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与出路【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区环境的品质,进而带动景观设计产业的行业链在中国的起步和发展,设计师们借助互联网在没有本着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的情况下,开始着无尽的抄袭与复制欧洲设计的产物来填压这个新兴市场,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开拓创新。
本文通过近年来对景观设计的认知,总结出目前中国居住区景观设计呈现的问题,并拿西方园林设计的发展对中国居住区景观设计现状加以对比反映出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出路。
【关键词】西方园林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传统与现代;中西融合
1、西方园林设计的发展
西方园林与中国园林相同,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
园林的出现,应该是在人类已经有创造美的欲望的时候,即是人类期望对失去乐园的回归,同时又是人类走向理想生活的开始。
传统的西方园林文化应追溯到古埃及,当时的园林就是通过耕种和改造出来的几何自然,因而,西方的园林设计就是从几何形态道路发展的。
公园8世纪,西班牙被阿拉伯人征服,侵入了并带入了伊斯兰园林文化,并结合欧洲大陆的基督文化,从而形成了现如今西班牙的特有园林风格。
阿拉伯人把水作为文化生命中的冥想之
源与象征,常用十字形状的水渠作为庭院形势,这种形势的园林对后来欧洲造园和景观设计有着极其大的影响。
到了15世纪初叶,由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引起了一大批对田园和自然有强烈兴趣的人,并逐步的从简单的几何形体向巴洛克曲线的艺术艺术型转变。
17世纪注定是园林史上不平凡的阶段,法式园林的开创的杰出人物——勒·诺特(andre le notre 1613—1700)。
在造园手法中即保留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庄园的一些要素,又以一种更加华丽、宏伟、开朗、对称的方式重新加以组合,创造出了一种更高贵的园林形势。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18世纪中国园林文化对世界园林造园手法的影响,英国出现了以自然曲折的湖岸,成丛成片的自然生长的树木为要素构成了英国新式园林。
如在改进中加入了中国的亭、塔、桥、假山。
由于乾隆皇帝喜欢猎奇,在建造中国的圆明园里也模拟了法国园林的西洋楼。
19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末期间的园林设计从常用的规则式与几何式园林的结合逐渐演变到了更多的在设计中使用规则式的园林
去协调环境与建筑关系的角色,美学艺术与建筑向着简洁的方向发展,逐步走向净化的路线,转变为以人为本、注重功能的设计。
后来,受到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园林设计更加强调对自然材料的附加与运用上。
后来欧洲大陆的花园设计都受到这种风格的影响,直
到今天。
欧洲的风景园林也是从模拟中英式园林开始的,虽然最初忙目的模拟,但却对园林设计带来了根本的变革。
不难看出,文化间的互相借鉴,并不是一件糟透了的事情。
2、中国现代居住景观设计的发展
我国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主要经历着绿化设计、景观设计到人文情怀设计(即生态化、人文化的设计)的三个过程。
这种生态化的趋势并不仅限与中国,这正是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共同的追求。
随着全球生态观念的普及与发展,回归自然必然成为了现代居住区设计的基本战略,从最初的以实用性,绿色性和休闲性到了更多现在所追求的生态性。
3、在西方园林冲击下的中国现代居住景观的发展
3.1传统与现代的割裂。
纵观近代中国知名建筑,无一例不是在国外留学过的华裔建筑设计师设计的,不论是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南京中山陵,香山饭店等等,无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现代气息。
这是与那些建筑设计师们身后的传统文化功底密不可分的。
但如今,城市建筑和规划的发展趋于雷同,变成了毫无民族文化特点,只能看到高楼大厦简约堆积的场所。
3.2居住生活环境与城市环境的分离。
现如今,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已经从一个居住环境与城市环境完整统一的状态中割裂开俩了。
随着中国现代城市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的日益红火,小区高楼,新
式的园林和建筑层出不穷,但这些出自中国设计师之手的这些作品,让人们实际生活起来却是感到压抑和烦躁。
生活内部与外部的完全隔绝。
这就使得城市中的生活区与城市随表面上在一起,实际已经被小区的围墙割裂开来了。
在居住区由于缺乏应有的公共空间和有效的纽带,人们的生活被肢解,生活和居住竟然被认为的给分开了,从而影响到了城市的有机通畅和健康发展。
又会因此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我们不得不把这个城市看作为“人间地狱”。
4、发展的趋势与思路
4.1中西相融合是中国居住景观的未来趋势
全球化的力量使得中国景观设计可以从中获得大量新颖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信息,设计师们可以体会并发掘现代丰富资源而创造出更有想法更具有个性和活力的新现在中国居住生活社区环境,并且可以改进我们在设计居住区理念中缺乏相互联系的不足,将设计重点转移到对新的技术,新的材料的发掘,实现人类与环境多元化的的高度接触。
虽然中国古典园林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其含义和形式也已被人类认可,但其不乏经过时间的洗礼,现代城市的发展个景观设计的发展与它本身的局限性还是有冲突的。
仅仅单独依附它本身的理念和手法绝对是难以满足我们先进社会的发展的,其实,从一开始西方和中国园林这两大体系在这个发展史上就从未停止交流过,西方的古典园林和中式古典从来也没有避免受到
其相互影响。
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此专业的同志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式园林的优秀传统,同时也合理的去吸收西方艺术文化形势,把中式园林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4.2相融合与继续发展的思路
笔者认为,中国居住景观设计的发展离不开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这种相融是势不可挡的。
在尊崇中国式园林设计精髓同时吸收和借鉴西方那种重视科学性,独创性和合理性的一面。
在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和设计同时尊重社会道德,社会文化,抛弃那种隔绝式的手法,更加人性化,生活化的去设计。
尽管中西园林设计上都有自己不同的鲜明风格,但是作为世界上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和理想的环境,应该以把过去在视觉美观的基础上逐渐的渗透与以和谐,自然、生态为主的现代景观。
具体应该立足于与本土,有传承性的去尊重中国式的生活习惯,中国式的民族特色,吸收积极探索本土资源与环境的特征,结合个性化的认识与理解创作出好的设计作品。
虽然中国式园林景观设计大多数还只停留在形势的模仿上的,诚然仿照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是完美成功的模仿的前提应该是对模仿对象的全面认识和了解之上的。
我们吸收西方外来的东西,前提必须是深入透彻的了解对象,包括其文化,历史背景中找出对自己实用的东西。
总之,居住区的环境已经是当今社会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了。
当今城市建设和居住区的环境已经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整体
发展水平。
原有的绿化设计,纯粹的景观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老百姓们会对生活态度和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全球化的思潮冲击下,我国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正面临着挑战和发展的两难之中。
因此,如果我们能在设计中结合中西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居住景观发展的需求,更用心的去创造新的,有特色的中式园林景观,我们就可以很好的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在世界景观设计方面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赵纪军.新中国园林政策与建设60年回眸(三)[j].风景园林,2009.80(3):91—95.
[2]朱丹.栖居之境[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3]康江华,全平.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现状与发展方向[j].湖南林业科技,2008.35(5):75—77.
[4]张存乐,平锡金,任全进,等.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素与发展新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2007(23):48—50.
[5]朱建宁,西方园林史[j].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