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开发指标的计算方法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田开发指标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评价、衡量油田开发效果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依据与参数,因此,各项开发指标的正确计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章简单介绍动态分析中一些常用的开发指标计算方法。
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采油方面开发指标计算;二是注水方面的开发指标计算;三是压力指标开发的计算;四是其它开发指标计算。
一、采油方面的开发指标计算1、采油速度:年采油量除以油田地质储量,它表示每年有多大一部分地质储量被采到地面上来,它也是衡量油田开发速度的一个很重要指标。
采油(液)速度=年产油(液)量/地质储量×100%折算年产量=(月实际产量/该月日历天数)×365折算采油速度=折算年产油量/地质储量×100%例如:某油田地质储量800×104t,2005年生产原油20×104t。
求2005年采油速度?采油速度=20/800×100%=2.5%2、采出程度:是指一个油田任何时间内累积产油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代表一个油田储量资源总的采出情况,用以检查各阶段采收率完成效果。
采出程度=截止到某一时间的累计产油量/地质储量×100%例如:某油田地质储量1000×104t,截止到2003年累积生产原油280×104t。
求截止到2003年的采出程度?采出程度=280/1000×100%=28%3、产油指数:指单位采油压差下油井的日产油(液)量,它代表油井生产能力的大小,可用来判断油井工作状况及评价增产措施的效果。
产油指数=日产油量/生产压差例如:某采油井日产油量12t,地层压力10.2 MPa,流动压力4.2 MPa。
求该井产油指数?产油指数=12/(10.2-4.2)=2t/ MPa.d4、产油强度:指单位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它是衡量油层生产能力的一个指标。
产油强度=日产油量/射开有效厚度例如:某采油井日产油量18t,射开有效厚度9.0m。
求该井产油强度?产油强度=18/9=2 t/ m.d5、含水率(综合含水):油井日产水量与日产液之比叫含水率,亦叫含水百分数含水率=日产水量/日产液量×100%综合(平均)含水=总日产水量/总日产液量×100%年(平均)含水=年产水量/年产液量×100%例如:某井组有4口采油井,1号井日产液58 m3,日产水45m3;2号井日产液45 m3,日产水40m3;3号井日产液30 m3,日产水27m3;4号井日产液50 m3,日产水38m3。
井组年产液65700t,年产水53000 m3,求2号井含水率?井组综合含水?井组年含水?2号井含水率=40/45×100%=88.89%井组综合含水=(45+40+27+38)/(58+45+30+50)×100%=150/183×100%=81.97%井组年含水=53000/65700×100%=80.67%6、含水上升速度:指在一定时间内油井含水率或油田综合含水的上升值。
可按月、季、年计算,分别叫月含水上升速度、季含水上升速度、年含水上升速度。
含水上升速度=阶段末综合含水-阶段初综合含水月平均含水上升速度=年含水上升速度/12年含水上升速度=月平均含水上升速度×12例如:某井组2002年12月综合含水78.8%;2003年1月综合含水78.9%;2003年12月综合含水80.5%,求2003年1月含水上升速度?2003年含水上升速度?2003年月平均含水上升速度?1月含水上升速度=78.9%-78.8%=0.1%2003年含水上升速度=80.5%-78.8%=1.7%2003年月平均含水上升速度=1.7%/12=0.14%7、含水上升率: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含水率的上升值叫含水上升率。
它是评价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
含水上升率越小,油田开发效果越好。
含水上升率=(阶段末综合含水-阶段初综合含水)/(阶段末采出程度-阶段初采出程度)=年含水上升速度/年采油速度例如:某井组地质储量200×104t,截止到2002年12月累积产油45×104t,综合含水75.9%;截止到2003年12月累积产油48×104t,综合含水77.3%。
求2003年含水上升率?2003年含水上升率=(77.3%-75.9%)/((48/200-45/200)×100%)=1.4%/1.5%=0.938、自然递减率自然递减率=(上年产油量-(当年产油量-当年新井产量-当年措施增油量))/上年产油量×100%或者:自然递减率=(标定产量×生产天数-(当年产油量-当年新井产量-当年措施增油量))/(标定产量×生产天数)×100%例如:某油田2002年年产油量90×104t。
2003年年产油89×104t,其中新井年产油1.8×104t,措施年增油0.7×104t。
求该油田2003年自然递减率?2003年自然递减率=(90-(89-1.8-0.7))/90×100%=3.89%综合递减率综合递减率=(上年产油量-(当年产油量-当年新井产量))/上年产油量×100%或者:综合递减率=(标定产量×生产天数-(当年产油量-当年新井产量))/(标定产量×生产天数)×100%综合递减永远小于(或等于)自然递减。
例如:某油田2001年年产油量85×104t。
2002年年产油83×104t,其中新井年产油1.2×104t,措施年增油0.5×104t。
求该油田2002年综合递减率?2002年综合递减率=(85-(83-1.2))/85×100%=3.76%二、注水方面的开发指标计算1、注水强度:单位砂岩(有效)厚度油层的日注水量,反映油层的吸水能力。
注水强度越大说明注水井吸水能力越强。
例如:某注水井射开有效厚度9.8m,日注水量145m3,求该井注水强度?该井注水强度=145/9.8=14.80 m3/d.m2、吸水指数:指注水井在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它反映注水井注水能力及油层吸水能力的大小,并可用来分析注水井工作状况及油层吸水能力的变化。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用视吸水指数。
吸水指数=日注水量/(注水井流动压力-注水井地层压力)视吸水指数=日注水量/注水井井口注水压力例如:某注水井日注水量180m3,井口注水压力11.50 MPa,井底流动压力22.30 MPa,地层压力15.70 MPa。
求该注水井吸水指数及视吸水指数?吸水指数=180/(22.30-15.70)=27.27 m3/ MPa视吸水指数=180/11.50=15.65 m3/ MPa3、注采比:指某段时间内注入剂(水或气)的地下体积和相应时间的采出物(油、水和地下自由气)的地下体积之比。
有月注采比、季注采比和年注采比。
是研究注采平衡状况和调整注采关系的重要依据。
通常情况下地层水密度及体积系数默认为1。
注采比=注水量/(地下产水体积+地下产油体积)=注水量/(地面产水体积×地层水体积系数+地面产油体积×原油体积系数)=注水量/((地面产液体积-地面产油体积)×地层水体积系数+(产油量/原油密度)×原油体积系数)例如:某井组累积注水量150×104m3,累积产油量12×104t,累积产液量133×104m3,原油密度0.92,原油体积系数1.28。
求该井组累积注采比?该井组累积注采比=150/((133-12/0.92)+12/0.92×1.28)=150/(119.96+16.70)=1.124、存水率:未产出的累计注水量(累计注水量—累积产水量)与累计注水量之比叫存水率,存水率越大说明注水利用率越高,反之注水利用率越低。
例如:某井组累积注水量180×104m3,累积产油量18×104t,累积产液量151×104m3,原油密度0.90。
求该井组存水率?该井组存水率=(180-(151-18/0.90))/180=0.27三、压力指标的计算1、总压差=目前地层压力-原始地层压力2、生产压差=目前地层压力-目前流动压力3、地饱压差=目前地层压力-原始地层饱和压力4、流饱压差=目前流动压力-原始地层饱和压力5、注水压差=注水井流动压力-注水井地层压力6、注采大压差=注水井流动压力-采油井流动压力例如:某井组2003年下半年测压,1号注水井测得流动压力20.2MPa,测得地层压力15.8MPa;2号采油井测得流动压力5.9MPa,测得地层压力11.4MPa,2号采油井原始地层压力12.1MPa,原始饱和压力9.4MPa。
求2号采油井总压差?2号采油井生产压差?2号采油井地饱压差?2号采油井流饱压差?1号注水井注水压差?该井组注采大压差?采油井总压差=11.4MPa-12.1MPa=-0.7MPa采油井生产压差=11.4MPa-5.9MPa=5.5MPa采油井地饱压差=11.4MPa-9.4MPa=2.0MPa采油井流饱压差=5.9MPa-9.4MPa=-3.5MPa注水井注水压差=20.2MPa-15.8MPa=4.4MPa井组注采大压差=20.2MPa-5.9MPa=14.3MPa四、其它指标计算1、沉没度=泵挂深度-动液面深度例如:某井泵深890m,动液面深度235 m。
求该井沉没度?该井沉没度=890m-235 m=655 m2、油水比=日产油/日产水;液油比=日产液/日产油;水油比=日产水/日产油;例如:某井日产液89t,日产油11 t,含水率87.64%,求该井油水比?液油比?水油比?液水比?油水比=11/(89-11)=0.14或者=(100%-87.64%)/87.64%=0.14液油比=89/11=8.09或者=100%/(100%-87.64%)=8.09水油比=(89-11)/11=7.09或者=87.64%/(100%-87.64%)=7.09液水比=89/(89-11)=1.14或者=100%/87.64%=1.14在计算油水比时我们通常默认为原油密度为1。
3、输差:是井口产油量与核实产油量之差与井口产油量之比输差=(井口产油量-核实产油量)/井口产油量×100%井口产油量=核实产油量/(100%-输差)×100%核实产油量=井口产油量×(100%-输差)/100%例如:某采油队井口日产油量3500t,核实产油量3200t,求该采油队输差?该采油队输差=(3500-3200)/3500×100%=8.57%在核实产油量一定的情况下,输差越大说明井口产油量越大,同时也说明井口计量产量的偏差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