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3课时
端午
17
|
第59课时第六、七单元综合练习
第60课时总复习(一)
第61课时总复习(二)
第62课时总复习(三)
4课时
18
|



第63课时总复习(四)
第64课时综合练习(一)
第65课时综合练习(二)
3课时
19
|
第66课时综合练习(三)
第67课时机动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所学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图形的特征。
2.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课时
清明
8
|
第25课时比较大小
第26课时解决问题
第27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第28课时练习十一
4课时
9
|

第29课时摆一摆 想一想
第30课时认识人民币(一)
第31课时认识人民币(二)
第32课时简单计算
4课时
10
|
第33课时解决问题
第34课时练习十三
第35课时第三、四、五单元综合练习
第36课时期中测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同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2.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第七单元找规律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或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同时会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2.在发现规律、描述和表示规律以及简单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用的主要单位,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教学目标:
1.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口算的算理,能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式题。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初步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结合教学具体的情境,灵活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审题,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和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课时
11
|

第37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38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第39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3课时
五一
12
|
第40课时练习十五(一)
第41课时练习十五(二)
第42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第43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4课时
13
|
第44课时练习十六(一)
第45课时练习十六(二)
3.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探索规律渗透函数思想
2.对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第八单元总复习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理、总结所学内容,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明确数位的意义。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认识各种常用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13课时练习六
第14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4课时
5
|


第15课时拼摆图形
第16课时解决问题 七巧板
第17课时第一、二单元综合练习
第18课时象形统计图
6
|

第19课时简单统计表
第20课时练习七
第21课时数数 数的组成(一)
第22课时数数 数的组成(二)
4课时
7
|
第23课时读数 写数
第24课时练习八
第24课时数的顺序
第46课时小括号
第47课时练习十七
4课时
14
|
第48课时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
第49课时用减去相同数解决问题
第50课时练习十八
第51课时整理复习
4课时
15
|

第52课时练习十九(一)
第53课时练习十九(二)
第54课时找规律(一)
第55课时找规律(二)
4课时
16
|
第56课时找规律(三)
第57课时解决问题
第58课时练习二十
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等活动,使学生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10)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关键(要注意的问题):
1.课前备课必须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设计当堂检测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个别学困生当面辅导。
2.重视课堂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章能力。
“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摆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探索方法的引导,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9年2月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本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