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花样跳绳——交互绳》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努力营造一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关注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花样跳绳知识、技能和方法。
并以花样跳绳为载体,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交互绳的摇绳节奏和进绳时机为主线,层层深入,由易到难,让学生积极主动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跳绳的运动技能及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花样跳绳”是学生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器材简单不受场地限制,容易开展,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和挑战的兴趣。
交互绳是“花样跳绳”的一种,主要发展学生弹跳、耐力、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交互绳的技术环节是由摇绳、进绳、跳绳、出绳组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前两课时学习了二人一绳花样跳绳,本课开始学习交互绳,着重学习交互绳摇绳动作、进绳方法和体会进绳后跳绳的节奏。
通过多种练习,发展学生弹跳力,提高学生观察力、判断力和灵敏反应,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在体育运动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形成正确的胜负观,并促进学生将在体育活动中形成的良好体育品德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三、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的年龄特征:自尊心强、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他们的生理特征:有一定的耐力、力量和速度,上肢力量正处于增强阶段。
交互绳对于初学者来说,大多数学生会有恐惧心理,所以整节课的设计从热身开始就紧紧围绕交互绳技术学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并用语言鼓励学生克服恐惧心理,解决困难,对在练习中出现的挫折心理等要正确引导,及时评价,多表扬与鼓励学生,使学生产生自信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中充分发挥骨干学生的作用,使之能在集体活动中带动其他同学遵守规则、团结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四、学习目标1、了解交互绳的摇绳、进绳、跳绳、出绳技术环节,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摇绳、进绳技术。
2、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提高身体协调、灵敏、耐力等素质。
3、培养学生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机智、勇敢、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五、教材重难点重点:摇绳、跳绳的节奏。
难点:进绳的时机。
六、教学设计流程和思路(一)热身部分主要分为两个环节:1、根据音乐节奏两臂交替摆动着走动——找朋友——抓尾巴(跳绳)。
2、自编八节绳操。
意图:让学生在得到充分热身的同时体会两臂交替摆动的感觉,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技能学练部分主要分为三个环节:1、两人合作用短绳练习交互绳摇绳: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两人合作摇短绳的体验练习,学生能够初步具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两人合作利用短跳绳平行摆放于地上,进行交互绳进出绳步伐练习,使学生体会进绳后的节奏和出绳路线。
3、小组合作学习交互绳进绳技术。
这一部分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学习体验,让学生初步掌握交互绳进绳的时机和整个团队的合理合作。
第二层次是集体纠错与优生展示,学生通过教师讲解、优生展示,发现自身的问题,相互学习便于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提高整个团队跳绳的能力。
第三层次为巩固提高、集体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比赛的氛围,敢于大胆展示自我,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每个环节都设定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体能部分四个场地分组轮换:跳绳——平板支撑、仰卧蹬车轮——开合跳、侧向双脚跳——爬行(四)放松部分伴随歌曲《感恩的心》,师生共做手语操,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和恢复,践行立德树人。
七、教学效果预计1、预计95%左右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交互绳摇绳技术;85%左右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交互绳进绳技术;30%左右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交互绳进出绳动作技术。
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平均心率120-14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60-70%左右。
课时计划开始准备部分1、通过观看教学视频,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会如何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3、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培养学生空间感知。
4、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一、课堂常规观看教学视频。
二、热身活动1、游戏:找朋、抓尾巴。
2、绳操一、1.指定集合地点。
2.师生问好3.导入本课内容。
4.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二、1、带领学生进行找朋友、抓尾巴游戏。
2、利用跳绳自编八节绳操。
一、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2.师生问好3.认真听讲二、1、学生跟随教师模仿练习。
2、在音乐伴随下积极参与,认真练习。
一、队形:四列横队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二、绳操队形:1、要求:合着音乐节拍两臂交替摆动,有规则意识。
2、要求:动作舒展、有节奏感。
83、发展学生协调性、灵敏性,培养方位感和节奏感。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以及勇敢自信、敢于展示自我的优良品质。
体能练习1、激发和保持学生挑战体能练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体能练习。
2、伴随着节奏越来越快的音乐,完成本课所学动作。
3、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心肺耐力。
4、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
1、跳绳2、平板支撑、仰卧蹬车轮。
3、开合跳、侧向双脚跳。
4、爬行1、带领学生练习。
2、提示四段音乐,每当音乐转换时轮换场地进行下一个体能练习。
积极跟音乐练习、动作规范、有序进行。
队形如下:+要求:1、音乐开始练习开始、音乐转换场地轮换、音乐停止练习停止。
2、动作到位、安全有序。
10放松活动1.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练习。
2.建立运动后放松的意识和习惯。
3. 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和协调性。
4.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加强责任教育。
1、随音乐《感恩的心》放松身心。
2、课后小结3、归还器材、师生再见1、教师领做:手语操2、教师点评并指导性进行评价。
3、指导学生收还器材、师生再见。
1、跟教师一起做手语操放松身心2、自评3、收还器材、师生再见1、放松队形:散点站立2、要求:动作舒缓、放松、愉悦身心3、要求:评价客观积极3-5课后作业在学会交互绳摇绳、进绳的基础上,继续巩固练习。
课后反思人教版五年级《花样跳绳——交互绳》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的年龄特征:自尊心强、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他们的生理特征:有一定的耐力、力量和速度,上肢力量正处于增强阶段。
交互绳对于初学者来说,大多数学生会有恐惧心理,所以整节课的设计从热身开始就紧紧围绕交互绳技术学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并用语言鼓励学生克服恐惧心理,解决困难,对在练习中出现的挫折心理等要正确引导,及时评价,多表扬与鼓励学生,使学生产生自信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中充分发挥骨干学生的作用,使之能在集体活动中带动其他同学遵守规则、团结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人教版五年级《花样跳绳——交互绳》效果分析(一)热身部分主要分为两个环节:意图:让学生在得到充分热身的同时体会两臂交替摆动的感觉,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技能学练部分主要分为三个环节:1、两人合作用短绳练习交互绳摇绳: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两人合作摇短绳的体验练习,学生能够初步具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两人合作利用短跳绳平行摆放于地上,进行交互绳进出绳步伐练习,使学生体会进绳后的节奏和出绳路线。
3、小组合作学习交互绳进绳技术。
这一部分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学习体验,让学生初步掌握交互绳进绳的时机和整个团队的合理合作。
第二层次是集体纠错与优生展示,学生通过教师讲解、优生展示,发现自身的问题,相互学习便于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提高整个团队跳绳的能力。
第三层次为巩固提高、集体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比赛的氛围,敢于大胆展示自我,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每个环节都设定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体能部分通过这部分体能训练,加强学生的核心力量、腿部力量以及协调性和灵敏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四)放松部分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和恢复,践行立德树人。
效果分析: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平均心率120-14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60-70%左右。
人教版五年级《花样跳绳——交互绳》教材分析“花样跳绳”是学生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器材简单不受场地限制,容易开展,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和挑战的兴趣。
交互绳是“花样跳绳”的一种,主要发展学生弹跳、耐力、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交互绳的技术环节是由摇绳、进绳、跳绳、出绳组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前两课时学习了二人一绳花样跳绳,本课开始学习交互绳,着重学习交互绳摇绳动作、进绳方法和体会进绳后跳绳的节奏。
通过多种练习,发展学生弹跳力,提高学生观察力、判断力和灵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