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A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A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 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机械设计时常用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两种强度指标
2. 纯金属的晶格类型主要有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三种。

3. 实际金属存在点 _____、 ____ 线______ 和面缺陷等三种缺陷。

4. F和A分别是碳在、丫-Fe 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5. 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奥氏体组织。

6. QT600-3中,QT表示球墨铸铁,600表示抗拉强度不小于600Mpa。

7•金属晶体通过滑移和孪生两种方式来发生塑性变形。

8 •设计锻件时应尽量使零件工作时的正应力与流线方向相_同^而使切应力与流
线方向相垂直。

9•电焊条由药皮和焊芯两部分组成。

10 .冲裁是冲孔和落料工序的简称。

1. 在铁碳合金相图中,碳在奥氏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b )。

a 、0.77%
b 、2.11%
c 、0.02%
d 、4.0%
2. 低碳钢的焊接接头中,(b )是薄弱部分,对焊接质量有严重影响,应尽可
能减小。

a 、熔合区和正火区
b 、熔合区和过热区
c、正火区和过热区d 、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
3. 碳含量为Wc=
4.3 %的铁碳合金具有良好的(c )。

a、可锻性b 、可焊性c 、铸造性能d、切削加工性
4. 钢中加入除Co之外的其它合金元素一般均能使其C曲线右移,从而(b )
a 、增大V K b、增加淬透性c、减少其淬透性d、增大其淬硬性
5. 高碳钢淬火后回火时,随回火温度升高其(a )
a 、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
b 、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
c、强度韧性提高,塑性硬度下降 d 、强度韧性下降,塑性硬度提高
6.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淬硬深度,主要决定于因素(d )
a 、淬透性b、冷却速度c、感应电流的大小d、感应电流的频率
7. 珠光体是一种(b )
a 、单相间隙固溶体b、两相混合物c、Fe与C的混合物d、单相置换固溶体
8. 灰铸铁的石墨形态是(a )
a 、片状
b 、团絮状
c 、球状
d 、蠕虫状
9. 反复弯折铁丝,铁丝会越来越硬,最后会断裂,这是由于产生了( a )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 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

b. 过共析钢淬火温度越高,淬火后马氏体的含碳量越高,残余奥氏体越多
c.
可锻铸铁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因此可以通过锻造成形。

d 、40Cr 钢一种常用的合金结构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11.钢中常存的有害杂质元素是(b a 、 锰和
硅 b 、硫和磷 )
c 、硅和硫
d 、锰和磷
12. 综合评定金属口」锻性的指标是( c
) a 、强度及硬度. b 、韧性及塑性 c 、塑性及变形抗力 d 、韧性及硬度
13. 模锻件上必须有模锻斜度 ,这是为了 (d
) a 、便于充填模膛 b 、减少工序 c 、节约能量
d
、便于取出锻件 14. 冲孔模设计时的凹模尺寸应等于(
a )
a 、凸模尺寸加间隙
b
、凸模尺寸减间隙
C 、设计孔的尺寸减间隙
d
、等于设计孔的尺寸 15.
电焊条药皮的作用之一是 (b
)
a 、防止焊芯生锈
b 、稳定电弧燃烧
C 、增加焊接电流
d
、降低焊接温度
三、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中打V,错误的打X ) (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渗碳体是钢中的强化相,所以钢的组织中渗碳体量越多,强度也越高
2.
淬透性好的钢,其淬硬性也
一定好。


3.
为保证铸件,尤其
薄壁铸件成形好,浇注温度越高越好。


X ) 4. 钢的碳当量越高,其焊接性能越好. (
X ) 5. 凡间隙固溶体必是有限固溶体. (
V )
6. 铁碳合金平衡结晶时,只有成分为0.77%的共析钢才能发生共析反应。

(X )
7.
晶体缺陷的的共同之
处是它们都能引起晶格畸变。

( V )
8. 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比溶剂的强度和硬度高。

(V )9. 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都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V )
(3 分)
得分
10. 由于钢回火的加热温度在A i以下,所以淬火钢在回火时没有组织
变化
四、工艺分析题(共15分)
1、下列焊接结构设计与焊缝布置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改进
答:设计不合理,因为焊缝设置必须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以满足焊接运条的需要, 电弧焊时,
应使焊条能伸到待焊部位,改进如图:
2、下列铸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改进。

(3分)
答:设计不合理,因为铸件内腔设计应减少型芯的数量,应把闭式结构改为开式结构,如图:
3、用45钢来制造机床齿轮,加工工艺路线为:下料一锻造-(正火)-粗加工f (调质半精加工f高频感应加热淬火f (低温回火精磨f成品。


在括号内填出合适的工艺方法,并说明选取该工艺的目的。

(9分)
答:正火可使组织均匀化,消除锻造应力,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调质可使齿轮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齿心的强度和韧性,使齿轮能承
受较大的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并减小淬火变形。

低温回火是在不降低表面硬度的情况下消除淬火应力,防止产生磨削裂纹和提高齿轮抗
冲击的能力。

1、什么是细晶强化?生产中主要采取哪些措施来细化晶粒?
:细晶强化: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强度、塑性和韧性都随晶粒的细化而提高的现象。

措施:
1)增加冷却速度可增大过冷度,使晶核生成速率大于晶粒长大速率,因而使晶粒细化。

但增加冷却速度受铸件的大小、形状的限制。

2)变质处理是在液态金属中加少量变质剂(又称孕育剂)作为人工晶核,以增加晶核数,从而使晶粒细化。

3)在结晶过程中采用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和电磁振动,也有细化晶粒的作用。

2、共析钢在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过程有哪些阶段? 答:1)奥氏体晶核的形成;
2)奥氏体晶核的长大;
3)残余渗碳体的溶解;
4)奥氏体的均匀化。

3、铸件中的缩孔和缩松是如何形成的?生产工艺上有哪些预防措施?答:铸件中产生缩孔和缩松的主要原因是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并设法使分散的缩松转化为集中的缩孑L,再使集中的缩孔转移到冒口中,最后将冒口去除,即可获得完好铸件。

即通过设置冒口和冷铁,使铸件从远离冒口的地方开始凝固并逐渐向冒口推进,冒口最后凝固。

4、简叙模锻时选择分模面的原则?答:1)能从模膛中顺利取出;
2)金属易于充满模膛;
3)能及时发现错模;
4)减少余块,节约金属
5、焊接生产中,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的原因是什么?焊接变形有哪些基本形式? 答:在焊接过程中,对焊件进行局部的不均匀加热,会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

焊接变形有五种基本形式:
1)收缩变形;
2)角变形;
3)弯曲变形;
4)扭曲变形;
5)波浪形变形。

六、材料选择题(8分)
从以下材料中为表中工件选择材料,T8、20CrMnTi、45、Q235 HT20Q 65Mn W18Cr4V Cr12MoV 9SiCr、GCr9
七、相图分析题(共12分)
1、根据铁碳合金相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T(rj
(1)标注共晶点和共析点的位置。

(2分)
(2)标注A、A线和Acm线的位置。

(3分)
(3)大致标出T13钢的位置,并分析T13钢从液态缓冷至室温的平衡结晶过程。

(7分)
答: (1)共晶点:C点;共析点S点。

(2)A线是PSK线;A线是GS线;Acm线是ES线。

(3)T13钢从液态缓冷至室温的平衡结晶过程:
L—L+A—A—A+Fe 3C11—A s+Fe s C n—P+Fe 3G
1点以上为液态,1-2点之间为液相向奥氏体转变的过程,2点转变结束;2-3 没有发生相变;3-4之间,随温度下降,析出二次渗碳体;在温度4时,发生共析转变,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