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酶校本作业

酶校本作业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段生物科作业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2)”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酶生理功能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B.能加快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速度
C.酶是一种高效、专一的无机催化剂 D.能促进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
2.在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实验中,将唾液稀释10倍,与用唾液原液的实验效果基本相同,这
表明酶具有()
A.专一性 B.多样性 C.高效性 D.稳定性
3. 下列条件中,不能使酶失活的是()
A.高温 B.低温 C.强酸 D.强碱
4. 在不破坏高等植物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最适于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A.蛋白酶 B.淀粉酶 C.盐酸 D.纤维素酶
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组成大多数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少数的酶是RNA
C.每种酶都具有高效性、专—性,但不具备多样性
D.酶都具有消化功能
6.不能催化过氧化氧生成H2O和O2的是 ( )
A.FeCl3中的Fe3+
B.FeCl3中的Cl-
C.肝脏中的过氧化氧酶
D.马铃苗中的过氧化氢酶
7.关于酶的性质,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类特殊有机物,其中大多数酶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酸碱度影响
8.胃蛋白酶的最适PH约为2左右,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9.下图是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的分解情况
B.A点时,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
C.如果温度上升5 ℃,B点向左下方移动
D.因受酶活性的限制,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
10.甲图表示温度与淀粉酶活性的关系,乙图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充足的淀粉反应后,麦
芽糖积累量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乙T c温度时淀粉酶活性可能丧失
B.图甲中,T a、T b 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C.图乙中T b到T 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11.下列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含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
1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实验时,不合理的设计是( ) A.用具有一定梯度的不同温度处理反应物和酶
B.选用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作为反应物
C.各对照实验组的pH保持相同且适宜
D.可将反应物的剩余量作为该实验的因变量
13.能够使胰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肽酶
14.细胞中每时每刻进行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酶,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氧化氢酶能够供给过氧化氢能量,从而降低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B.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C.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
D.科学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别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同一种酶的活性
15. 研究表明:一分子过氧化氢酶能在1分钟内是5×105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氧和水,相当于Fe3+催化速度的109倍,但是对糖的水解却不起作用,这个事实说明酶分别具有()
A.多样性,稳定性 B.高效性,多样性
C.高效性,专一性 D.高效性,稳定性
16.图一中曲线1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时间与生成物量的关系,图二中曲线2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据图分析正确的
是( )
A.图一曲线1中,a点后,限制生成物量不再增加的因素是底物浓度
B.图二曲线,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5表示
C.分别在图二中取b、c点的速率值,对应图一中的曲线3和4
D.减小pH,重复该实验,图二曲线2应变成曲线6,增大pH,应变成曲线5
二.非选择题
17.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分别按下表中序号1至序号5的要求操作。

(1)将3支试管内液体混合均匀,再将试管的下半部均浸到60℃热水中,保温5min。

然后,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2mL斐林试剂,混合均匀后,将3支试管下半部放进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煮沸l min。

①3支试管内的实验现象是:1号;2号;3号。

②上述实验过程中,三支试管浸在60℃中处理的原因是。

(2)经检测3号试管的pH为2,若在序号5操作前,将3号试管中和至中性再进行后面的操作,是否有砖红色沉淀
18.某同学将马铃薯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4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控制温度为30℃,结果发现每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
(1)该实验的课题是:_________ .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 .
(3)各实验组均在30℃进行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 ;
②_________ .
实验二:将加入4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一.相同时间后,测定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4)曲线A是实验_________ (选填:一/二)的结果.
(5)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的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_____ .
19.下表是某小组探设计的有关酶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 .
(2)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本实验的因变量,可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
(3)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改进方案:_________
(4)在完成改进方案后,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 ,产生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