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情判断与危重征象
院内急救小组
• 一医一护 24小时待命
制度—全员培训; 识别危重病征教育
早期预警计分
• Early Warning Score, EWS • 澳大利亚,英国
悉尼2000研究
• 利用早期联合危重征象预测院内死亡—— • 危重征象与急救研究
•
•
2000年12月 5 所医院 3160例
本文“前言”
•
提高存活率 减少纠纷
充分认识早告知的重要性
亲人突然死亡→家属极大的精神打击 家属可能采取过激行动,抢病历、设灵堂 可能扩大司法事件,到处告状
最重要的病情判断—死亡
• 其实,在许多情况下,医生不知道病人会死,以致措施不力。要判断
• 会不会死?即死?1-2小时?
• 只有医生心中具有这种理念,才能作出
其他-呼吸困难;
早期 50-60 50-60 7.2-7.3 -5 至 -8 180-240 其他 体位性低血压
晚期 <50 >60 <7.2 <-8 >240 其他
第三篇 临床工作四条线
第三篇 四条线
立即/非立即——先救命后治病 致命/非致命——早告知 器质/功能 ——积极找病因 传染/非传染——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 “有过失”与“无过失”的不良事件
实例
• 男23 民工。腹部被踢 2 小时后,腹痛急诊 • B超,肝肾间隙有积液 2.5-5.5 cm。 • 持续疼痛;2次叫大夫未看; “没有事” • 回住处24小时后死亡 • 尸检:肠穿孔,感染中毒性休克。
• “真没有想到,这个病人会死亡?”
三、超早期心肺复苏
• 对制定院内临床急救系统的最佳模式得到 广泛而持续的重视,以便给普通病房员工 对临床恶化提供识别与处理方法。
• 把明确的呼叫标准授权给病房员工,
• 实际呼叫情况远比文献报告更多种多样。 • 多数采用的呼叫标准至今尚未统一。
EWS:血压、脉搏、呼吸低值
MEWS 3 GMEWS
SBP M <70 G <80
主要内容
• 一、概念与方法 • 二、国外近况 • 三、四条界线 • 四、危重征象
•
第一篇
病情判断的概念与方法
一、基本技能、首要临床工作
• 在医学教育中只讲诊断与治疗,不讲病情判断,需要临床积累的 • 病情判断是医生的 • 基本技能、首要的临床工作 • 第一瞬间把病人分为轻、中、危
早重视 早抢救 早告知
晚期 心脏骤停
<40 >140
<80 无反应 ≤8
早期与晚期指标
呼吸 低RR(次/分) 高RR
SaO2(%) 气道梗阻
早期 5-9 31-40 90-95 部分
晚期 <5 >40 <90 完全;喉鸣
尿量
减少 <200/8h
无尿 <200/24h
早期与晚期指标
PaO2(mmHg) PaCO2 (mmHg) pH BE(mmol/L) SBP (mmHg)
34-25
0 101-180
50-100
14-24
3 体温
>40 意识 无反应
2
1
0
<35
35-35.9 36-37.2
40-38.5 38.4-37.3
疼痛反应 声音反应 清醒
各病房计分统计
肾内 急诊 血液 呼吸 骨关 风湿 内分
总例 10
9 15 29 15 17 15
异常 3 2 4 7 1 1 0
• 心肺复苏——心脏骤停。国际上有人提出,要把心肺
复苏前移,在心脏骤停前应及早
• 识别骤停前危重征象,及早救治
• 在国外许多医院
制定具体指标,如呼吸40次/分
• 制定危重征象指征;全员教育;使一线医务人员
掌握这些简单的指标
方法
• 生命指征及计分法 • 临床征象(症状与体征) 病史
•
第二篇
• 国外现状与方法
HR M 51-100 G 50-120
RR M 9-14 G 10-19
1
101-110 — 15-20 20-30
2
>200 >180
120-140 21-29 31-40
3
>130 >140 ≥30 ≥40
EWS:体温、低值
3
体温 M G
2
1
0
<35
35-38.4
意识 M G
清醒
EWS:体温高值
HR M G <40
RR M G <5
2
1
0
70-80 80-100 <40
<9
81-100 80-100
41-50 40-49
101-199 100-180
51-100 50-100
9-14 10-19
EWS:血压、脉搏、呼吸高值
MEWS 0 GMEWS
SBP M 101-199 G 100-180
北京大学医学部全国骨干班课程
危重病情判断与危重征象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楼滨城
公开邮箱
• lbchgkyx@ • 密码:20080808
• “北医骨干”栏下载
• 本讲幻灯及文字资料
本讲来历
• 一、临床体会与教训—急诊核心
•
为减少纠纷,总结临床工作
• 二、国外文献与专著
• 三、结合临床问题不断充实
• 正确决策、果断的急救措施
• 正确的告知。使家属对死亡有心理准备
产后出血
0
15
60
90
137 142
300 700 1500 2500 烦躁 停跳
分院 分院 分院 本部
二、未预料死亡
• 在高收入的国家里,未预料死亡属医疗不良事件
• 属医疗不良事件
• 在未预料死亡病例的诊治中,往往存在
• 对危重征象认识不足 • 对病情未能吃透,是有经验教训可总结的。
0
1
体温 M G
2
3
>38.5
意识 M G
*GCS
清醒
声音 障碍
疼痛 9-11*
无反应 ≤8* 无反应
Subble——MEWS
•
5分或以上,死亡可能性很大
计分标准(人民医院)
3 收缩压 <80来自心率 呼吸<40 >140 <5 >40
2
>180
140-121 <9 40-35
1 80-100
41-49 120-101
总分 6 5 8
11 1 1 0
例均 0.60 0.55 0.53 0.39 0.13 0.06 0
异例均 2.0 2.5 2.0 1.8 1.0 1.0 0
早期与晚期指标
项目 循环 循环
脉搏↓(次/分) ↑
SBP(mmHg) 意识
GCS
早期 外周循环差
40-49 121-140
80-100 意识障碍 9-11 ↓2分
2000-05高级心肺复苏五大进展
• 院内急救小组
• 血管加压素应用
• 辅助循环器械 • 治疗性低体温 • 控制血糖
院内急救小组
• Emergency Medicine Team, EMT • 迅速急救小组;跨科抢救小组;
• 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加拿大 • 伦敦卫生局;英国皇家医学会;
• 识别危重症—临床征象+生命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