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练习题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练习题1

匀变速直线运动1.关于物体运动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相同,通过路程相等B .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相同,通过路程相等C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不会改变的运动D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此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2.某一施工队执行爆破任务,已知导火索的火焰顺着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 cm/s ,为了使点火人在导火索火焰烧到爆炸物以前能够跑到离点火处120 m 远的安全地方去,导火索至少需要多少厘米才行。

(假设人跑的速率是4 m/s ) ( )A .30B .150C .24D .123.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 ( )A .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B .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C .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D .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4.一物体以5 m/s 的初速度、-2 m/s 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在4 s 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 )A .4 mB .36 mC .6.25 mD .以上答案都不对1.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s=4t+2t 2,s 与t 的单位分别为m 和s ,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A .4 m/s 与2 m/s 2B .0与4 m/s 2C .4 m/s 与4 m/s 2D .4 m/s 与02.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 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经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已知条件 ( )A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路程C .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D .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的任一个3.汽车从静止起做匀加速运动,速度达到v 时立即做匀减速运动,最后停止,全部时间为t ,则汽车通过的全部位移为 ( )A .v ·tB .2t v ⋅C .2v ·tD .4t v ⋅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一定很大B .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一定很大C .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率一定很大D .只要有加速度,速度就会不断增加5.从车站开出的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走了12s 时,发现还有乘客没上来,于是立即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车,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历时20s ,行进了50 m 。

则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 .5m/sB .2m/sC .3m/sD .1m/s6.一辆汽车以2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2秒(汽车未停下)。

汽车行驶了36m 。

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多少? ( )A .9m/sB .18m/sC .20m/sD .12m/s7.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末的速度达到4 m/s ,物体在第2 s 内的位移是 ( )A .6 mB .8 mC .4 mD .1.6 m8.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 ,一物体由静止从斜面顶端沿斜面滑下,当该物体滑到底部时的速度为v ,则物体下滑到2L 处的速度为 ( ) A .2vB .2vC .33D .4v 1.5辆汽车,每隔一定的时间以相同的加速度从车站由静止开始沿平直的公路开出.当最后一辆汽车起动时,第一辆汽车已离开车站320m .求:(1) 最后一辆汽车起动时,第四辆汽车离开车站的距离.(2) 如果每隔5s 钟发出一辆汽车,求汽车的加速度A 的大小.2.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1匀加速上升2s 后,速度达到3m/s ,接着匀速上升10s 后再以加速度A 2做匀减速运动,3s 停下来.求:(1) 加速度A 1、A 2的大小.(2) 升降机上升的高度.1.某物体由A 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大小为A 1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 后到达B 点,此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变为A 2,方向与A 1方向相反,又经时间t 物体回到了A 点.求:(1) 物体在B 点和回到A 点时的速率之比.(2) 加速度大小A 1:A 2的值.2.右图所示为A 和B 两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t=0时,A 、B 两质点的速度均不为零.B. 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运动得比B 快.C. 当t=t 1时,两质点的位移相等.D. 当t=t 1时,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3.如图所示,a 、b 两条直线分别描述P 、Q 两个物体 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 . M 点表示两物体在时间t 内有相同的位移C . t 时间内P 的位移较小D . 0~t ,P 比Q 的速度大,t 以后P 比Q 的速度小 4、.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 所示,由图可以看出物体 ( )A . 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B . 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1 2 3 4 5 6 t/SC . 加速度大小不变D . 做匀速直线运动6.一台先进的升降机被安装在某建筑工地上,升降机的运动情况由电脑控制,一次竖直向上运送重物时, 电脑屏幕上显示出重物运动的v —t图线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A .重物先向上运动而后又向下运动B .重物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重物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 .重物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15. 某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小车带动的纸带如图,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用S 1、S 2、S 3、S 4、S 5、S 6 表示,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用T 表示,则如下计算小车加速度大小的式子中正确的是[ ]A .(S 6-S 1)/(5T 2)B .(S 3+S 4-S 1-S 2)/(2T 2)C .(S 5-S 2)/(3T 2)D .(S 4+S 5+S 6-S 1-S 2-S 3)/(3T 2)6. 图示的纸带是由斜面下滑的小车通过打点计时器拉出来的,打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现按每10个点划分纸带,数据已标在图上,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13. 如图是某次实验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图中10 0 -10V (m/s )s b a S 0 t t M t0 S A B t 1 0 vtA 、B 、C 、D 、E 为按时间顺序所取的五个计数点,A 、B 、C 、D 、E 各点与O 点的距离在图中标出(单位是cm ),则打B 点时纸带的运动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m/s ,纸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m/s 2.1.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 时间通过的路程为s ,在中间位置2s 处的速度为1v ,在中间时刻2t 时的速度为2v ,则1v 和2v 的关系为( )A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12v v >B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12v v >C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12v v <D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12v v <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A .速度的增量总是与时间成正比B .位移总是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 .位移总是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D .加速度、速度、位移方向一致3.某火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1min 内行驶540m ,则它在最初10s 内行驶的距离是( )A. 90m B .45m C .30m D. 15m4.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 s ,加速度大小为12/m s ,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s 内的平均速度为( )A.5.5/m sB.5/m sC.1/m sD.0.5/m s5.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0匀加速直线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10t s =,前进了15m ,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A.1.5/m s B .3/m s C .4/m s 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6.物体从光滑的斜面顶端由箭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最后1s 内通过了全部路程的一半,则下滑的总时间为_____s 。

7.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一位观察者站在这列火车第一节车厢的前端,经过2s ,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观察者所在位置;全部车厢从他身边通过历时6s 。

设各节车厢长度相等,且不计车厢间距离,则这列火车共有_____节车厢;最后2s 内从他身边通过的车厢有_____节;最后一节车厢通过观察者需要的时间是_____ s 。

8、一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在第3秒末至第5秒末的位移为40m ,则质点在前4秒的位移为_____ m三、计算题(第9题11分,后3题每题13分 ,共50分)9.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即0t =,在此后连续两个2s 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分别为8m 和16m ,求:(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0t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10一辆汽车刹车前速度为90km/h ,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 2,求:(1)汽车刹车开始后5s 内滑行的距离x 0;(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为30m 时所经历的时间t ;11.有一架电梯,启动时匀加速上升,加速度为22/m s ,制动时匀减速上升,加速度为1 2/m s ,楼高52m 。

求:(1)若上升的最大速度为6/m s ,电梯升到楼顶的最短时间是多少?(2)如果电梯先加速上升,然后匀速上升,最后减速上升,全程共用时间为16s ,上升的最大速度是多少?12.客车以20m/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因故中途停车,停留时间为1min 。

已知客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 2,启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0.8m/s 2,。

求该客车由于临时停车而耽误的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