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的健康教育
药物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炎症性反应叫做药疹。
药疹是最常见的一种药物反应。
发生药疹的原因比较复杂,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人的特异体质等密切相关。
诊断依据:有用药史,起病突然,皮肤发红、发痒并呈对称分布,先从面颈部开始,依次波及上肢、躯干和下肢,或伴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药疹对于很多朋友来说还是很陌生的一种症状,其是一种疾病的统称,药疹的种类有很多种,不同类型药疹的症状是不同的,药疹的症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药疹的症状有很多种,而且也多较为复杂,同一种药疹的症状也可能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产生变化,这些患者都要格外注意,药疹的治疗一般是比较困难的,如发现有上述类似症状,大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健康教育
1、饮食健康教育
急性期的患者口腔粘膜糜烂较重,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饮食,全身状况比较差者,可经静脉给予高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脂肪乳等,待口腔创面愈合后或皮损渗出减少、病情减轻时,可改为半流质饮食。
疼痛较重者,进食和饮水前口腔内应用局麻药减轻疼痛,可用0.5%普鲁卡因局部喷创面,避免干硬、辛辣、酸咸及过冷、过热的刺激性食物,不能进食者行鼻饲流质饮食,禁食鱼、虾等海产品,鼓励患者多饮水,3—5L/d。
2、治疗健康教育
及早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一般给于氧化考的松200mg(或地塞米松10mg)加维生素c3.0g静脉滴注,1次/d,待体温下降、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量,并逐步换用口服药物。
患者应了解激素治疗的必要性,药物的治疗作用、副作用等,注意观察副作用。
观察患者有无精神异常、血压变化,必要时查尿糖、大便隐血等。
若为重金属药物引起的药疹,应及时应用络合剂,如二硫基丙醇(BAL)肌内注射或二硫基丁酸静脉注射。
加强支持治疗,对原有疾病应改用不致敏药物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