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识过程
形象记忆
语义记忆
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
(二)记忆的种类
按
记 感觉记忆(感觉登记或瞬时记忆)
忆
活
动 特
短时记忆(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
点(Leabharlann 信息 存长时记忆(永久性记忆)
储
时
间
)
1、瞬时记忆:指感觉刺激停止之后所保持的
瞬间映象。
编码方式:以感觉后象的形式在感觉通道内进行登记,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容量大,时间短:图像记忆:保持时间0.25-1秒,容 量为9-20个bit(项目)声象记忆:保持时间大约2秒, 不长于4秒,容量为5个bit 。 意识的作用:人脑在注意这种信息时,才能转入短时 记忆。
韦伯定律:某种特定感觉差别阈与原有 刺激量的比值为一个常数。
K=ΔI/I 以上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视觉器官-眼
视觉神经细胞
听觉器官:
皮肤感觉:
触觉、压觉、振动觉、温度觉和痛觉
嗅觉 味觉
(二)感觉的种类
感觉
内部感觉: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
外部感觉:机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
各种感觉中对人影响最大的是视觉,其次是听 觉。我们所获得的信息80%是通过视觉获得的, 10%是通过听觉获得的。
什么是记忆? 记忆的过程? 记忆的品质及其培养
下面这些表述哪些是记忆?
对你的朋友讲你以前的学校; 背会一篇课文; 打字越来越熟练; 多年没见的同学突然碰面叫不上名字; 回想起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的心情。
一、记忆概述
(一)定义: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的心理
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就是对信 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心理过程。 过去的经验 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过去对某个问题的思 考;过去对某事物的情绪体验;过去进行过的 动作或操作。
形成知觉的斑点图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 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这就是 知觉的恒常性。
(a)
(b)
图4 知觉的恒常性
三、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 P36-37)
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律、变动律 (活动律)、理解律、协同律
第二节 记忆
本节学习以下问题:
(a)
(b)
知觉的整体性
局部对整体的依赖性
在知觉中,过去经 验、知识可对当前 知觉活动提供补充 信息,把不完整的 图形看成为完整图 形,这种知觉组织 过程叫封闭性,由 此产生的图形轮廓 叫主观轮廓。
整体不等于各局部之和
3、知觉的理解性(意义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 以过去的知识经 验为依据,力求 对知觉对象做出 某种解释,使它 具有一定的意义。
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
外界信息
意识
注意 感觉记忆
信息丧失
复述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信息丧失
检索
遗忘
(三)记忆内容储存的形式——语词和表象
1、语词
语词记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 对语词的形、音、义经过形码、声码、 意码的编码后将语词信息储存在记忆中。 在记忆语词时,声码优先,形码和意码 次之。
(三)感受性发展变化的规律(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感受性降低、感受性提高) 感觉后象(正后象、负后象) 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相继对比) 联觉(同一刺激引起多种感觉)
二、知觉
(一)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 体属性的反映。
和感觉的区别: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 觉反映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 知觉是各种感官协同作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 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 响。 联系:感觉是知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的前 提和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二者同为 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2、短时记忆:是指当前能够意识到的保持时间
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保持的时间有限: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一般只有5-20秒, 最长不超过一分钟。
记忆容量有限:7±2bit
以组块方式记忆,可扩大容量。
编码特点:以言语听觉编码为主(不是语言文字的形 象),同时也有部分视觉和语义记忆。
信息特点:通过复述来保持信息,并通过复述把信息转 入长时记忆。
组块化:
18511921183919371935 1851,1921,1839,1937,1935 EARTVCIAFBTGMGEUSA EAR--TV--CIA--FBT--GM--GE—USA
3、长时记忆:信息经过一定的加工后,在头脑
中长时间(1分钟以上)存储的记忆。
保持时间长:理论上是永久性的。 信息容量无限度:无论信息的种类还是数量。 信息编码:以言语和表象编码为主。 信息提取:通过再认和回忆两种形式。
--------illusion-------
(三)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 有选择性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 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 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2、知觉的整体性(完整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能够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 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 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叫做知觉的整体性。
第二章 认识过程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
(一)什么是感觉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绝对)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E=1/R 感觉域限: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到能够忍受
的最大刺激量的范围。
差别感觉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 小变化量。
(二)记忆的种类
按 记 忆
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 情景记忆:对经历过的具有时间、地点、任务和情
节的事件的记忆。(易受干扰,难提取)
的 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
内 语义记忆:是对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思想、概念或命
容
题等知识的记忆。(较少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分
类 动作记忆:是对过去身体的运动状态和操作技能的记忆。 (不易遗忘)
(二)知觉的种类(P33)
根据知觉反映的事物的特性不同,可以把 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 觉。
根据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视知 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
另外,我们把知觉印象和客观事物不相符 合的知觉叫错觉。
错觉
大小错觉、 形状错觉、 形重错觉、 倾斜错觉、 运动错觉、 时间错觉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