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D.《赠刘景文》是宋朝诗人苏轼描写夏日荷塘美景的古诗。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B.猜测与推想,使我们的阅读之旅充满了乐趣。
C.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陆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D.一场热闹的音乐会开始了。
10.《荀子》中有一句话告诉人们:不同的语言会带给别人不同的感受,鼓励我们要说带给别人温暖的话,这句话是( )
窥视:___________。 贪婪:___________。
21.狐狸想要吃掉蝉,想了一个什么计策?请在文中用 “﹏﹏”画出相关语句。
22.请问文中的狐狸是在什么时候露馅的?( )
A.狐狸从树下走过时。
B.狐狸在树林间窥视时。
C.狐狸赞美蝉的好嗓子时。
D.狐狸扑向蝉摘落的树叶时。
23.蝉没有同意狐狸的请求的真正原因是( )
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首诗的朝代和作者分别是( )
A.(清)袁枚B.(唐)王昌龄
C.(宋)苏轼D.(唐)李白
6.“停车坐爱枫林晚”中“坐”的意思是()
A.乘,搭B.坐下、坐在。C.因为
7.下列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
2019-2020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书写
1.看拼音写词语。
chuān dài hán lěnɡ ɡuān chá
hǎi bīn yǎn zòu
二、选择题
B.“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C.“咕……”小狗学着杜鹃叫。
D.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关于天门山美景的壮丽诗歌。
B.《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杭州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C.《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童话故事。
5.“知有儿童挑促织,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选自《夜书所见》。
14.默写古诗。
望洞庭
(唐)刘禹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修改病句
15.修改病句。(用规范的修改符号)
1.下雨了,我立刻马上回家去。
【点睛】
2.A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正确。
B有误。舒畅(chàn)——舒畅(chàng)
C有误。阿嚏(qì)——阿嚏(tì)
D有误。熨帖(wèi)——熨帖(yù)
【点睛】
3.C
【详解】
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辨析。
【点睛】
6.C
【解析】
【详解】

7.A
【详解】
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辨析能力。
选项A中,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句中的并列成分或并列分句之间可以用逗号。
【点睛】
8.D
【详解】
考查文学常识和古诗内容的理解辨析。《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C.预测读书法的方法真多啊!
D.预测读书法的内容真多啊!
三、填空题
13.按提示与课文内容填空。
1.有理走遍天下,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碧水东流至此回。
3.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团结友爱,要知道,“人心齐,________”。
【点睛】
9.C
【详解】
考查词语运用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词语含义,然后结合句子含义进行分析即可。
宝贵:极有价值;不易得;珍贵。也指重视;珍视等。
乐趣:意思是指使人感到快乐的情趣,如人们能从文学知识得到的乐趣。
陆续: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C选项应该用连续。
热闹:指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热闹的场景。
2.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调动(diào)暴雨(bào)
B.呢喃(nán) 舒畅(chàn)
C.阿嚏(qì)诧异(chà)
D.熨帖(wèi) 鞠躬(ɡōnɡ)
3.下面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蜡烛B.苍翠C.船蓬D.螃蟹
4.下面可以用来描写“冬天”的词语是( )
A.秋高气爽B.金桂飘香C.春华秋实D.天寒地冻
【点睛】
12.B
【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语段大意,就是要用明确、简练、完整、连贯的语言将一段文字讲述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要仔细阅读所给文段,分析其主要围绕什么主题讲了些什么,体会作者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作为段意。该段内容主要讲述的是预测读书法的作用(或好处)很多。
【点睛】
13.无理寸步难行天门中断楚江开一个好汉三个帮泰山移夜深篱落一灯明
C.能够让骆驼望到很远的地方。
D.有助于骆驼把部分养料变成脂肪贮存在驼峰里。
18.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 )
A.骆驼的身体。B.骆驼的作用。
C.骆驼的构造。D.骆驼身体各部分的构造及作用。
19.骆驼不会陷入沙子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睛】
5.B
【详解】
考查文学常识。“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出自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骆驼背上有驼峰,在水草多的地方,它吃得饱饱的,喝得足足的,一部分养料变成脂肪贮存在驼峰里。等到缺乏食物的时候,它就用自己的积蓄来维持生命。
16.骆驼能够依靠( )在沙漠中找到水源。
A.眼睛B.鼻子C.耳朵D.脚趾
17.骆驼背上的驼峰的作用是( )
A.有助于骆驼消化坚硬的食物。
B.让骆驼把水储存在驼峰里。
A.不迁怒,不贰过。
B.爱人若爱其身。
C.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D.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11.“我迫不及待地剥开那一层薄膜,出现在我眼前的荔枝就像一颗透明的珍珠。”这句话插入下面语段中的( )最恰当。
①我小心翼翼地剥开荔枝那华丽的红装,随即露出了一层粉红色的薄膜。②那薄膜紧紧包裹着丰满的果肉。③我把荔枝塞进嘴里,轻轻一咬,果汁满口流,香甜透心底。
D“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出自《荀子·荣辱》,意思是跟人有礼貌的说话,比较尊敬的讲话,让人感觉心里舒服很暖心。跟讲话尖酸刻薄,会给对方的心理带来很大的伤害。
【点睛】
11.C
【详解】
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可以根据选项,把句子“我迫不及待地剥开那一层薄膜,出现在我眼前的荔枝就像一颗透明的珍珠。”带入到所给句子中,然后选择最符合语境的即可。也可以通过寻找关键词语,找出答案。①句写出“露出薄膜”,②句写出“薄膜紧紧包裹着丰满的果肉”,根据顺序,下面应该叙述“剥开薄膜”了,所以选项C正确。
A.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计上心来。
B.蝉从来没有见过狐狸,也不会相信狐狸的花言巧语。
C.蝉曾经发现狐狸的洞外一有堆蝉翅膀,猜测是狐狸吃了别的蝉后留下的残躯。
D.蝉不愿意让狐狸欣赏它美妙的歌喉。
24.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
A.蝉比狐狸聪明。
B.狐狸的确狡猾。
C.自以为是就会受到惩罚。
D.要善于观察,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4.本题考查对古诗的识记与默写。“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意思是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点睛】
1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详解】

15.1.
2.
【详解】
考查修改病句,掌握基本的病句类型,判断出病句之后再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即可。
【详解】
1.本题考查对俗语的识记。“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意思是有理到哪儿都行得通,无理到哪儿都不行。指人的言行必须有理可循。
2.本题考查对古诗的识记与默写。“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意思是高高的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3.本题考查对民间俗语的识记。“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意思是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成功。
参考答案
1.穿戴 寒冷 观察
海滨 演奏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戴、 寒、察 、滨 、演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点睛】
10.D
【详解】
本题考查对《荀子》中的名言及其意思的理解与掌握。要分别判定各选项中句子的出处及意思,再进行作答。
A“不迁怒,不贰过。”出自《论语·雍也》,意思是不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不重复犯同样的过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