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单元第章探索生命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单元第章探索生命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案北师大版

2.1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生物学;
列举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意义;
能将教材中列举的科学家和他们的主要贡献进行联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小组合作交流、探索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逐步养成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列举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意义。

一、探究新知(由组长分配任务,督促组员按时完成)
(一)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
上一章我们学习了生命的世界、和生命的特征,这些都是谁来进行研究的呢?他们又是用什么方法研究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2-23页内容。

1. 科学活动包括 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相互交流等。

(二)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1 .生物学是一门 ___________ 。

19世纪初,法国学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名词。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称为分类学之父,他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多个界,每个界又分
出若干门,生物分类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可排列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等分类单位。

3. _____ 动摇了人们信奉多年的神创论,成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的创始人。

4. 在生物学研究中较早运用实验法的科学家是英国人__________________ ,他发现了血液循环。

5.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 发现的。

(三)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1•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生态的科学。

2 •生物学是一门 ________________ 科学,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与实验。

二、当堂训练
[A类题]
1、D NA分子双螺旋结构是()发现的。

A.达尔文 B .沃森和克里克 C .林奈D .袁隆平
2、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分成若干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界B .门C .属D .种
3、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的是()
A.拉马克 B .林奈C .达尔文 D .哈维
4、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是()
A.哈维B .林奈C .沃森D .克里克
5、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是()
A.林奈B .哈维C .达尔文D .沃森
[B类题]
1、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大和最小的单位分别是
A.界、纲 B .门、科C .界、种 D .门、种
2•、植物的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
A•门、纲、目、科、属、种 B. 种、属、科、门、纲、目
C.种、属、科、目、纲、门
D. 种、科、属、目、纲、门
3、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
A.实验法的运用 B .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 .林奈的生物分类
[C类题] 1、下列生物分类的单位中,生物间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A. 门
B. 目
C. 属
D. 种
2、连线题 ( 请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
林奈 DNA 达尔文 哈维 沃森和克里克 三、课后训练 请课下认真完
成学习指导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说出实
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2. 能力目标:培养小组合作交流、探索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养成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探究新知(由组长分配任务,督促组员按时完成)
实验法研究示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27-29 页内容,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问题。

) 1. 试验中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是什么?
2. 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
3. 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哪些步骤?
二、当堂训练
[A 类题 ]
1、响尾蛇能对哪种猎物进行追寻
A. 活的未被咬伤的老鼠
B. 被它咬伤的或咬死的老鼠
分子双螺旋结构
生物分类系统
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
血液循环
9-11 页
C. 没被它咬死的老鼠D .以上三者都行
2、研究响尾蛇捕食老鼠的实验设计中需要几只死老鼠( )
A. —只B •两只C •三只D •数量不限
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制定计划⑤实施计划⑥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④⑤⑥③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①②④⑤③⑥
[B 类题]
1. 、为掌握我市水产养殖的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寿光、寒亭、昌邑等地,考察了解养殖场,走访相关养殖人员。

这种生物学研究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测量法
2、获得科学知识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是( )
A . 调查
B . 分类
C . 探究实验
D . 观察
[C 类题]
1、我国明代著名药学家----- 李时珍在撰写《本草纲目》时,主要采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 .调查法 C .分类法 D .实验法
三、课后训练( 请课下认真完成学习指导12---13 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设计简单的实验并控制实验条件;
2. 能力目标:培养小组合作交流、探索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养成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设计简单的实验并控制实验条件。

一、探究新知
用实验法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
1.鼠妇,也叫“潮虫” ,属于节肢动物。

体呈椭圆形,长约15-20 毫米,生活在陆地阴暗潮湿处,人们常在花园、花
坛、山坡或草坪等处潮湿的花盆、石块或砖块下发现它。

当人们移开花盆、翻开石块或砖块后,它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

这是光在影响它的生活吗
现在提供鼠妇2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纸板和玻璃板等供你选用,请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生活的实验。

(1) 你提出的问题是
(2) 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实验假设是
(3) 你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先在硬纸盒内铺一层湿泥土,并在中央画一条线,再
(4) 你预期的结果是_ _ 。

(5) 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_ _ 。

二、当堂训练
[A类题]
1、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所用鼠妇的数量是()
A. 1 只B . 5 只C . 10 只D . 8 只
[B类题]
1、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C.所有变量都不同
D. 所有变量都相同
[C类题]
1、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是为了()
A.提供一种无光的条件 B •便于观察 C •控制变量D •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三、课后训练:请课下认真完成学习指导12---13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