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对四肢完全性瘫痪病员,可被动行上肢的外展、上举、
锻炼
握拳,下肢的抬高、屈髋、屈膝、踝关节背伸及足趾被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整理ppt
1
概述
围手术期护理的目的: ❖ 增加手术耐受性 ❖ 使患者以最佳状态顺利渡过手术期 ❖ 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 ❖ 促进早日康复。
整理ppt
2
护理目标
❖ 解除焦虑恐惧心理。 ❖ 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 ❖ 疼痛减轻或缓解。 ❖ 减少因长期制动和卧床引起的不良生理效应。 ❖ 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减少病损程度。 ❖ 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照护的方法,能坚持进行主
动、被动功能锻炼。
整理pp术前检查 营养支持
协助完成术前检查、告知检查的目的、配合 及注意事项。 评定患者营养状况,指导合理膳食; 高蛋白、高热量、粗纤维、易消化食物。
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
睡眠支持
有针对性的解决或消除影响睡眠的因素;
夜间入睡困难者,可适量给予安眠镇静药,保证 充分睡眠。
实施训练过程中,应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整理ppt
15
康复训练(2)
功
根据病情选择应采取的体位,避免不正确的体位和姿势导 致的畸形;
能
维持肢体的功能位,减少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或畸
位
形: 肩关节:外展45°,前屈30°,外旋15°;
的
肘关节:屈曲90°左右;
保
腕关节:背曲20°~30°
持
髋关节:前屈65°~70°,外展10°-20°,外旋5°-10°;
理;
整理ppt
12
专科护理
患肢抬高,置于功能位;
感觉患肢皮温,与健侧肢体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异常;
观察患肢肢端颜色,判断颜色为正常、苍白或紫绀;
患肢护理 按压患肢甲床,判断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或延长;
测量患肢动脉搏动情况,评估搏动有力、微弱或消失;
观察并测量患肢肿胀情况,评估肿胀部位、肌张力、肢体周径以 及是否出现水泡、皮肤破溃等
整理ppt
11
内容
专科护理
要点
体
患肢抬高,置于功能位
根据手术部位、方式采用正确的特殊体位。例如:颈椎
位
手术:颈部给予制动,髋关节置换:患肢保持外展中立 位。
观察伤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陈旧血迹是否扩大;
伤 口
观察渗出液的颜色、性状、量以及是否伴有异味,并记 录;
如伤口周围伴随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并处
整理ppt
6
支具 术中用药
术前一日护理
根据手术方式及医嘱准备辅助支具; 遵医嘱准备手术室用药; 术晨带入手术室。
查对记录
查对患者姓名、手术部位、手术时间; 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术前访视 手术室护士到床旁行术前访视。
整理ppt
7
内容
手术当日护理
要点
知识宣 教
术前输 液
术前输液的目的、意义及术前输液量; 手术台次及大致入室时间; 入手术前排空大小便; 禁食禁饮、取下活动假牙、手表及饰物。
接
交接病历、影像学资料、药品并登记。
观 察 与 记 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入室时间。
录
整理ppt
9
术后一般护理
内容
要
点
病情观察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呼吸监测 循环监测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和维持正确的输氧系统,提 供充足的氧气吸入;
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 保持气道通畅,清除气道分泌物。 使用心电监护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和脉率; 每间隔30-60分钟测量无创血压; 常规记录负压引流管的量
整理ppt
4
功 能 训 练
术前准备
根据术中体位进行体位练习,直到能够坚持术中体位1~2小时以 上; 颈椎前路手术需练习向左侧推移气管,直到气管能轻松滑到一侧 坚持30~60分钟左右; 脊柱手术术前训练患者听指令行踝关节背伸柘曲运动;
练习床上大小便,避免由于体位改变引起的便秘和排尿困难;
行综合性肺功能训练:缩唇呼吸训练、吹气球与吸气练习、正确 有效咳嗽等;
根据手术部位选择输液肢体,建立静脉通道;
避免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造成心肺功能负担,建议 术前2h~4 h开始匀速补液。 选择16-18号静脉留置针作静脉穿刺,以保障能够快速 的进行补液输血治疗
整理ppt
8
手术当日护理
皮肤准备 在术前准备备皮,患者接入手术室。
查 对 与 交 与手术室护士核对腕带、患者身份及手术部位;
根据病情进行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度的主动和被动运动;
指导正确使用骨科康复器材和支具:拐杖、助行器的使用、颈托、 腰围的佩戴方法;
整理ppt
5
术前一日护理
内
要
点
容
知 识 宣 告知手术台次及时间;
教
交待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药 物 过 遵医嘱进行药物过敏试验; 敏试验 准确填写药物试验结果。
备 血 根据手术类型遵医嘱进行备血。
膝关节:前屈5°左右或伸直180°;
踝关节:曲5°~10°;
整理ppt
16
内容
康复训练(3)
要
点
肺 功 能 训 麻醉清醒后,无体位禁忌症应及早半卧位,行深呼吸,
练
咳嗽,咳痰。
坚持行综合性呼吸训练(见术前护理),直至患者下床
活动。
四 肢 及 通过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进行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度训 腰 背 肌 练;
整理ppt
10
术后一般护理
肌力监测 通过握力、肢体抗阻力来监测肌力恢复程度。
水、电解质 平衡的监测
根据手术大小及术中失血情况,合理调整输入液量、速度 和类别;
根据利于患者病情的原则,合理安排体位;
无禁忌症,应尽早采取半卧位,促进咳嗽排痰;
体位与安全
所有病床应加床栏保护,防病人跌伤;
烦躁患者须用约束带进行保护性约束; 注意局部皮肤观察,避免约束伤及压疮的发生。
效性;
理
在康复训练前1 h口服镇痛药,能减轻康复训练引起的疼痛
措
以增强伤员的康复参与性;
抬高患肢,保持功能位,减轻肿胀引起的疼痛;
施
合理用药,注意观察用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局部物理疗法,对缓解疼痛有一定的疗效;
整理ppt
14
内容
康 复 训 练 原 则
康复训练(1)
要点
麻醉清醒后即行功能锻炼; 根据不同的病情、功能制定个体化康复护理措 施; 训练应循序渐进逐渐增量; 注意坚持并以主动锻炼为主;
检查并询问患肢感觉运动情况,判断肢端感觉运动是否存在。
管道的种类、部位、作用及安置时间;例如:伤口引流管,保
留尿管……
管道护理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并记录;
妥善固定各类管道、并保持通畅;
不同种类的管道按相关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整理ppt
13
疼痛护理
重视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护
做好相关知识宣教,使患者正确认识疼痛,保证治疗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