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九师联盟2019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河南省九师联盟2019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4月12日,美股上市公司阿里巴巴集团(NYSE:BABA)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马云谈996》的文章。

文章称,在阿里巴巴的一次内部交流活动上,中国首富、阿里巴巴(Alibaba)创始人马云对996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网友总结了马云讲话的要点:能996是很幸福的事;996是修来的福报,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一天不干够12小时,你来阿里干什么?如果要讲法律,那么事情就比较复杂了。

法律有规定这么齐全的设备吗,法律有规定这么好的食堂吗?人生不996你都不知道干吗。

所谓“996”,是指工作日早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中午和晚上休息1小时(或不到),总计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

马云这番言论引起了人们的争议,批评者有之,赞同者有之。

不久的将来,你也将走上工作岗位,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对996的思考近期,996成为热点话题,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的负责人相继就996发表看法。

所谓996,是指工作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

如何看待工作与休息、奋斗拼搏与加班文化、员工权利与企业治理,引发全社会的广泛讨论。

在中国,加班文化一直非常盛行。

特别是在一些互联网科技公司中,“996”更是一种普遍现象。

加班,甚至已经成了北上广深不少企业的“标配”。

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表明,劳动供给并不总是与薪酬和收入成正比,因为当薪酬和收入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人们会更愿意享受高收入下的闲暇时间。

随着中国的人均GDP逐步接近1万美元左右,人们对“美好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诉求,不再是温饱时期的拼命工作赚钱,而是需要有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发现兴趣、陪伴家人、寻找意义。

随着中国逐步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随着互联网行业逐步进入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下半场,企业治理也更需要树立结果导向、效率导向,进行更加文明、高效和人性化的时间安排。

事实上,更加弹性的工作机制,比强制的996更能激发员工自发的工作热情,从而也能让企业更好挖掘人力资源潜能。

因此,正确打开996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奋斗拼搏。

我们国家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仍然需要奋斗与拼搏,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人们的“美好生活”具有更广阔的内涵,从而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完善企业治理、设计激励机制。

我们不是要在工作与其他有价值的事情之间做二选一的排他选择,而是要在兼顾的基础上让员工更好地去工作。

我们的企业不仅要依靠员工的汗水,更要激发员工的灵感;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的工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的工作;不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

只有那些能够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有人把中国的经济奇迹称之为“勤劳革命”,正是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推动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

奋斗与拼搏,仍将是我们这个快速前进社会的主题词。

而996的讨论则启示我们:未来中国的活力,将来自于快乐地去劳动,让一切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

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

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

本题题干要求考生围绕马云关于“996”的言论以及“996”这种工作制度来谈自己的看法。

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主题的内涵,分析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本题题干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材料,一部分是任务要求。

先看材料部分,材料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马云关于996的言论,一是对996这种工作制度的阐释。

马云认为“能996是很幸福的事;996是修来的福报,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一天不干够12小时,你来阿里干什么……法律有规定这么齐全的设备吗,法律有规定这么好的食堂吗?人生不996你都不知道干吗”,这是对996的肯定,认为能够这样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成功,且只要热爱这一工作,就不会觉得累。

再看何为“996”,是指工作日早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中午和晚上休息1小时(或不到),总计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从这时间的安排来看,与劳动法的规定不同,可以说占用了员工的更多的时间,忽略了员工的身心健康。

由此看来,考生可以围绕“996”工作制展开,可以支持马云的观点,也可以反驳马云的观点。

从支持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人对成功和幸福定义不同,找到喜欢的事情,不存在996这个问题,喜欢的话,干多少都不嫌累,所谓“爱觉不累”,否则就“累觉不爱”了,热爱996甚至007的人存在,才会有两弹一星、神五神六等成绩。

从反对的角度来看:“996”工作制违反劳动法,损害员工身心健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不再是温饱时期的拼命工作赚钱,而是需要有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发现兴趣、陪伴家人、寻找意义,没有人不懂“不劳而获”的道理,但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强制加班、不能给反对996的员工贴上“混日子”“不奋斗”的道德标签。

还可以辩证来看:这种探讨在中国经济拼搏向前的今天,在人民向往更美好生活的今天,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理性看待“996工作制”,它的背后,葆有奋斗精神、敬畏法律底线、尊重劳动权益,一样都不能少。

考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角度进行立意作文。

最后来看写作的任务要求,“不久的将来,你也将走上工作岗位,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考生可以结合自身来谈对此的看法。

从文体来看,这则材料适合写作议论文。

参考立意:生活需要奋斗,奋斗可以创造更美的生活;乐业则心不累;崇尚奋斗,不应该与996画上等号;未来中国的活力,将来自于快乐地劳动。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明确的标题——《对996的思考》,切合材料。

其次由材料入题引出中国的“加班”现象,暗点标题中的“思考”。

正文主体部分先借助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指出现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接着指出正确打开996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奋斗拼搏,最后联系中国经济的发展指出奋斗与拼搏仍将是我们这个快速前进社会的主题词。

结尾部分回扣标题,指出思考所得——未来中国的活力,将来自于快乐地去劳动,让一切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素材:根据我国劳动法,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很显然,“996工作制”是违反劳动法的。

如果不能切实保障员工利益,如果无视员工意愿和身心健康,甚至让员工辛辛苦苦连个加班费都拿不到,一些企业强制推行的“996工作制”就是在透支健康、透支未来,这恰恰是对奋斗者的伤害,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误读。

对996有争议,并不是不想奋斗、不要劳动。

没有人不懂“不劳无获”的道理,但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强制加班。

苦干是奋斗,巧干也是奋斗;延长工时是奋斗,提高效率也是奋斗。

因此,不能给反对996的员工贴上“混日子”“不奋斗”的道德标签。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企业的焦虑可以理解,但缓解焦虑的方法不是让员工加班越多越好。

从企业家和创业者的角度来看,他们身上的极限奋斗精神是可贵的,但要考虑到普通员工的位置不同,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不仅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傲慢,也不实际、不公平。

我们的企业不仅要依靠员工的汗水,更要激发员工的灵感;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的工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的工作;不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

只有那些能够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毋庸讳言,996的辩护者们阵容是强大的,他们中不乏我们这个社会最为推崇的一些明星企业家。

一些人还善于占据道德的制高点,比如他们的核心“话术”是把996和奋斗联系起来,捆绑起来,甚至唯一地等同起来。

在他们的论述中,996违法、违反情理,这都不是事,只要一个“奋斗”就够了。

他们甚至将合法的8小时工作制作为996的对立面污名化,凡是老老实实8小时上班的就是不努力,不奋斗,求安稳,“没有未来”,等等。

这是一连串极具迷惑力的操作。

只可惜这种逻辑一开始就是错的,这个强行人为设定的公式“996=奋斗”并不存在。

这碗由明星企业家精心烹制的鸡汤虽然看上去很高大上,但明显有毒,劳动者很难笑纳。

996不是奋斗的代名词,它更多涉及法律与利益层面的问题。

奉劝有心推动996常态化的人们:请在法律框架下,老老实实拿利益说事,不要用那么多高大上的说词混淆视听,而是切实拿出能让劳动者心甘情愿和企业同甘共苦的利益保障制度。

996制度,是指早上9点工作至晚上9点,每日工作12个小时,一星期工作6天的劳工制度。

2019年4月11日晚,马云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关于996工作制度的看法:能够996是一种修来的福报。

可是,按国家劳动法规定,是每天8小时工作制,且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

马云的说法,明显违背劳动法。

企业和企业主应该遵守法律,不能苛求员工实行996工作制,而应该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关爱员工。

作为首富,马云的言论难免让人产生“毒鸡汤”的联想。

因此,这一事件迅速发酵,甚至连《人民日报》都专门撰写了评论怒怼:996是一种病态的加班文化。

但是,现实往往比理论来得多元,来得复杂。

在中国的版图上,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有很多人都在自愿执行这样“不人道”的工作制度,夜以继日,焚膏继晷地努力拼搏。

正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和奉献,我们的祖国才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一日千里。

繁星寂寥的深夜,万籁俱寂,医院常常灯火通明。

总有医生,为各种突发事件带来的意外伤害,自愿坚守在手术台第一线,一双回春妙手救回多少病患的性命。

白露沾草的清晨,晨光熹微,科研部门的工作人员们常常顶着一双熬得通红的黑眼圈,砥志研思,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尝试。

巍巍雪山的顶峰,大浪淘沙的海岸,又有多少军人持枪屹立。

甚至春节期间,我们也常能在各种媒体上,看到他们依旧巡逻在祖国边疆、坚守在哨卡的视频和照片。

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的祖国,从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到团结统一、繁荣昌盛;从求自身合法权益而不得,到为全人类福祉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强盛中国的背后,是亿万中国人民胼手胝足的工作,众志成城的奉献。

不强制996,尊重劳动者,关爱劳动者,是文明社会人文精神的体现。

而崇尚奋斗,则是中国得以扬帆远航的青春涌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