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选(政府经济学)

单选(政府经济学)

C.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D.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4、政府经济的形式不包括(B)。
A.政府收入
B.企业的经济活动
C.政府支出
D.宏观经济管理
5、政府经济的依据是(B)。
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
6、一般认为,1776年(A)《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52、财政部应在每年的第(A)季度编制决算草案的原则、要求、方法和报送期限。
A.四
B.一
C.二
D.三
53、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是按(A)对政府预算进行分类。
A.预算组织形式
B.预算编制方法
C.预算编制的政策重点
D.预算作用的时间
54、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财政资金分配上的(A)问题。
A.集权与分权
B.增加与减少
B.经济的高增长
C.经济的低增长
D.经济的不增长
64、保持市场物价稳定通常是指(A)的相对稳定。
A.价格总水平
B. CPI增长
C. PPI增长
D. GDP增长
65、价格、工资、利率、汇率、税率、补贴等属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中的(A)。
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社会手段
66、在经济扩张时期,个人收入增加,转移支付会(A),进而减缓个人消费需求的膨胀。
A.省、自治区、直辖市
B.中央
C.乡镇
D.县级
37、房产税采用(A)。
A.比例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
第十二章
38、(A)是指将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职能相分离。
A.政企分开
B.党政分开
C.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
D.政社分开
39、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等彩票发行的审批权集中在(C)
B.产业组织政策
C.区域经济政策
D.产业政策
第十六章
75、(A)是指当年的外债本金和利息偿还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
A.偿债率
B.负债率
C.债务率
D.基准利率
76、(C)是指外债余额与当年贸易与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
A.偿债率
B.负债率
C.债务率
D.基准利率
77、(A)年中国发行了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次外债。
A.马斯格雷夫
B.布坎南
C.费尔德斯坦
D.维克塞尔
第六章
14、政府支出规模一般呈现(B)趋势。
A.不变
B.增长
C.减少
D.无法考察
第七章
15、我国国防支出的各项经费,均由(A)负责管理。
A.中央军委
B.国防部
C.总后勤部
D.总政治部
第八章
16、从经济性质上看,财政补贴属于(A)。
A.转移性支出
B.购买性支出
B.农副产品价格补贴
C.日用工业品价格补贴
D.工矿产品价格补贴
23、社会救济与一般意义的慈善事业的根本区别不包括(A)
A.两者的资助金额不同
B.两者的目的不同
C.两者的性质不同
D.两者的效果不同
23、(C)的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方式。
A.价格补贴
D.价格补贴
21、国家对一部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引起的个别产品生产成本高于社会平均生产成本的企业暂时给予的补贴属于(B)。
A.政策性亏损补贴
B.经营性亏损补贴
C.财政贴息
D.价格补贴
22、(C)是向商业企业支付的补贴,目的是保证工业品的批发、零售价格在成本和出厂价格上升的情况下保持不动。
A.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
A. 1979
B. 1978
C. 1982
D. 1980
78、从(A)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同时为了鼓励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还实行了外汇上缴与留成相结合的制度。
A. 1981
B. 1980
C. 1982
D. 1985
79、(D)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贷款银行或国际贷款银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另一国的借款人或国际机构提供的货币贷款。
A.国家体育总局
B.民政部
C.国务院
D.财政部
40、政府收取行政规费的主要目的是(D)。
A.增加政府收入
B.增强行政执法力度
C.弥补财政赤字
D.配合国家对有关行为、活动的统计、管理
第十三章
41、政府债务收入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B)的身份取得的收入。
A.债权人
B.债务人
C.所有者
D.统治者
42国债是(A)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C.公共服务支出
D.环境保护支出
17、在社会保障发展史上,最具有里程碑作用的是(A)。
A.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
B.美国的《社会保障法》
C.德国的《疾病保险法》
D.法国的《社会保障法》
18、(A)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其完善程度也成为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的标志。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济
72、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区域经济政策转为推动(A)地区的经济发展。
A.沿海
B.内陆
C.中西部
D.少数民族
73、从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看,未来第(A)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A.二
B.一
C.三
D.四
74、(A)主要是为了解决产业间的资源配置问题。
A.产业结构政策
A.亚当•斯密
B.科斯
C.大卫•李嘉图
D.萨缪尔森
第二章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C)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A.政府
B.企业
C.市场
D.行业协会
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C)的要求。
A.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
B.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D.社会抚恤
19、住房补贴、水电补贴、煤气补贴、降温补贴等属于(A)。
A.职工生活补贴
B.企业亏损补贴
C.财政贴息
D.税收支出
20、国家为保证国有企业按国家指令生产经营某些社会需要的产品,而对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客观因素所造成的计划内亏损进行的补贴属于(A)。
A.政策性亏损补贴
B.经营性亏损补贴
C.财政贴息
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
D.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第三章
12、公共物品的总体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A)加总。
A.垂直
B.水平
C.平方
D.立方
第四章
第五章
13、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者是(B)。
A.自下而上
B.自上而下
C.两上两下
D.上下结合
47、投入预算与绩效预算是按(C)对政府预算进行分类。
A.预算组织形式
B.预算编制方法
C.预算编制的政策重点
D.预算作用的时间
48、我国现行预算管理体制是(A)预算管理体制。
A.分税制
B.统收统支制
C.“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D.财政包干体制
49、(A)部门负责制定预算外资金具体的分配政策和管理制度。
A.三
B.四
C.五
D.六
58、预算外资金的性质是(A)资金。
A.财政性
B.捐助性
C.政策性
D.公益性
59、中央部门预算下预算调整的审批权在(C)。
A.预算单位
B.部门财务司局
C.财政部
D.部门业务司局
60、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属单位预算草案的审核,并汇总编制本部门的预算草案,于每年12月10日前报(A)审核。
D.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44、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D)。
A.有期公债和无期公债
B.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C.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D.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45一个国家筹集资金的最大限度就是该国的(A)水平。
A.储蓄
B.税收
C.公共支出
D.财政收入
第十四章
46在编制预算时,由单位、部门(A)向财政部门报送收支建议数。
A.利率
B.货币供给
C.再贴现率
D.国民收入
70、货币主义者认为,(B)的变化短期内对实际产量和价格水平两方面均可发生影响;就长期来说,则只会影响物价水平。
A.利率
B.货币供给
C.再贴现率
D.国民收入
71我国应该选择(A)实施和调整产业结构。
A.后起国家赶超理论
B.市场缺陷理论
C.区域经济理论
D.均衡发展理论
D.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
32、宏观税率=(A)。
A.(税收收入总额/国民生产总值)×100%
B.(非税收入总额/国民生产总值)×100%
C.(行政收费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D.(税收收入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第十一章
33、(B)是对我国境内有偿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营业额收入征收的一种税。
A.外国政府贷款
B.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D.政府的职责范围
27、影响税收负担最直接的因素是(A)。
A.税收制度
B.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
C.宏观经济政策
D.政府的职责范围
28、当政府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时,政府收入(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