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的病因以及好发部位
消除引起颅内压增高的附加因素
• 5、昏迷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必要时行气 管切开,防止二氧化碳蓄积而加重颅内压增高。 • 6、对呼吸骤停者,在迅速降颅压的基础上按脑复苏技术进行抢 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脑疝患者应该如何护理
• (1)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 并进行紧急处理。 • (2)尽快做好手术准备,剃头、备血、导尿,建立静脉通路,遵医 嘱应用脱水药物。 • (3)给予取头高位,有利颈静脉回流,减轻颅内淤血,缓解颅内压。 但昏迷脑疝患者宜给予乎卧头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清除 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及窒息。
指导要点
• 1、限制探视人员,保持病房安静。 • 2、指导患者提高安全意识,告知运动时注意事项,保证安全, 防止外伤。 • 3、告知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护理,保持 患者心理稳定情绪。 • 4、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 • 5、进行饮食指导 • 6、指导患者或家属进行功能锻炼。 • 7、对出院患者带有鼻饲管或尿管,予以相应的护理指导。
脑疝病人的急救
• 对呼吸骤停者,在迅速降颅压的基础上按脑复苏技术进行抢救 •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呼吸支持, 可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应用简易呼吸器或人工呼吸器,加压给氧; ②循环支持:如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心脏泵血功能; ③药物支持:根据医嘱给呼吸兴奋剂、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综合对症处理。 • 严格记录出人液量,注意电解质平衡的情况。
脑疝病人的急救
• 昏迷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排痰困难者,可行气管 切开,防止二氧化碳蓄积而加重颅内压增高。观察电解质平衡的 情况,严格记录出人液量。患病3d后不能进食者可行鼻饲,并做 好胃管的护理,留置胃管后应每日2次口腔护理,定时翻身,认 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保持床铺平整、干净、柔软,保持局部皮 肤干燥,预防褥疮发生。对有脑室穿刺引流的病人,严格按脑室 引流护理。大便秘结者,可选用缓泻剂疏通,有尿潴留者,留置 导尿管,做好尿、便护理。
大脑镰下疝
• 引起病侧大脑半球内侧面受压部的脑组织软化坏死,出现对侧下肢 轻瘫,排尿障碍等症状.是因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引起颅内压力过 高,脑组织有压力高的地方被压上压力低的地方而形成的.先兆症 状有剧烈头痛,频繁的呕吐甚至是喷射状的
脑疝病人的急救
• 对颅内压增高病人,要准备好抢救物品,随时观察意识、瞳孔、 血压、呼吸、脉搏等的改变,及时发现脑疝,早期治疗。一旦发 生脑疝,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快速静脉滴注脱水 药,如20%甘露醇250一500 ml,并配以激素应用。有时可合用速 尿以加强脱水作用。遵医嘱迅速细致地处理,使脑庙症状能获得 缓解,如病变部位和性质已明确,应立即施行手术清除病灶,同 时根据医嘱立即备皮、备血,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准备术前和术 中用药等。尚未定位者,协助医生立即进行脑血管造影、头颅CI'、 或MRI检查,协助诊断。
术后护理
• 5、引流管护理:保持通畅,引流管低于穿刺点15cm为宜,密切 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并 做好记录。 • 6、高热护理: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加强皮肤护理。
术后护理
• 7、饮食护理:清醒患者术后第2天鼓励进食,吞咽困难和昏迷者 术后第3天给予留置胃管,行胃肠外和胃肠内联合营养,保证患 者营养的需要。 • 8、做好基础护理:病室定时通风换气,行空气消毒。口腔护理2 次/天,按时翻身扣背,及时吸痰,留置导尿管按尿管护理常规。 康复期协助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脑疝患者应该如何护理
• (4)迅速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 供给,防止窒息及吸人性肺炎等加重缺氧。 (5)做好安全护理,昏迷、躁动不安者给予加床挡、应用保护具, 以防自伤或坠床等意外发生
饮食护理
• 急性期饮食:因脑出血后需绝 • 康复期饮食:低盐、低脂、粗 对卧床休息,体力活动减少, 纤维食物。 宜使用易消化吸收的流质、半 流质的饮食。如:牛奶、豆浆、 米汤、菜汤等。每日4-6次,每 次200-250ml。半流质如:粥、 面叶、混沌等软烂易消化、易 咀嚼的饮食。每日5次,少食 多餐,勿过饱,必要时给予鼻 饲饮食。
术后护理
• 4、呼吸道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拍背协助排痰,及时清 除口、鼻腔及气道内分泌物。 (2)昏迷患者偷偏向一侧,以免舌根后坠及呕吐时误吸。 (3)逼事时抬高床头15度,以防事物反流入气管。 (4)人工气道管理:定是消毒,以防感染。 (5)气道湿化与促进排痰。 (6)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抗病力,减少探视。
小脑幕切迹疝的表现
• ④锥体柬征:表现为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或麻痹,病理征阳性, 严重时可呈去脑强直状态。 • ⑤生命体征变化:可出现cushing反应。
枕骨大孔疝
• 又称小脑扁桃体洒,多为幕下病变引起。常有剧烈头痛、反复呕 吐、颈强直或强迫头位,意识障碍出现较晚,没有瞳孔改变而突 发呼吸,心跳骤停。与小脑德切迹疵的不同点为:呼吸和循环障 碍出现较早,而瞳孔变化与意识障碍在晚期才出现。
脑疝病人的急救
• 对小脑幕切迹疝,若暂时不能明确诊断或未查明原因且病变不能 手术者,可行颞肌下去骨瓣减压术。对枕骨大孔疝,除静脉快速 滴注脱水药外,还应立即行额部颅骨钻孔脑室穿刺,缓慢放出脑 脊液,行脑室持续引流,待脑疝症状缓解后,可开颅切除病变。
脑疝病人的急救
• 除去引起颅内压增高的附加因素
• ①迅速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 供给,防止窒息及吸人性肺炎等加重缺氧;②做好血压、脉搏、呼 吸的监测。血压过高或过低对患者的病情极为不利,故必须保持 正常稳定的血压,从而保证颅内血液的灌注;③保持良好的抢救环 境,解除紧张,使之配合抢救,同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保 证抢救措施的落实;④高体温、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因 素均可进一步促使颅内压升高,也应给以重视。
消除引起颅内压增高的附加因素
• 1、迅速清除呕吐物及呼吸 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证氧气供给,防止窒息及吸 人性肺炎等加重缺氧; • 3、保持良好的抢救环境, 解除紧张,使之配合抢救,同 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保 证抢 救措施的落实;
•
2、保持正常稳定的血压, • 4、高体温、水电解质紊 从而保证颅内血液的灌注; 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因素均可 进一步促使颅内压升高,应予 以重视。
脑疝急救护理措施的意义
• 脑疝如能及早发现并积极抢救,尽早清除病灶,病人是可以获 救并恢复良好的。若延误抢救时机,即使可挽回生命,因中枢 衰竭,意识难以恢复,最终也会因各种并发症而死亡
脑疝的分类
• 1、小脑幕切迹疝 • 2、枕骨大孔疝 • 3、大脑镰下疝
小脑幕切迹疝的表现
• 又称濒叶钩回疝,常为幕上病变引起 • ①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头痛、频繁呕吐及烦躁不 安 • ②意识障碍,随着脑疥进展,病人可出现浅昏迷至深昏迷。 • ②瞳孔变化:早期患侧动眼神经受刺激随孔缩小,这一过程时 间较短,以后患侧瞳孔逐渐开始散大、光反射减弱或消失,晚 期可有双侧瞳孔散大
手术后护理
• 1、与手术室护士认真交接,检查意识、瞳孔级生命体征的变化, 查看皮肤情况。 • 2、体位:术后6h内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或半侧卧位,将床头 抬高15-30度,每2h更换体位一次。术后72h内,取头高位半坡卧 位,头部保持中位,尽量减少过度刺激和连续性护理操作。 • 3、准确进行脱水治疗,记录24小时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脑疝的急救与护理
脑疝的定义
• 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 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综 合征,称为脑疝。
脑疝的病因
• 1、损伤引起的各种颅内血肿,如: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 下血肿、脑内血肿等。 • 2、各种颅内肿瘤,特别是位于一侧大脑半球的肿瘤和颅后窝肿 瘤。 • 3、颅内脓肿。 • 4、颅内寄生虫病及其他各种慢性肉芽肿。 • 5、先天因素,如小脑扁桃体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