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观察与发现
教学目标: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积极发现新事物
教学目标:通过对苹果的观察,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观察法。
课前准备:不同颜色的苹果三个,水果刀一把,水果盘一个
导入:同学们,还记不记得上一节课我们欣赏的陈曦小朋友写的《冬天的天使》?在她的作文里他是怎样写雪花的颜色和形状的?(半透明的六角帽、小雪花洁白洁白的)她是怎样知道的呢?(看到的、观察)雪花降落下来,我们的世界变成什么样的呢?(世界变白了、道路变白了、房屋变白了、大树也都变白了!)很好,那陈曦小朋友是怎么知道的呢?(看到的),对,陈曦小朋友就是用眼睛看到的,她把她自己看到的东西写了下来,这就叫做利用观察法写作文,难道观察法仅仅是用眼睛看吗?到底什么是观察法?今天我告诉大家,观察不只是要用眼睛还要动用我们的各种器官,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皮肤触,那么咱们今天就以《苹果》为例,来看看和学习什么是观察法?
板书:
眼鼻耳舌皮肤
看闻听尝触(摸)
让学生从苹果的颜色、大小(有大有小)、形状(没切开时的形状、用横切和纵切切开核的形状)、味道等几方面观察,在给学生介绍苹果的营养和功效。
教师:好,一提起苹果,大家都不陌生,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你们印象中的苹果是什么样的?(红红的、圆圆的)
大家也爱说“弟弟(妹妹)的脸蛋红红的,像个红苹果”同学们印象中的苹果一般是红红的,但是请看我今天带的这几个苹果,大家用眼睛仔细观察,看看到底是什么颜色:学生观察然后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你们观察后,发现,原来并不是所有的颜色像我们印象中的那样是红色的,还有黄色、青色、红中带黄、绿中带黄。
(让学生用有的……有的…造句)
教师:同学们再看一看苹果的大小?(讨论,板书)用上“有的……有的……”句式
教师:说一说,形状是什么样的?(圆形的、不规则的圆形的、椭圆形)
教师:同学们,刚才咱们看的是苹果外在的东西,那你们说说,苹果的里面会藏着什么?(果肉、苹果核)那我说,里面还藏着一个五角星呢!咱们看看。
第一次切纵切,是苹果核,让学生观察:苹果籽的颜色
第二次切拦腰切,是五角星,让学生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就不同。
鼓励孩子多方位、多角度观察。
教师:看了咱们再摸一摸。
(光滑的……)摸着苹果想到了什么?(用比喻句造句)
教师:看过摸过,现在闻一闻,什么味道?什么感觉?(听见有人的肚子咕咕叫了,看见有人流口水了。
)
教师:既然有人都要流口水了,那现在我把苹果分给大家,大家尝一尝,然后告诉老师是什么味道。
(甜的、酸的、田中带酸的)吃了甜甜的苹果有什么感觉?(幸福的)吃了酸酸的
苹果呢?(甜中带酸,就像我们的童年,有开心的、甜蜜的事情,也有烦恼的、心酸的事情对不对?)
教师:英国有这样语句谚语“an apple a day,keeps doctor away ”什么意思呢?翻译成中文就是: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也就是说每天吃一个苹果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那吃苹果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红苹果:更有益心脏,提高记忆力,保持泌尿系统的健康。
中医认为,红苹果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的祛病作用更强,可保护心脑血管健康,老年人可以多吃一些。
青苹果:具有养肝解毒的祛病养生功效,此外,青苹果还可促进牙齿和骨骼生长,防止牙床出血。
黄苹果:可强健人体免疫系统,对预防某些癌症也有好处。
另外,黄苹果对保护视力有很好的作用。
小结:回过头来看看,今天我们运用了那些身体器官对苹果进行观察的?(眼睛、皮肤、舌头、鼻子)咦?耳朵哪儿去啦?对,你们也能发现,观察法就是指人一定的研究目的(苹果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身体器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苹果),从而获得答案的一种方法。
但是,在观察的过程中,这五种感觉器官不一定非得都用上,在观察苹果的时候,听觉就不用了,但是你在观察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的时候,是不是就得用上听觉啊?因为你要观察小鸟的叫声,那味觉就不必了吧!煮了吃了?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鸟类。
好,今天我们运用观察法观察了苹果,那你们就以《苹果》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吧!
【课后练习】
以《苹果》为题目,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