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测区1: 1万基础地理信息产品( DEM、 DOM、 DLG) 生产技术设计书目录1、任务概述 12、资料情况 13、作业技术依据 24、软、硬件环境 25、成果规格、精度 26、生产技术流程 47、工序技术指标 68、质量控制129、数据组织形式1310、成果上交14附件一: 元数据样本附件二: 1:10000矢量地形数据分层要求附件三: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附件四: 图名结合图附件五: 境界结合图1、任务概述1.1 任务来源受云南省测绘局委托, 我院承担了云南省大理测区1: 1万DEM、 DOM、 DLG数字产品生产任务, 共计68幅, 测区面积约1970平方公里。
1.2 测区范围地理位置: 东经 100°00′~ 100°30′, 北纬 25°30′~ 26°00′中央子午线为99°, 3°带第33带。
1.3 行政隶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宾川县、祥云县、弥渡县、洱源县。
1.4 自然地理概况测区坐落在云南省横断山脉纵谷地带中部, 为古滇诏国建都之地, 环绕洱海之滨。
测区西部和东部均为山地, 中部为洱海和坝子。
测区主要山脉为点苍山, 点苍山险峻陡峭, 最高点海拔为4122米。
下关周边及洱海边村庄密布, 是云南西部重要的旅游地区。
测区水资源丰富, 主要河流有漾濞江、西洱河等, 洱海水面宽阔约255.6平方公里, 洱海边海拔为1964米。
测区主要交通有楚大高速、大保高速、大丽、大漾、大巍、大宾公路、 3 20国道、 214国道、广大铁路等, 交通网较发达。
森林覆盖率不高, 以云南松针叶林为主, 且多为新生林, 杂木类主要有栎树、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疏林、幼林等。
2、资料情况2.1 调绘资料5--6月由云南省测绘局第一测绘大队完成, 其中包括26幅全要素, 42幅核心要素调绘。
2.2 外业控制成果5-6月由云南省测绘局第一测绘大队完成, 包括控制像片、 GPS计算平差成果一套。
2.3航片扫描数据由云南省测绘局提供( 光盘) 。
影像扫描分辨率为25μm, TIFF数据格式。
2.4航摄资料表一:航摄机型号RC—10/ 152摄影比例尺1: 3 .5万摄影时间1999.2摄影单位空军航摄团摄区代号9025航高( m) 8100焦距fm(mm) 152.130像主点坐标( mm) X0=+0.0101 Y0=+0.0215框 y 标 3 4 仪距离 x (mm) 表 2 1 1---2 211.9932---3 212.0003---4 212.0014---1 212.0002.5地形图资料本测区有云南省测绘局1987年出版的1: 1万地形图, 1996年出版的新版1: 5万地形图, 可供设计和接边使用。
3、作业技术依据( 1) GB/T 13990—92《1: 5000、 1: 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简称《航内规范》。
( 2) GB/T 5791—93《1: 5000、 1: 10000地形图图式》。
简称《图式》。
( 3) 国家测绘局 6月发布的《1: 1万基础地理信息生产与建库总体技术纲要》。
( 4) GH/T 100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 5) GH/T 1008—《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 10000、 1: 50000数字高程模型》。
( 6) GH/T 1009—《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 10000、 1: 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
( 7) GB/T 18316—《数字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 8) 经审批的本技术设计书。
当以上标准有矛盾处, 以设计书明确的为准。
4、软、硬件环境4.1硬件: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计算机等。
4.2软件:( 1) 空三加密软件: PAT-B空三加密程序等。
( 2)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软件( 用以DEM、 DOM、 DLG生产) : VirtuoZo-NT, JX-4A等。
( 3) 数字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5.0等。
( 4) 矢量数据编辑软件: MapStar 、 AutoCAD 、 ARC/INFO等。
5、成果规格、精度5.1 数学基础平面坐标系:大地基准:1980西安坐标系。
投影方式: 高斯-克吕格投影。
分带方式: 3°分带。
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5.2 产品规格图幅采用国际分幅, 空间单元: 经差3′45″,纬差2′30″。
比例尺为1: 1000 0。
等高距为山地5米、高山地10米。
5.3 数据格式:( 1) DOM采用非压缩TIFF格式。
( 2) DEM采用ARC/INFO BIL格式。
( 3) DLG采用非压缩E00格式。
( 4) DLG可视化图形数据采用DXF格式。
5.4 基本内容加密成果; DOM数据; DEM数据; DLG数据; DLG可视化图形数据及硬拷贝输出( 彩图、二底图) 。
5.5 接边原则本幅图与西、北两相邻图幅接边。
5.6 成图精度基本精度指标: 中误差不大于表二规定的精度: 表二地形类别山地高山地平面( m) 7.5 7.5加密点( m) 2.0 2.0注记点( m) 2.5 4.0等高线( m) 3.0 6.0困难地区中误差放宽0.5倍。
2倍中误差为最大误差。
5.6.1 DOM精度:( 1) 影像地面分辨率: 1.0米。
( 2) 精度: 地物点相对于附近野外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与接边误差不得大于表三规定的精度:表三:地形类别平面中误差(m) 接边误差(m)山地、高山地7.5 8对困难地区( 植被覆盖、阴影较大) ,平面中误差和接边误差可按表三规定放宽1/2。
5.6.2 DEM精度:( 1) 格网间隔及DEM格网点中误差见表四: 表四:地形类别DEM格网间隔( m) 格网点高程中误差( m)山地 5 3.3高山地 5 6.7( 2) 接边精度: 同名格网点上的高程较差不超过2倍格网点高程中误差。
5.6.3 DLG精度:( 1) 图上地物点对最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 山地、高山地不得大于7.5m。
特殊困难地区按地形类别可放宽0.5倍。
( 2) 接边精度: 相邻图幅地物要素接边, 几何图形在逻辑上应保证无缝; 属性方面、拓扑关系方面应保持一致。
平面、高程按《航内规范》中的8.3.1和8.3.2执行。
6、生产技术流程7、工序技术指标7.1 空三加密7.1.1 由外业提供控制测量成果, 内业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像点坐标量测, 采用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程序解算测图定向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值。
7.1.2 外业控制片上概刺的三角点需反求符合, 不得随意”舍弃”, 反求正确无误的点位应准确地刺到控制片上, 检查人员要进行检查。
7.1.3 水准点按外业控制片上刺孔略图及说明进行判测, 检核高程, 并计算出平面坐标。
点位若有改位应相应地改刺在控制片上。
7.1.4测区四周均为自由图边, 测图定向点应选在图廓线外。
加密点应在外业控制片右半片上刺点并统一整饰。
7.1.5计算限差: 内定向、相对定向、模型连接差按《航内规范》执行。
7.1.6加密精度按规范中的山地类执行, 若达不到要求, 可按困难地区放宽0.5倍。
7.1.7 绝对( 大地) 定向后, 基本定向点残差、多余控制点的不符值、区域网间公共点较差不得大于表五规定: 表五:地形类别点别平面限差( M) 高程限差( M)山地基本定向点 4 1.5多余控制点 5 2.0网间公共点较差10 4.0洱海海域采用不规则区域网布点, 对于像主点或标准点落水的像对, 采用全野外4点法布设平高像控点, 各类限差按上表执行。
7.1.8 每图幅(满幅)选不少于8个检测点, 点位要求目标明显易判, 尽可能分布均匀。
按图幅提供保密点成果, 便于检核”三D”产品精度。
7.1.9 航摄资料存在的问题: G47G058065幅2286、 2287、 2288片上有云遮盖,内业用下航线2234/2233像对补救。
7.1.10 外业控制存在问题, G47G057072幅东北角自由图边处区域网三角点GP2 5, Y方向差55.7米, 未出图外。
G47G052066幅片下方GP44离开方位线3.8cm ( 洱海周边全野外布设的像控点, 由于地形限制有些点位离开方位线4.5cm) 。
7.1.11洱海水位,按航外控制测量成果表内洱海水位高程统计表的水面高程, 经内业平差后得出洱海水面水系平差值为1964.0米。
7.1.12 加密工序向下工序提供空三成果。
加密成果基本保证测图像正确模型定向要求。
7.2立体模型建立采用空三成果导入, 原则上不作修改, 对超限点进行个别处理。
定向的精度要满足表六的规定。
表六:内定向( mm) 相对定向( mm) 绝对定向(m)平面高程限差0.01 0.015( 0.02) 3.0 (个别4.0) 山地 1.5高山地 2.257.3 DEM生产7.3.1 DEM生产可采取采集等高线, 内插生成DEM的方法。
对于植被覆盖较密集、阴影较大的地区采集等高线及特征点、线。
经过编辑, 由等高线内插生成DEM。
7.3.2 图幅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