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法案例.doc

企业法案例.doc

公司法案例-
; 新公司法大幅度地降低了股东出资的最低限额,与过去相比,降低幅度超过50%,极大地满足了中小投资者自主创业的需要和热情,将解决目前就业不足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的毕业即失业的问题,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 江苏省甲公司与乙公司各出资30万元组建丙公司。

丙公司成立后,主要经营建材批发业务。

为扩大经营规模丙公司向南昌市某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贷款56万元,期限1年半,丙公司最晚于2000年8月1日还本付息。

至2000年,丙公司无力清偿建行贷款。

建行在追债过程中查明丙公司在成立之后甲公司只向其实际投入18万元,其余的12万元一直未汇入丙公司账户。

建行于2000年12月25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称原公司法第23条规定以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不得少于人民币50万元,丙公司实际只有48万元,因此不具备法人资格,作为股东的甲乙两公司应当对建行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 广东广信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晓华律师(以下简称王律师):旧公司法的严格法定资本制存在诸多弊端,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太高并要求在公司设立时一次缴足,这导致公司的设立门槛太高,降低了投资者开办公司的可能性。

同时,由于未达到法定资本额,已成立的公司也可能会被撤销,因此不利于市场的稳定。

像本案中,丙公司仅由于注册资金额与法定资本额相差2万元而
被认定为不具备法人资格,无论对于丙公司,还是其两个股东,都不是很公平的结果。

; 为此,新公司法第26条对原来的规定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
; 第一,降低了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

由原来的法定最低10万元,降至现在的3万元;并不再区分不同行业。

; 第二,注册资金可以分步到位。

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在不低于法定最低限额的前提下,首次出资额可以在20%以上,其余两年内缴足,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

公司法案例分析-
; 会决议被撤销的成功案例---赵凤江
; 2008年7月我代理了沈阳市某公司的股东该公司股东会决议一案,该案因东陵区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而于2008年12月4日审结,可详见(2008)东陵民三初字第536号民事判决书。

; 案情简介:原告股东是该沈阳市某公司的股东,沈阳市某公司的其他几个大股东在没有通知原告股东股东的情况下,召开股东会并制作了股东会的决议,原告股东在市工商局及时地发现其他几个大股东的违法行为。

在此情况下原告股东委托了律师。

; 案情分析: 原告股东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股东会的决议违法;原告股东可以诉讼。

; 案件疑点:谁是被告:其他几个大股东?股东会?还是该沈阳市某公司。

; 诉讼的基本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2条。

; 确定被告:经过对案件事实的分析和公司法第22条的分析决定把该沈阳市某公司确定为被告。

毕竟公司法修改后还没见过这样的案例,至少身边没有成功的案例。

; 诉讼的技巧:诉讼中为了不让被告在侵犯原告的合法利益,书面通知市工商局,让其停止一切工商变更工作。

诉讼时同时提出笔迹鉴定的证据调查申请。

; 诉讼庭审:被告无力反抗。

; 诉讼结果:原告胜诉,股东会决议被撤销。

; 此案例可供公司经营和诉讼参考,是公司法应用的典型案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