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初三开学第一课

2020初三开学第一课


建立起新的学习水平的评价标准
项目

即指个体 对所学内 容知道 “是什么” 和“为什 么”

即指个体 对所学内 容知道在 哪里用和 怎么用。

即把书本知 识变成自己 的认识并进 一步转化为 经验。


是指个体在 指个体对所学做 懂、会、熟 到融会、流畅, 基础上运用 即高中生对某部 所学内容解 分知识或部分学 决问题的方 生对某学科学习 法和技能。 所达到的超水平
强空气流通,以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勤消毒少聚集勤 通风。人人关注教室,居室是否经常开窗,通风。
• 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用肥皂和清水搓洗20秒以上
疫情防控,坚决做好防护
• 6. 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不确定手是否
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和咳嗽时应用纸巾 或手肘部位(而不是双手)遮掩口鼻。把打喷嚏和咳嗽时 用过的纸巾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从公共场所返回、咳 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 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1947年,李兰娟出生于浙江 绍兴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境贫 困,还一度面临辍学的困境。但 因为成绩太优秀了,老师都舍不 得让她放弃读书,于是一次次劝 说,又帮她申请了助学金,才读 完了初中和高中。
高中毕业后,李兰娟回到老家成为了 一名代课老师。因为注意到老家的人因为 劳作常年腰酸背痛,于是到省中医院学起 了针灸技术,后来,更是成为农村的一名 “赤脚医生”。
良好的睡眠
研究发现,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发育缓慢, 学习问题突出,注意力、记忆力、组织能力、创造力和运动 技巧相对较差。特别是在行为问题上,夜间晚睡的孩子更容 易出现好斗,同时还可能伴有多动症、自我控制能力差、精 神不集中等症状,在情绪调节上,更容易激怒。充足的睡眠 是消除大脑疲劳、保持精力充沛的重要条件。
一般中学生的生理睡眠时间每天为8-10小 时。
适量的运动
运动过少,血液在内脏器官淤滞,脑细胞得 不到充足的血液和氧气供应,脑子反应差, 容易出现疲劳,感到头昏脑胀,脑的工作效 率降低。运动过量,容易使大脑长期处于兴 奋状态,不能冷静分析和思考问题,这样也 不易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果每天进行适当 的体育锻炼,可提高神经细胞的反应性和灵 活性,使思维敏捷,大脑的指挥功能熟练和 稳定。
吸引力。合理的饮食、良好的睡眠、适量的 运动是形成这一吸引力的“三驾马车”。
合理的饮食
• 大脑虽然只占一个人体重的2%,但它的活动所需能
量却占人体产生的能量的20%。大脑活动所需要的物 质主要是葡萄糖和氧气,还需要铁、锌、钠、钾等元 素。要保证大脑正常运转,就要求饮食结构要合理, 三餐要适当。
存在的问题
你有过最佳学习状态吗?
• 最佳学习状态曾经光顾过每一个人。若某一时刻你的思路
非常清晰,你的思维特别敏捷,你忽然对某个问题产生过 透彻而全面的认识,觉察到以前认识的偏颇和荒唐,你的 学习觉得异常轻松,这时,你便处在最佳学习状态之中了。
怎样才能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 让最佳学习状态为你驻足,需要你有足够的
抱同学们了。为了这一刻的早日到来,有
太多太多的人付出了努力。
主要内容:
• 一、爱国教育 • 二、疫情防控 • 三、中考形势 • 四、目标任务
一、爱国教育
• 如今国外疫情蔓延,无数生灵
涂炭,染病人员数字裂变式增长;
• 我国形势日渐向好,已经有序
复工复产复学。但是同学们应该知 道这是怎样的艰辛,我们今天的局 面来之不易,那是无数逆风飞翔的 人们在为我们默默付出,默默承担。
学习情感
充分调动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树立学习信心,挖掘自 己的学习潜能,以最佳心境投入学习过程是你成功的秘诀。
你有什么想法?
心有多远 你就能走多远 人生的每一个清晨 都该告诉自己加倍努力 不拖延不迟疑 不为别人只为梦想
• 7. 下课不在校园拉扯打闹,各项活动都尽量与他人保持
至少一米距离。
• 8.及时观察就医。如果出现发热(特别是高热不退)、咳
嗽气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佩戴口罩及时就医。
三、中考形势
• 中考时间:7月12日 • 距离中考: 72天 • 重点高中录取人数:一中1500人
实高1200人
• 普通高中录取人数:六中800人 • 毕业人数:约7400人
什么是最佳学习状态?
• 最佳学习状态是脑科学研究的成果。实验结果证明,
当大脑处于放松警觉状态时,大脑在8-13赫兹的X波频 率区域活动,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是最有效的。 这种状态便被称为最佳学习状态。“最佳学习状态” 也有人称之为“颠峰学习状态”。美国芝加哥大学的 研究者米哈里·茨克森明哈里把它描述为“一种全神贯 注的状态,就是全身心沉浸于一种奇妙的感觉,即你 能控制当前的状况,并且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当 你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时,你能毫无遗漏地吸收并最大 限度地理解你所学习的东西。”
1970年,因为当“赤脚医生”受到广 泛好评,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读书。从 医几十年,李兰娟身上的荣誉无数,是中 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人工肝开拓者,是 传染病专家.......
2013年,H7N9禽流感来袭,已在8年前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李兰 娟再一次勇敢地站了出来,她用5天锁定病毒来源,继而关闭活禽市场有 效切断传播源,控制了一场可能在全球爆发的禽流感。
开学第一课
府前中学初三七班 孙俊茹 2020年4月
前言

2020年的庚子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
年份,同学们经历了一个从未经历过的漫
长的寒假。冬去春来,草长莺飞,如今早
已是百花盛开的春末,同学们早就盼望回
归到校园,渴盼那朗朗的读书声,想念同
窗的欢声笑语,甚至是老师的唠叨。寂寞
了太久的校园也早就张开臂膀准备迎接拥
• 有些同学会在乘车时随便吃两个包子做早餐,更
有些同学根本不吃早餐。这些吃不好或不吃早餐 的同学基本上在上午9、10点钟就会有饥肠辘辘 之感。这时大脑活动所需的葡萄糖根本无法保障 供给,大脑出现反应迟缓不灵敏等现象。
合理的饮食
• 不仅要吃早餐,而且要吃好早餐。除吃些淀粉类
的食物外,最好还要吃含蛋白质、脂类高的鸡蛋、 牛奶及肉类等。这样,在上午9、10点钟淀粉类事 物消化完毕后,蛋白质、脂类等消化慢的食会继 续供应大脑葡萄糖以保证大脑的正常运转。若早 餐不当,会影响上午的考试成绩。其他时间的饮 食也要注意类似的问题。若晚餐吃得早,可适当 加点儿夜宵。
疫情防控,坚决做好防护
• 1.早晚自测体温,健康状况如实上报,尽量不外出。
• 2.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场所。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
共场所和人多聚集的地方,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 下人群。
• 3. 在校期间、乘坐校车一定要佩戴好口罩!
• 4.加强开窗通风。居家每天都应该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加
这一次同样如此,没有一个逃兵。 17年前的2003年,非典疫情在北京爆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冲锋在前,主 动要求“把重病患者都送我这里来”。
2020年春节,新冠病毒来势汹汹。 84岁的钟南山再次临危授命,担任国家 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还是一贯的 “南山风格” ——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 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 命,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拯救重危病 人。
几则新闻,感受强大祖国
新闻1: 数百台机器、四千余名工人争分夺秒修建医院
新闻2: 成千上万的物资调配武汉
新闻3: 全国各地纷纷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疫情蔓延,落实到户,精准到人;
新闻4: 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捐物
几篇故事,勇担社会责任
故事1: 李兰娟: 蕙质兰心,巾帼战

2020年,新冠病魔肆虐中华大地 ,有一位73岁的女院士毫不犹豫地奔 向战“疫”第一线,率先提出武汉封 城。眼下,她正和她的团队在疫情一 线不停奔波,这也是她2003年与非典 、2013年与H7N9作搏斗后,又一次奔 赴战“疫”最前线。
他是为中国请命之人,是载入中国 史册之人,他所做的一切值得我山医院设计师 黄锡璆 请战武汉一线:
“与其他年轻同事相比,家中牵挂少。”
网友满怀敬重地说: 您的家中牵挂少,可您却是家中的牵挂……
二、疫情防控
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 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 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四、目标任务
• 一)树立明确目标,坚定信心。 • 二)制定每日计划,坚决执行。 • 三)调整最佳状态,开足马力。
你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吗?
• 调查结果有86%的同学不知道最佳学习状态的内涵; • 100%的同学不知道如何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 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结果,说明同学们在学习方
法和整体认识上缺少指导。而那些得到指导的同 学在学习上产生的进步,从另一个角度又说明同 学们在学习上大有潜力可挖。
2020年,李兰娟已经73岁了, 年逾古稀已然熬不起夜,腿脚也 不再如当赤脚医生的麻利。可疫 情山崩海啸,老人家却没有一个 人退缩,主动申请带队去武汉, 为了国人安康太平盛世,73岁的 李兰娟奶奶甘愿用一生的韶华去 维系,甘心用一生的牺牲去捍卫。
李兰娟拥有了一大堆头衔,包括感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 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 授等等。即使取得了这么多辉煌的成就,七旬的她也没有放缓那颗 求知的心,依然整日忙碌在实验室、医院、大学。只要是需要她的 地方,她力所能及的,都遍布着她的身影。
故事2:钟南山:最美“逆行者”
17年前那场令国人记忆深刻的抗 击非典战争中,钟南山临危受命,担 任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 导小组组长。
那一年,钟南山67岁,今年84岁 ,在抗击非典期间,钟南山带领的呼 研所医护人员像一队尖兵,向病魔发 起了一次次冲锋。先后有26位医护人 员倒下了,但全院没有一个人后退, 有的治愈后又投入了战斗。当世界卫 生组织的人询问钟南山:“你们有没 有医生离开?”钟南山自豪地告诉对 方:“一个也没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