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税收筹划的几点看法

对税收筹划的几点看法

《税务研究》2005年第7期 总第242期
二、税收筹划存在的客观必要性
(一) 理论依据
由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使得消费者在特定时间和地域不可能被拒绝或挑选,这种“强制”的产品享用就不可能采取直接付费方式由市场提供,只能通过公共机构——政府来提供,而补偿要通过税收来实现。

为了获得最优的价格性能
比,公共产品的消费者即纳税人都试图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来购买该产品。

反映在税收上,就是纳税人在享受定量公共产品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少支付公共产品的价格—税收,这就为税收筹划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税收筹划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承认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尊重企业的独立经济利益,国家与企业的税收分配关系以税法为准绳,要求征纳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客观上要求企业从维护自身整体利益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合法手段谋求长远发展。

(三)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
首先,税收筹划是企业对国家赋予其权利的具体应用。

企业的权利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法的规定性,它对企业来说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强制性和固定性特点;二是企业拥有主观能动性,这是权利的主观方面。

法律对企业权利的规定是企业实施权利的前提,纳税人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对自己采取的行为及其后果,事先有所了解,并能预测将给自己带来的损益。

税收筹划就是这种具有法律意识的主动行为。

其次,税收筹划是企业依法履行义务的必然结果。

从法的观点来看,权利和义务是一对相互依存、相辅相
对税收筹划的几点看法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已逐步确立,追求税后利润最大,保持企业长期盈利能力是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中心问题。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企业具备了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的机制,追求税后利润最大和实现既定财务目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本能。

因此,以减少税收成本为目的的税收筹划则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一、税收筹划的范畴
目前对税收筹划的范畴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税收筹划包括节税和避税。

该观点认为,税收筹划的本质是通过合法手段,减少税收负担,实现经济纳税。

虽然避税不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不符合立法宗旨,但其根据“法无明文不罚”、“法无明文不为罪”原则,去寻求自我利益,符合真实之法律规定要素,是一种合法行为。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依据所涉及的现行税法,遵循税收国际惯例,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运用纳税人的权利,根据税法中的‘允许’、‘不允许’以及‘非不允许’的项目、内容等,对企业组建、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进行的旨
在减轻税负、有利财务目标实现的谋划和对策。

”①

一种观点认为,税收筹划本质即节税。

该观点把税收筹划明确定义为“在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当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纳税方案时,为实现最少合理
纳税而进行设计和运筹。

”②瑞典政府也把避税排除在
税收筹划之外,他们认为,如果纳税人获得的税收收益是立法者所期望的或至少是立法者所接受的(节税),就是税收筹划;反之,则不是税收筹划。

第三种观点认为,避税不是一个单独的概念,它分为合法避税和非法避税,合法避税即税收筹划,非法避税即偷逃税。

①盖地主编《税务筹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国家税务总局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税务代理实务》,中国税务出版社2004年版。

2005年第7期 总第242期《税务研究》
成的矛盾统一体,权利以义务为基础,义务又以权利为条件。

纳税人在依法履行义务的前提下,有权享受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

税收筹划没有超越企业的权利范围,应属于企业的正当权利。

三、发展税收筹划的积极意义
(一) 税收筹划有利于完善税制,促进税法质量的提高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政府则可以通过税收筹划的方案发现并改良已有税法的不完备之处,加速和促进税法的完善。

因此,税收筹划的过程实质上是辅助国家税法完善的过程。

(二) 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纳税人根据税法中税基与税率的差别,根据税收的各项优惠、鼓励政策,进行筹资、投资、产品结构调整等决策,主观上虽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客观上却是在国家税收杠杆的作用下,逐步走向了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道路,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资本的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税收筹划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税收筹划与纳税意识增强一般具有客观一致性和同步性的关系,主要表现在:1.税收筹划是企业纳税意识提高到一定阶段的表现。

减轻税收负担是企业税收筹划的根本目的,如果企业纳税意识不强,通过采取偷逃税等非法手段减轻税收负担,在税收征管不力的情况下,无疑会助长偷、逃税等违法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纳税意识淡薄,不用进行税收筹划就能取得较大税收利益。

2.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和正确进行会计处理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

(四)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管理水平
税收筹划就是为了实现资金、成本(费用)、利润的最优效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离不开会计,会计人员既要熟知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要熟知现行税法。

正确进行纳税调整、计税和编报财务报告,并进行纳税申报,从而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发挥会计的多重功能。

四、发展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一) 准确理解税收政策法规
税收筹划是合法的,因此,准确理解、把握税收政策法规是进行税收筹划的前提和关键。

由于我国税法不仅立法层次多,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税收法律,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法规(即各税种的暂行条例)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收规章(即实施细则、通知、办法等),而且数量庞大,变化较快,稍不注意所运用的税收法规就可能过时;此外,有些税法规定存在许多模糊之处,即使专业人士可能也难以把握。

因此,税收筹划不能遵循固定模式,一成不变,要随时掌握税收法规的发展变化,结合企业经营特点,不断更新税收筹划的方式方法,使税收筹划始终朝着正确轨道前进。

(二)准确把握合法界限,防止借税收筹划之名偷逃税款
税收筹划的基本特点是合法或非违法性,只有建立在准确把握合法或非违法的临界点,才能避免越位成为偷逃税。

一些越位筹划,如人为制造减免税条件;在账簿上多列支出,少列收入等等,与市场经济讲究法制化原则背道而驰,公然违背现行税法。

(三)税收筹划要求执法人员具备相应的执法水平
税收筹划作为朝阳产业已经走到前台,作为一门边缘学科,税收筹划综合性非常强,这就要求税收筹划执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不仅应该具备财税、会计、法律等多方面知识和较高的税收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能为招揽业务放弃原则,不能受利益驱动屈从客户压力等。

参考文献
(1)盖 地《税务筹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范宝学《关于企业税收筹划的探讨》,《中国财政》2003年第3期。

(3)方卫平《税收筹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单位:广东经济管理学院财政与金融系
(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
(责任编辑:李方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