派遣一批暴徒拥入堪萨斯州、用武力强制推行奴隶制度,引起了堪萨斯内战。

这一事件激起了林肯的斗争热情,他明确地宣布了他要“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的政治主张。

1860年他当选为总统。

南方奴隶主对林肯的政治主张是清楚的,他们当然不愿坐以待毙。

1861年,南部7个州的代表脱离联邦,宣布独立,自组“南部联盟”,并于4月12日开始向联邦军队发起攻击,内战爆发初期,联邦军队一再失利。

1862年9月22日,林肯宣布了亲自起草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献——《解放黑奴宣言》草案(即后来的《解放宣言》),从此战争形势才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北部军队很快地由防御转入了进攻,1865年终于获得了彻底的胜利。

此时,林肯在美国人民中的声望已愈来愈高了,1864年,林肯再度当选为总统。

但不幸的是,1865年4月14日晚,他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观剧时突然遭到枪击,次日清晨与世长辞。

革命导师马克思高度地评价林肯说,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

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著名演讲家、律师,他臂力过人谦虚谨慎,幽默风趣,有“卓越的演讲家”之誉。

他领导了对南方奴隶制度的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维护了联邦统一,为美国在19世纪期跃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开辟了道路,使美国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被称为“伟大的解放者”。

在逆境中,林肯不屈不挠,忍辱负重,副食美利坚民族向着恢复国家统一和解放黑奴的伟大目标稳步前进。

在胜利之时,他从不居功自傲,而是始终保持着谦虚质朴,宽厚仁慈的平民本色,以维护联邦大业和民族国家的长远利益为已任。

最终他功成身亡,成为正义事业的伟大殉道者。

林肯被刺去世时刚过56岁,虽然看上去他比他实际年龄苍老得多,但有充分证据表明,他在道德、精神和智力三方面都仍在发展中。

如果谋杀者的手停下来,他的政治智慧和才华会继续显示出来,他会在道德和精神方面留给后人更多可歌颂和学习的事例。

1962年,一批著名的历史学家聚在美国,把到当时为止的31位总统分为伟大的、接近伟大的、一般水平的、低水平的,最差的5个档次。

这次投票选出的5位伟大总统中,亚伯拉罕·林肯名列榜门首。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mariecurie),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

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Pierrecurie)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
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

贝克勒尔(Hey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在婚前姓名为曼娅。

斯卡洛多斯卡(波兰文为manyaSklodowska),于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

曼娅的父母都是教师,在她出生(她是他们的的第五个孩子)后不久他们就失去了教师职位。

为了糊口,他们包下了一些学生的伙食。

为此,年轻的曼娅也要协助做饭,每天要工作很长时间。

然而她仍获得了中学生的优秀奖章。

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

1891年她到巴黎进了巴黎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毕业时成绩名列全班第一。

1894年她与法为物理学家皮埃尔。

居里相识,第二年他们结了婚。

从1896年开始,居里夫妇共同研究起了放射性。

在此之前,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Roentgen1845-1923)发现了X-射线(他因此获得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盐发射出类似的射线。

居里夫人发现钍(Th)亦具有放射性,并且沥青铀矿的放射性比任何含量的铀和钍能够解释的要强。

居里夫妇于是努力寻找,终于在1898年宣布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

他们最终从8吨废沥青铀矿中制得1克纯净的氯化镭,还提出了-射线(现在已知它是由电子组成的)是带负电荷的微粒的观点。

1906年皮埃尔。

居里不幸被马车撞死,但居里夫人前未因此而倒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