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院教案肺炎
扇动。
(4)紫绀:当还原血红蛋白>50g/L,紫绀的部位:口唇,鼻唇沟,面色,甲床。
(5)肺部中细湿罗音,以吸气末肺底明显,严重时为两肺满布中细湿罗音。
(6)其他:精神萎糜或烦躁,食欲减退,轻度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腹泻等)
一般病程为1—2周,恢复顺序发热----气急紫绀---肺部体征----咳嗽
1.一般治疗:
⑴加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温度(18--20℃),湿度(55—60%),
充分营养(食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经常,翻身拍背。
⑵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超生雾化,可以湿化气道,痰液变稀薄容易排出。
而且还可以局部给药。(如:抗生素,激素,α―抗糜蛋白酶等)。
⑶液体疗法:病情严重,患儿不能进食,补充生理需要量60—80ml/Kg,
2.外周血检查:(1)血常规:细菌感染时WBC↑,N↑,严重感染时可见WBC正常或↓,但N↑,并可见中毒颗粒,核左移。
病毒感染时WBC正常或↓,L↑。
(2)四唑氮蓝试验(NBT)细菌感染>10%,病毒感染<10%
3.病原学检查:(1)细菌培养和涂片,可以用痰液,气管吸出物,胸腔穿刺液,肺活检组织,血液等。最好在抗生素使用前。
3.临床特点:(重点)
(1)起病急骤,发展迅速
(2)全身中毒症状重,常成弛张热,烦躁,嗜睡,青紫,伴有厌食,呕吐,腹胀等,严重时出现休克。
(3)易发生并发症,尤其是胸腔内并发症。
(4)肺部体征出现早,开始与支气管肺炎相同,一旦出现胸内并发症有相应的体征。
(5)X线早期为斑点,片絮影,以后短时间出现肺脓肿,肺大疱,炎
3.病程分类:
急性肺炎<1月,临床上多见,一般多为2—3周。迁延性肺炎1—3月,慢性肺炎>3月,临床上治疗困难,注意寻找病原菌.
4.病情分类
轻症肺炎
重症肺炎
5.按住院48小时前后发生的肺炎分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
院内获得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
[概述]婴幼儿最常见(1分钟)
<1岁,占50%;3岁以内占80%,四季均可发病,冬季及气候骤变时多见,佝偻病,营养不良易引起重症及并发症。
(6)中毒性脑病:安肛管排气酚妥拉明
(7)中毒性心肌炎:大剂量VitC,能量合剂,果糖
4.治疗并发症:
脓胸,脓气胸:可胸穿,必要时闭室引流。张力性气胸需紧急排气。
[预防](1分钟)
注意营养,精心护理,避免受凉,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几种特殊病原的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1.病因:(重点)其毒力强,分泌多种毒素(如: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去氧核糖核酸酶等)
张力为1/4—1/5张液体,有营养不良的液体量减少1/3。若患儿有腹泻脱水可按脱水程度进行补充,但液体量减少1/3。
⑷支持治疗:对于重症肺炎,贫血,营养不良,肺炎迁延不愈,可予全血,
血浆,白蛋白,IVIG等。
2.控制感染
病毒:目前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
病毒唑,10mg/day,可肌注,静脉注射或雾化吸入。
以前用咽拭子,气管插管吸出物,纤支镜取出物。
(2)病毒病毒特异性抗原,快速检测IgM抗体,急性期,恢复期检测IgG,病毒分离。
(3)其他肺炎支原体培养或IgM抗体
4.血气分析PH PaO2 SaO2 PaCO2 HCO3ˉ
Ⅰ型呼衰,Ⅱ型呼衰
[诊断及鉴别诊断](10分钟)(重点)
1.诊断:有典型肺炎的五大表现;若表现不典型,靠X线表现。注意新生儿,早产儿可以无发热,无咳嗽,肺部无罗音,表现为呛奶,口吐白沫,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
肺炎的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
肺炎的病理生理特点:低氧血症,CO2储留,毒血症;若肺炎病变严重,三大病理生理改变得不到改变,可以累及到其他重要脏器,,引起其他脏器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具体见多媒体图)
[临床表现](10分钟)(重点)
一般为急性起病,早期有上感表现。
金黄色葡萄球菌:体温正常后2—3周。
肺炎支原体:2—3周。
换药指征:应用3--5天无效,考虑换药。
3.对症处理:
(1).给氧:鼻导管吸氧深度2—3cm氧流量婴儿0.5—1L/min,幼儿
1—1.5L/min,儿童1.5—2L/min
氧浓度=21+4ⅹ氧流量
一般小于40%,由于小婴儿鼻腔狭窄,吸氧效果不好。
2.病原体
细菌肺炎链球菌最为多见,葡萄球菌也较常见(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易引起重症肺炎),由于近年来抗生素大量应用,G¯杆菌感染率上升(B型流感杆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绿脓杆菌等)
病毒RSV,AD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
3.诱因:气候突变,护理不当,通风不良
某些疾病因素(先天性心脏病,佝偻病,营养不良,急性传染病)
[分类]
1.根据病理及X线分类:
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多见(由于婴幼儿缺乏抵抗力),也叫小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婴幼儿多见
大叶性肺炎:年长儿及成年人多见(由于其免疫功能增强,病灶可以局限)
2.病因分类,临床上最好的分类,可以指导临床治疗
细菌性肺炎(40%)
病毒性肺炎(40%)
支原体肺炎(15%)
衣原体肺炎
沐舒坦;喘憋剧烈时,可予平喘药(氨茶碱),短期内应用激素.
(4)心力衰竭:镇静,吸氧
强心剂:快速的毛地黄制剂,如:毒毛旋花子甙K,西地兰
注意不能同时应用钙剂.
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酚妥拉明,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
(5)中毒性脑病:镇静,止痉安定,鲁米那
减轻脑水肿20%甘露醇复方甘油
激素(降低脑血管通透性)
注意:(1)根据全身中毒症状,缺氧的程度,有无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心力衰竭,循环衰竭等,判断肺炎的程度。
(2)有无并发症,早发现,早治疗。
(3)有条件尽早作出病原学诊断。
2.鉴别诊断:
(1)支气管炎:可以有发热,咳嗽,肺部有中粗湿罗音;但肺炎呼吸困难,青紫明显,典型肺部有固定的中细湿罗音,及X线。
3.临床特点:(重点)冬春季多见,北方多,且病情重。
面罩吸氧婴幼儿2—4L/min年长儿3—4L/min
头罩吸氧缺氧明显氧流量3—6L/min
持续性,低流量吸氧。
(2)退热镇静:高热时可以物理降温,药物降物;烦躁时可予镇静(水
合氯醛,冬眠灵,非那根,鲁米那等)
(3)止咳平喘: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一般咳嗽可不给药。
咳嗽剧烈影响小儿睡眠,可予甘草合剂等,祛痰药:必嗽平,化痰片,
[病因]
1.易感因素:肺组织发育不全(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粘液腺分泌不足,气道较干燥,纤毛运动较差,总的来说,肺泡数量少,含气少,间质发育旺盛,血管丰富,故容易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非特异性免疫(咳嗽反射弱,纤毛摆动力差);特异性免疫(特别是SIgA低造成局部抗感染能力低下)
循环衰竭(休克)或DIC:患儿表现皮肤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甚至发绀,血压下降;DIC时可见皮肤消化道出血。
(2)神经系统:
患儿有脑水肿,中毒性脑病造成颅内压增高,表现为烦躁,嗜睡,严重时惊厥,昏迷,甚至脑疝。
(3)消化系统:
中毒性肠麻痹时出现肠鸣音消失,腹胀如鼓;消化道出血可见呕吐咖啡样物质,便血
3.肺大疱:细支气管管腔形成活瓣导致肺泡扩大,破裂而形成肺大疱。体积小者,无症状,巨大者,有呼吸困难。体检可无阳性发现,X线检查可见。
4.其他:肺脓肿,肺气肿,败血症,肺不张,化脓性心包炎。
[辅助检查](10分钟)
1.X线检查:双肺中下野,中内带可见大小不一的斑片状,片絮状阴影,严重时可融合成大片状,有时可见肺气肿,肺不张。
[概述] (2分钟)
定义
流行病学
[分类](8分钟)
根据病理及X线分类
病因分类
病程分类
支气管肺炎
[概述](1分钟)
[病因](3分钟)
[病理](3分钟)
[病理生理](13分钟)(重点,难点)
[临床表现](10分钟)(重点)
[并发症]:(5分钟)
[辅助检查](7分钟)
[诊断及鉴别诊断](7分钟)
[治疗](10分钟)(重点)
2.重症肺炎的表现
(1)循环系统:
中毒性心肌炎:烦躁,多汗,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音低顿,甚至可听见早搏,作心电图可见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
心力衰竭: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心率增快>180次/分;患儿烦躁不安,面色青灰,尿少,双下肢浮肿;心音低顿,奔马律;肝脏进行性肿大(短时间大于1.5CM)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
2003年9月12日
第(1)次课教学方法(大课)学时(2)专业(七年制)班级()
授课题目:肺炎
本课目的:
重点:肺炎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特殊病原肺炎的临床特点
难点:肺炎的病理生理改变
本次课程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多媒体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及时间分配)
[预防](1分钟)
[几种特殊病原的肺炎](10分钟)
讲稿内容
备注
(参考文献、授课形式)
[概述]
1.定义:由不同病原体和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其共同的表现:发热,咳嗽,气急,紫绀,肺部中细湿罗音。
2.肺炎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多见病,居各种住院病人的首位。全国21个儿童医院统计占住院病人的1/3—1/2。肺炎死亡率较高,WHO统计发展中国家小儿死亡原因首位。小儿四防病之首(肺炎,腹泻,贫血,佝偻病)
感染途径:大多数由呼吸道,少数为血源途径
易感人群:新生儿,小婴儿
2.病理:肺浸润,以出血性坏死及多法性小脓肿为特征。脓肿物中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白细胞,红细胞,坏死的组织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