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定床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


二、固定床反应器的种类
(1)绝热式反应器
间接换热式
冷激式
图6-1 绝热床反应器
图6-3 多段绝热床反应器
(2)对外换热式反应器
图6-4 对外换热式反应器
特点:单位床层体积具有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性能良好;
反应器放大设计可靠性高。
传热介质选用原则:
保证催化剂床层与传热介质之间有适宜的温差。
常用传热介质的温度范围 沸腾水 有机液态传热介质 熔盐 烟道气 100-300 ℃ 200-350 ℃ 300-400 ℃ 600-700 ℃
流体与颗粒间传热温差的计算 热量平衡
H ArA hp am (tG tS ) hp amt
式中,am Se / B —— 单位重量催化剂的外表面积; —— 床层比表面积Se的校正系数。
球形: 1 ;圆柱形: 0.9 ;片状: 0.81 ; 无定形: 0.9
(3)自热式反应器
一段转化气
空气
燃烧
甲烷化炉 CO+3H2 CH4+H2O
二段转化炉 2H2+O2 CO+O2 CH4+H2O 2H2O CO2 CO+3H2
CO2+4H2
CH4+2H2O
(4)其它形式的固定床反应器
已成功应用于合成氨反应器。 特点是:压降小,可采用较细颗粒 的催化剂,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有效 系数。
图6-14
0 e 包含床层空隙和颗粒对传热的贡献,由下式计算
hrV d p 0 e B 1 1 B 1 2 h d 1 3 s rs p (6-24) Nhomakorabea
式中, s , —— 分别表示颗粒与流体的热导率;
数,而是流体和固体颗粒特性以及流动状态的函数。
e / 0 e / ( ) Rep P r
式中, λ—— 气体的热导率;
(6-23)
0 e —— 流体静止时床层的热导率;
α—— 径向与轴向传质速率之比;
β—— 颗粒间距与粒径比的影响。
( ) 值可由图6-14查取。
粒径/管径
(6-55) (6-59)
Fc
i pi
dT F cP dT (H A )(rA )dW FA0 dxA (H A )
式(6-55)和(6-59)分别积分并整理得: 设计方程 操作方程
T T0
x Af dx W A x A 0 (r ) FA0 A
y A0 (H A ) ( x A x A0 ) ( x A x A0 ) cP
上式可整理成
rAH A Q( Pr ) 2 / 3 / J H hp am rAH A Q 其中,传热数 amc pG t
普朗特数
Pr cP /
图6-12是上式的关联图,查图可求 得不同条件下的Δt。
图6-12 固定床中流体与颗粒外表面的温差
二、固定床的有效热导率 λe 是针对拟均相模型提出的综合性传热参数,一般是指 λer 。 λe值与颗粒与流体之间对流传热,颗粒及流体本身的 导热,床层的辐射传热等多种传热作用有关。它不是物性参
图6-6 径向流反应器
6.2 固定床中的传递过程
6.2.1 粒子直径和床层空隙率
一、颗粒直径的表示方法 (1)表示方法 (i)体积相当直径 (ii)面积相当直径 (iii)比表面相当直径
dV (6VP / )1/ 3
da (aP / )1/ 2
d S 6 / SV 6VP / aP
b
hW /(dt / 2)
e

(1 / 2)(d p / dt )(hW d p / )
e /
hW —— 壁面处对流给热系数;
hW d p

d pG 2.58
1/ 3
cp
1/ 3
d pG 0.094
式中,xi是直径为di粒子在全部粒子中所占的质量分数,可采用 标准筛进行筛分分析得到。标准筛的规格见表6-2。
二、床层空隙率 单位体积床层中,颗粒之间的空隙所占的体积分率。
B 1 B p
式中 B —— 床层堆积密度;
p —— 颗粒视密度。
注意:颗粒视密度与真 密度之间的区别。 讨论: (1)床层空隙率与颗粒 形状和尺寸的关系。 (2)壁效应及流体均布。
—— 粒子表面的热辐射率;
Tm —— 床层的平均温度,K; hrV —— 空隙的辐射给热系数;
Tm 2 hrV 0.227 [W/(m K)] B 1 100 1 2(1 B ) 1
3
(6-25)
hrs —— 颗粒的辐射给热系数;
B
式中,RH —— 水力半径。
6.2.2 床层压降 床层压降是固定床反应器设计的重要参数,要求床层压 降不超过床内压力的15%。 床层压降的计算 (1)
p d S u 2 L m
3 B 150 1 R 1.75 B eM
图6-15
当颗粒直径甚小,床层温度不是很高,以及含有液体 时,空隙和颗粒的辐射传热可忽略,式(6-24)可简化为:
0 e B
1 B 2 3 s
(6-28)
三、床层与器壁间的给热系数 h0 一维模型中,床层与器壁间传热速率为
q h0 A(tm tW )
h0可由经验公式计算
(6-31)
h0 d p
d p e 2 (b) [a1 ] dt y
(6-32) (适用范围:y > 0.2)
式中, y —— 无量纲数
4e L 4(d p / dt )(L / dt )(e / ) y 2 Gcp dt Pr Rep
b —— 无量纲数
Tm 2 hrs 0.227 [W/(m K)] 2 100
3
(6-26)
—— 颗粒接触点处流体薄膜对导热的影响。 0.26 (6-27) 2 (1 2 ) B 0.216
1 , 2 可由图6-15
查取。
式中,dp —— 体积相当直径;G um—— 质量流速。 fm和n可由图6-11查取。
图6-11 固定床的摩擦系数
6.2.3 固定床中的传热 床层的传热性能直接决定了床内的温度分布,从而对反 应速率和产物的组成分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传热方式: 导热、对流传热、热辐射。 传热途径: 粒内传热、颗粒与流体间传热、床层与器壁间传热。 一、颗粒与流体间传热系数
式中
ReM
d S um (1 B )
um —— 空床流速;L —— 床层高度;ρ、μ—— 流体的密度和粘度。 ReM<10,层流,上式中右边第二项可忽略;
ReM>1000,湍流,上式中右边第一项可忽略。
(2 )
2 f mG 2 L(1 B )3n p 3 d p 3n B
6.3.1 等温反应器的计算 床层温度均匀一致,反应速率常数为常数,反应速度仅与浓度有
关。按一维拟均相处理,设计方法与PFR相似。 对右图固定床反应器取一微元段进行物料衡算
(rA )dW FA0dxA
设计方程

床层高度
W
0
x Af dx dW W A FA0 FA0 x A 0 (rA )
图6-9 填充床的空隙率
三、固定床的当量直径 (1)床层比表面
Se n p a p
(1 B ) p Vp p
a p (1 B )
ap Vp
6(1 B ) / d S
式中,np —— 单位体积床层中颗粒的个数。 (2)床层当量直径
2 B 2 B d e 4 RH 4 dS S dV Se 3 1 B 3 1 B
(6-44)
其中
Re G /(Se )
6.3 拟均相一维模型
概述
一、拟均相模型 忽略床层中催化剂颗粒与流体之间温度与浓度差别,将气相反应 物与催化剂看成均匀连续的均相物系。 (1)一维拟均相模型 只考虑沿气体流动方向的温度和浓度变化。根据流动形式还可分 为平推流一维模型和轴向分散一维模型。 (2)二维拟均相模型 同时考虑轴向和径向的温度和浓度分布。 二、非均相模型 考虑颗粒与流体之间的温度差和浓度差。 一般来说,模型考虑得越全面,对过程模拟越精确,但计算工作 量也越大,甚至无法求解。因此,在工程计算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应尽 可能选用简单模型。
第六章 固定床反应器
重要过程:
6.1 概述
流体通过固定的固体物料所形成的床层。
一、固定床反应器的特点



结构简单 高空速 很少催化剂损耗 很小气固返混 较长的扩散时间及距离 高床层压降 床内取热供热困难 催化剂取出更新困难 催化剂颗粒大,效率低
•丙烯氧化制丙烯酸 •乙炔HCl制氯乙烯 •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 •烃类加氢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煤气化 •…
B J H 2.876/(d pG / ) 0.3023/(d pG / )0.35
传热因子 适用范围
(6-16)
J H (hp / c pG)(c p / )2 / 3
d pG / 10 ~ 10000
注意:目前,计算传热系数的经验公式有很多,可从有关文献或工 具书中查取。应用时要注意公式规定的特性尺寸、特性温度和适用 范围。
2/3
k P G GM D
2/3
(6-43)
式中,
SC / D 称为施密特数; JD —— 传质因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