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口排水(小流域流量计算)
一、计算方法
该计算采用暴雨推算法。
暴雨推理他是运用成因分析与经验推算相结合的方法,从实测的暴雨资料入手,应用地区综合分析方法来分析暴雨资料和地区特征关系,从而间接地推求设计流量。
是一种半理论半经验的计算方法。
一次暴雨降雨在满足了植物滞留、洼地蓄水和表土储存后,当后降雨强度超过入渗能力时,超渗的雨量将沿着坡面汇流入河网。
而决定小流域洪峰流量大小(即影响产流与汇流)的主要因素,一般有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的时空分布和下垫面(如植物滞留洼地蓄水、土壤蒸发、入渗;汇水区的大小、形状、坡度)等。
暴雨推理法把汇水区上的产、汇流条件概括简化,并引入一些假定,从而建立起主要因素和洪峰流量之间的推理关系和经验关系,通过统计分析计算,定量其参数,最后得到计算公式。
说明:本计算中有的参数均来自于十天高速水文计算书(第五册第一分册),有的来自现场,有的则来自有设计院提供的CAD地形图。
二、基本公式及使用情况
暴雨推理公式:
式中:QP——规定频率为P时的洪峰流量(m3/s);
SP——频率为P时的雨水(mm/h),该地区取值62;
μ——损失参数(m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