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卷分析及试卷讲评

试卷分析及试卷讲评

A.2 B.3
C.4 D.5
3、与牛顿运动定律结合
第8题
错因分析:
方法总结:
补偿练习3: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
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
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 )
A.M静止在传送带上
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C.M受到的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不变
D.M下滑的速度不变
六、试卷总评
这套试卷总体上看,以中档题为主,在具体知识点的考查上体现了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选择题4来源于高考题,但又比高考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更全面;选择题1,计算题16,都是与体育运动实际相结合的好题;而14、15题是对学生综合知识点的考查。总之,这套试题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符合高考命题的方向,注重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是一套难得的好题。
(1)撤去F时小物块的速度大小
(2)在半圆形轨道上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小物块离开D点落到水平地面上与B点的
距离
三、出现问题
通过试卷的批改,将学生出的问题统计如下:
1、选择题
下表是对学生答题情况的统计,取样为一个中等偏上的考场,总人数为28人。
2、非选择题
问题主要出在14题(3),70%左右的学生没能准确判断出狗能否摆脱被撞的噩运。主要原因是不能找到判断相撞的临界条件。15题有接近30%的学生没有做,还有55%的学生只完成了第(1)小问,题目难度比较大。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不能将恰好无碰撞沿圆弧切线进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翻译数学语言,16题总体完成较好,说明大部分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题目还是比较熟练的。
4、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实验
这部分主要是考查平衡摩擦力的问题
知识链接
摩擦力的分类
1、滑动摩擦力
(1)定义
(2)产生条件
(3)三要素:大小
方向
作用点
2、静摩擦力
(1)定义
(2)产生条件
(3)三要素:大小
方向
作用点
二、万有引力定律
第11题
错因分析:
方法总结:
补偿练习4(2007山东理综,22,4分):2007年4月24日,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Cliese581c。这颗围绕红矮星Cliese581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表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直径约为地球的1.5倍。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绕红矮星Cliese581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临改星球表面附近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C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B.飞船在C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的速度大于7.9km/s
C.人在Cliese581c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
D.Cliese581c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
高考命题趋势:
万有引力定律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基本规律,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由于航天技术、人造地球卫星属于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有关人造卫星问题的考查频率会越来越高,加上载人航天的成功和中国探月计划的实施,这些都是命题的热点。综合近五年的高考题,出题的形式山东主要是选择题,广东、江苏、宁夏是计算题。
试题题号
分值
直线运动
1、2、14(1)、(3)16(1)
24分
共点力的平衡
3、4
8分
牛顿运动定律
5、6、8、9、12、13、14(2)、16(2)
42分
平抛运动
7、10、15(1)
14分
圆周运动
15(2)
8分
万有引力定律
11
4分
由表可以看出重点是牛顿运动定律以及直线运动,分值占到66%。高考对牛顿运动定律也是考查的重点,体现新课改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1)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是多少?
(2)斜面顶端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3)若斜面顶端高H=20.8m,则小球离开平台后经多长时间t到达斜面底端?
巩固练习
如图所示,AB为水平轨道,A、B间距离x=2.25m,BCD是半径为R=0.40m的竖直半圆形轨道,B为两轨道的连接点,D为轨道的最高点。一小物块质量为m=1.2kg,它与水平轨道和半圆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u=0.20.小物块在F=12 N的水平力的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撤去力F,小物块刚好能到达D点,g取10m/s2试求:
高考命题趋势:
高考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很高的要求,平时要加强对这些规律的理解,并能熟练加以运用。常常与电场中的带电粒子、磁场中通电导体、电磁感应现象等结合起来,作为综合试题中的一个知识点加以体现。
五、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
第15题
错因分析:
方法总结:
补偿练习7:如图所示,一小球自平台上水平抛出,恰好落在临近平台的一倾角为a=530的光滑斜面顶端,并刚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h=0.8m,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0.8,cos530=0.6求:
B、摩擦力可能是物体运动的动力也可能是物体运动的阻力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可能大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与物体平衡结合
第4题
错因分析:
方法总结:
补偿练习2(2007山东理综,16,4分):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四、出错原因
学生对比较基础的知识,或者基础知识的直接应用的问题,相对是比较熟练的,如选择题6、7,计算题16等。但是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在新的物理情景中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是比较欠缺的,如12题。
五、对应措施
让学生通过试卷讲评以及与同学之间的讨论,找到自己试卷中暴露出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补偿练习,实现通过考试进行查漏补缺的目的。再者,平时在对学生梳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学生面对新的物理情景应该采取的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试卷分析
一、测验范围
本次测验的内容共有四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二章相互作用共点力的平衡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四章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此外还涉及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试题分布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1—12题48分,非选择题13—16题52分,共计100分,时间为90分钟。
内容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高考命题趋势:
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是对物体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进行准确分析的前提。高考对受力分析的考查是通过与其他知识综合的形式出现的,主要涉及弹簧弹力、摩擦力、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等。与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电磁学等结合起来考查。
试卷讲评
一、摩擦力
摩擦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我们学习的难点。本套试题涉及摩擦力的题目有3、4、5、8、13、14(2),这几个题目除第5题外,其余几道题出错率都很高。
高考中对于摩擦力的考查主要有四类:
1、摩擦力概念的考查
第3题
错因分析:
方法总结:
补偿练习1: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平力推粗糙水平面上的箱子没有推动,说明摩擦力大于推力
四、追及问题
第14(3)题
错因分析:
方法总结:
补偿练习6(2009广东模拟):甲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三、受力分析
第12题
错因分析:
方法总结:
补偿练习5(2009安徽理综,17,6分):为了节省能量,
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
得很慢;有人站在扶梯上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在匀速运
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