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神话传说故事
轩辕本是南方一位有知识有技巧的跛足青年,西陵氏族神巫歧伯通过占卜从广西地区
找来准备作为首领的候选人,但西陵氏族的人,嫌他是一跛子,坚决不同意他竞选新首领。
只有嫘祖看上了他的聪明才智,与他成为了好朋友。
后来,西陵氏族中来了以为能人的消
息被北边一个氏族知道了,于是,他们趁西陵氏族不备时把他抢虏走了。
跛足青年因腿脚
不便,发明了以为代步的车。
后将车改制为战车,氏族自有了大车后就不用害怕其他部落
剽悍的骑兵了,使部族作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因此便被部落推为领袖,称为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领导部族着力改革,改变游牧民族杀伐好战的习性,力主养性爱民,以仁德
服天下,不好战伐,只对些残害百姓,不服王化的部落进行讨伐,因此,远近有80多个
部落闻风归顺。
得到天下之后,黄帝便开始巡视人间。
相传有一个春天,一位少女在桑园养蚕时,碰
到黄帝。
黄帝看到在她的身上穿着一件金色彩衣,闪着轻柔、温和的黄光,地面上堆着一
堆蚕茧。
黄帝就问少女身上穿的是什么,少女就说了植桑养蚕、抽丝织绸的道理。
黄帝听后,想起人们还在过着夏披树叶、冬穿兽皮,一年四季衣不蔽体的生活,感觉到这是一项
大的发明,能让人民穿衣御寒。
他就与这位少女结为夫妻,让她向百官和百姓传授育桑养
蚕的技术。
这位少女就是黄帝的正妃嫘祖,当时黄帝也已到了三十而立之年。
黄帝封嫘祖为正妃之后,嫘祖就组织一大批女子上山育桑养蚕织丝。
但很快又遇到了
一个大难题,蚕养了很多,茧也产了不少,但抽丝和织帛却有了困难。
就在这时,群女中
有一个身材矮小、皮肤黝黑、面部丑陋的女子发明了缠丝的纺轮和织丝的织机。
黄帝得知后,对此项发明大加赞赏,让她给众人传授技艺。
后来在嫘祖的撮合下,黄帝娶了这位丑女,作为次妃,这位次妃被后人尊称为嫫母。
蚩尤是炎帝的苗裔,在涿鹿之野那场神国的战争中,炎帝被黄帝打败了,迫于无奈退
居南方,蚩尤也被俘虏而做了黄帝的臣子。
蚩尤天生勇猛,对炎帝的失败很不甘心,他部
族的人也都和他一心,愿意听他的调遣。
于是,蚩尤族的人去见了夸父族的人,请求他们助一臂之力。
夸父族人意见不一,一
部分表示对于这种战争并没有多大兴趣,另一部分觉得这正是替弱者打抱不平的好机会。
那些愿意打抱不平的人就都参加到这场战争里去了。
蚩尤族人得了夸父族人的帮助,实力和士气重新壮大起来,真是如虎添翼,又和黄帝
的军队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了。
黄帝对于夸父族人加入战争,十分恼怒,但一时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对付,接连吃
了好几个败仗。
他很颓丧,战场上蚩尤族的人又在吹烟喷雾了,烟雾虽不算大,但是东一处、西一处,隐蔽着夸父和蚩尤们出其不意的袭击,时常令黄帝的军队措手不及。
黄帝没有办法,干脆把军队暂时交给他手下的大将力牧指挥着,自己却跑到前些时候
会合天下鬼神的泰山上去躺卧起来,好静静地想一想对付蚩尤的计谋。
这时,从天上飞来一个自称“玄女”的鸟身人头的妇人,她见了黄帝之后,说自己是
天上得道的女仙,来指点他兵法。
黄帝正苦于无计可施,听她这么一说,自然是喜出望外,求之不得,一时间烦恼尽除,喜上眉梢。
他先向玄女致谢之后,马上虚心地向她学习种种
神奇奥妙的兵法。
黄帝得了玄女的援助,从此行军布阵变化高深莫测。
同时又得到了昆吾山的火一样的
红铜,用来打造宝剑。
这种宝剑造成之后,就变成青色,寒光四射,水晶般的透明,有削
铁如泥般的锋利。
黄帝一下子得到了兵法,又得到了武器,霎时间军威大振,很快战局就
发生了变化。
蚩尤族和夸父族的人虽然勇猛有余,但智慧不足,究竟敌不过黄帝的谋略,
终于还是失败了
在最后一场战争中,蚩尤和夸父剩下的队伍被黄帝的军队重重包围。
这时黄帝阵中的
神龙“应龙”大显神威,他翱翔天空,嘎嘎地怪叫,杀死一个个无路可逃的蚩尤族人,又
杀死许多夸父族人。
黄帝的军队合围上来,那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铜头铁额的蚩尤首领,也没有逃脱被活捉的命运。
应龙虽然替黄帝建立了赫赫功勋,但却受了“邪气”的侵袭,也和天女魃一样,再也
上不了天,他的主人似乎也像忘记自己的女儿一样,将他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从此他就只
好悄悄地到南方的山泽里去居住,所以至今南方多雨。
黄帝当然不会宽恕被活捉的军队首领蚩尤,所以立即就在涿鹿这个地方将他杀掉。
杀
他时候还不敢把他手脚上的枷锁马上除去,担心他逃跑。
直到已经将他杀死了,才从他身
上摘下血染的枷锁,抛掷在大荒之中。
后来这刑具化作了一片枫林,枫林里的每一片树叶
的颜色都是鲜红的,那便是蚩尤身上迸溅出来的斑斑血迹,直到现在还在诉说着他的悲愤。
据说,黄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中国西部的陕西省一带。
这是中国母亲河黄河
流经的地域。
就这一点说,这与世界文明开始于沿河流域是一致的。
后来,黄帝族最后
定居在中国北方的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族最后到达中国东部山东地区。
经过许多的迁徙、战争、兼并,黄帝族与炎帝族,与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等逐渐融合,形成了最初的“华族”。
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民族和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明程度也较高,因而黄帝
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
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后来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
始祖。
大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华族”始称为“汉族”。
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
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
关于黄帝的神话传说非常多,由于出自不同时期不同人物
的记载,有的甚至相互矛盾。
据说,黄帝的出身极不平凡,他是大地之神的女儿所生,婴儿时便能说话,自幼聪明,才智过人。
成年后,黄帝有25个儿子,10000个诸侯,诸侯中有7000个是掌管不同事务的神灵。
自然界的风雷雨电都归黄帝主管,他能使天空发生14种变化。
黄帝长着四
张面孔,这使得他不用转动脖子就能对四面八方的动态及时了解和掌握。
为了造福于他
的臣民,黄帝教会人们播种五谷
,教会人们驯化鸟兽和虫类,黄帝还发明了布帛,教会人们开采矿石,制造铁器
和铜器。
进而,黄帝让仓颉创造了文字,伶伦制作乐律,大挠制定日历,岐伯写了医书,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娱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