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课内知识整理拼音、词语一、给加点字注音妖娆()喑哑()襁褓()旁骛()佝偻()亵渎()骈进()强聒不舍()陨落()恪尽职守()舐犊之情()廓然无累()扶掖()一抔黄土()怒不可遏()阴晦()愕然()嗤笑()瑟缩()作揖()惘然()恣睢()()拮据()栈桥()阔绰()煞白()发窘()抽噎()棱角分明()模样()模式()根深蒂固()汲取()狡黠()吹毛求疵()嗔怒()面面相觑()恃才放旷()谮害()舴艋()二、填字组词红素一代天润如油温细敬乐章义不二留之际言行相强不舍媚欺民百姓成怒尽职守重蹈覆然无累横流之明吞斗牛化为有无与比怒不可无与比斯底里拿稳斩截不迫根深固不倦不言而而不舍而易举持之以格致旁观谈论全贯吹毛求不求解加粗暴咬嚼狂妄自因失然贯通开卷有怀伤为民请面面相才放旷对答如连声茶饭无挖搜文言文《陈涉世家》一、词语解释1、陈涉少时()2、尝()与人佣耕3、辍()耕之()垄上?4、怅()恨久之5、苟富贵()6、若为佣耕()7、太息()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9、适戍渔阳九百人()10、屯大泽乡()11、皆次()当行()12、会天大雨()13、度()已失期()14、乃谋曰()15、今亡()亦死,举大计()16等()死,死国()可乎17、吾闻二世少子也()18、数()谏故()19上()使外将()兵20、今或()闻无罪21、楚人怜()之22、今诚()以吾众23、为天下唱?通“倡”,()24、以为然()25、乃行卜()26、卜者知其指意()意图27、威众()28、丹()书()帛曰29、陈胜王()30.所罾()鱼腹31、得鱼腹中书()32、固()以怪()之33、间令()34、之()次所旁丛祠中35、旦日()36、卒中往往()语37.皆指目()陈胜38、素()爱人39、广故()数()言欲亡?40、尉果笞广()41、并杀()42、藉第令毋斩()43、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5、为()坛而盟()盟誓46、蕲下()47、徇()蕲以东48、比至陈()49、卒数万人()50、豪杰()51、身()被()坚执锐52、伐无道()53、诛暴秦()54、社稷()国家?二、句子翻译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译: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译: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5、天下苦秦久矣。
译:? 。
6、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7、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8、此教我先威众耳。
译:9、固以怪之矣。
译:10、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译:1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1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译:13、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1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1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译:16、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译:17、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译:唐雎不辱使命一、词语解释1、不辱使命()2、易安陵()3、安陵君其()许寡人()?4、大王加惠()5、甚善()6、虽然(),受地于先王7、因()使()唐雎使()于秦8、弗敢易()交换9、故()不错()意也?10、请广于君()11、逆寡人者()12、轻()寡人与()13、非若()是()也14、虽千里不敢易()15、岂()直()五百里哉16、怫然()怒17、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18、免冠()徒跣()19、以头抢()地耳()20、庸夫()之怒21、非士()之怒22、仓鹰“仓”通()23、休()祲()降于天24、缟素()25、秦王色()挠()26、长跪而谢之()27、寡人谕()矣28、徒()以有先生也二、句子翻译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译:2.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译: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译: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5、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译:6、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译:7、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8、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译:9、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译:10、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译:11.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译:12.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译:13.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译:隆中对一、词语解释1、亮躬()耕于?2、好为《梁父吟》()3、隆中对()?4、时人莫之许也()5、惟()博陵崔州平?6、谓()为信然()7、屯()新野?8、先主器之()9、谓()先主曰?10、此人可就()见11、不可屈()致()12、宜()枉驾()顾()之13、先主遂()诣()亮?14、凡()三往15、因()屏人()曰?16、汉室倾颓()17、孤不度()德量()力18、欲信()大义19、遂用()猖獗()?20、然志犹()未已()21、君谓计()将安()出()22、自董卓已()来23、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24、今操已()拥百万之众25、此诚()不可与争锋26、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27、利()尽()南海28、此殆()天所以资()将军29、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30、帝室之胄()31、总揽()英雄32、外结好()孙权33、命一上将()将()荆州?34、将军身()率益州之众35、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二、句子翻译1、时人莫之许也。
译: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译:3、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4、孤不度德量力。
译:5、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译:6、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译:7、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8、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译:9、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译:出师表一、词语解释1、崩殂( ) 2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 )也3、盖( )追先帝殊遇( )4、以光( )先帝遗德5、恢弘( )志士之气6、陟罚臧( )否( )7、以昭( )陛下平明之理( )8、是以( )先帝简拔9、以遗( )陛下10、悉( )以咨( )之11、亲( )贤臣,远( )小人12痛( )恨( )于桓灵也13、躬( )耕14、猥( )自枉屈15、卑鄙( ) 16、由是感激( )17、遂许( )先帝以驱驰( ) 18.后值( )倾覆19、尔来( )二十有( )20、夙夜( )忧叹21、恐托付不效( )22、深入不毛( )23、庶竭驽钝( )24、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25、以彰( )其咎( )26攘除( )奸凶27、咨诹( )善道?28临表涕零( )29.察纳雅言( )二、句子翻译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译: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译:4、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5、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6、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家会有司论其刑赏。
译:7、必能使行和睦,优劣得所。
译: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9、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译:10、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译:1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1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译:13.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译:九年级语文(上)文言知识归纳复习(一)、一词多义1.数:(1)数有功()(2)卒数万人()(3)珠可历历数也()2.乃:(1)陈胜、吴广乃谋曰()(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乃行卜()(4)乃入据陈()3.然:(1)然足下卜之鬼乎()(2)吴广以为然()(3)秦王怫然怒()(4)谓为信然()(5)若听茶声然()4.以:(1)扶苏以数谏故()(2)固以怪之矣()(3)以激怒其众(4)祭以尉首()(5)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6)以君为长者()(7)徒以有先生也(8)以塞忠谏之路也()(9)先帝不以臣卑鄙()5.之:(1)辍耕之垄上()(2)怅恨久之()(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4)然足下卜之鬼乎()(5)天子之怒,伏尸百万()(6)愿终守之,弗敢易()(7)先主器之()(8)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6.若:(1)非若是也()(2)若士必怒()(3)若为佣耕()7.岂:(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将军岂愿见之乎()8.其:(1)安陵君其许寡人()(2)卜者知其旨意()(3)其真无马邪()(4)百姓多闻其贤()9.为:(1)好为《梁父吟》()(2)谓为信然()(3)以弱为强者()(4)贤能为之用()(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10.而:(1)国险而民富()(2)受地于先王而守之()(3)而其主不能守()(4)长跪而谢之曰()11.于:(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请广于君()(3)受地于先王而守之()(4)仓鹰击于殿上()(5)休祲降于天()(6)何至于此()(7)受任于败军之际()(8)还于旧都()(二)词类活用1.法皆斩()2.天下苦秦久矣()3.乃丹书帛曰()4.狐鸣呼曰()5.皆指目陈胜()6.忿恚尉()(三)古今异义1.夜篝火? 古:()今:()2.卒中往往语古:()今:()3.遂用猖蹶古:()今:()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今:()5.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今:()6.由是感激,临表涕零? 古:()今:()(四)通假字1.发闾左适戍渔阳通()2.为天下唱通()3.固以怪之矣通()4.将军身被坚执锐通()5.故不错意也通()6.仓鹰击于殿上通()7.欲信大义于天下通()8.自董卓已来通()九年级语文(上)诗词名句复习一.填写上句或下句1.过尽千帆皆不是,。
2.塞下秋来风景异,。
3.千嶂里,。
4.羌管悠悠霜满地,,。
5.为报倾城随太守,,。
6.,西北望,射天狼。
7.,日晚倦梳头。
8.,欲语泪先流。
9.,载不动许多愁。
10.,,沙场秋点兵。
11.马作的卢飞快,。
12.了却君王天下事,。
13.,但惜夏日长。
14.更深月色半人家,。
15.,人际板桥霜。
16.槲叶落山路,。
17.无意苦争养,,,只有香如故。
18.,叶底黄鹂一两声。
19.酒困路长惟欲睡,。
20.,瑞脑消金兽。
21.莫道不消魂,,。
22.千古兴亡多少事,。
23.天下英雄谁敌手,。
23.列国周齐秦汉楚,,;,。
24.官船来往乱如麻,。
二、根据语境提示理解性默写1.《梦江南》描摹江南女儿的相思之梦,表现女子盼夫早归,望眼欲穿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
表现女子失望悲伤心情的句子是,。
2.范仲淹的《渔家傲》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体现边塞的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