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字》看纳撒尼尔•霍桑的写作风格
《红字》是十九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
小说主题复杂多样, 写作手法独特, 象征手法贯穿全文, 人物、情节和语言都颇具主观想象色彩, 在描写中又常把人的心理活动和直觉放在首位。
因此, 它不仅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 同时也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篇。
这样一座瑰丽的艺术迷宫, 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挖掘。
《红字》是霍桑精心创作的艺术杰作。
在这部书里, 霍桑倾注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思索及对爱情、婚姻、宗教等许多问题的看法。
小说的基本情节十分简单, 描写了一个受不合理婚姻束缚的少妇海斯特因与年轻牧师丁梅斯戴尔通奸而被罚示众、终身佩带象征耻辱的红字, 其丈夫齐林渥斯发誓要查处奸夫的故事。
在这样一部描述爱情和复仇的故事背后, 蕴涵着更为深刻的内容和复杂多样的主题, 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赞美、对邪恶的讽刺、对原罪的探讨、对罪恶给人们道德、感情、心理等多方面带来影响的刻画、对宗教的迷惑及对人生命运的宿命主义的表露。
《红字》主题复杂多样的形成, 与作者的身世、经历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一部好的作品往往就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和对生活的顿悟, 而高明的作家总是善于将自己的经验和顿悟与人类共同的命运结合起来, 从而使自己作品的主题得到升华。
霍桑( Natheniel Hawthorne) 1804 年生于马萨诸塞州塞勒姆。
其清教徒祖先曾参与迫害宗教异端, 给霍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少年霍桑自作主张, 给自己的姓氏前增添了一个字母以别于先祖。
他四岁丧父, 随母寄人篱下, 闭门读书, 养成了羞涩、孤独的性格。
大学毕业后他又回到家乡塞勒姆, 重新开始了他长达十二年的隐居生活。
在这段自我禁闭的岁月, 他热衷于探索家乡的历史, 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读书、观察、思索、创作, 使他的文学天才愈加深化, 个性愈加鲜明。
1841 年他和一群超验主义者创办了布鲁克农场, 1842 年与有超验主义思想的索菲亚皮博迪结婚, 后移居马萨诸塞州的康考德, 与邻居爱默生、梭罗、阿尔考特等人结下友情, 开始静心创作。
霍桑认为当时的美国没有阴影, 没有古旧、没有神秘只有光天化日下普遍的繁荣。
但他关注的不是这繁荣的景象, 而是人的命运、人性的恶。
他从 1847 年开始写这部后来成为名作的《红字》。
这类红字在殖民地时期的新英格兰确实有人佩带过, 它们给霍桑提供了使他能运用自如的创作素材。
可由于经济上的窘迫, 其作品迟迟不能成书, 直到 1850年《红字》才得以出版并一举成名。
受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霍桑形成了相当复杂的世界观。
他一方面从清教主义的善恶观出发看待、思索人生, 认为爱情结合违背了基督教的教义, 是原罪, 而私情更是触犯了基督教的第七戒。
另一方面, 他受欧洲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并从家族的负罪感出发, 对清教的狭隘、虚伪和违背人性
的统治深恶痛绝。
反映在《红字》中, 他虽然谴责不合理的婚姻, 甚至把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说成是神圣的贡献, 但又不敢肯定不合法的感情, 最终只能让丁梅斯戴尔郁郁而终,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
他一方面受超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相信客观世界只是某种神力量的象征, 但又受宗教教条的熏染, 努力探求人类的原罪。
他对社会变革充满不解与疑惑, 对科学充满恐惧, 把示众台描写成如同法国大革命时期恐怖党人的断头台, 把学者齐林渥斯描写成恶魔。
其思想的种种矛盾在红字中得以充分反映, 丰富的内涵使作品厚重隽永, 独具魅力。
霍桑的文学艺术才能出众, 尤其擅长运用象征手法。
其受超验主义的深刻影响, 认为客观物质世界仅仅是表面现象, 而它的灵性才是本质。
他关注表面下的内涵, 并以小说为表达形式, 潜心挖掘在事物背后的深刻含义。
面对《红字》, 我们仿佛进入了一座象征主义的迷宫。
这里的一切, 无论是红字、主要人物及其人名、自然环境,霍桑都赋予他们多种、深刻的象征意义, 力图通过象征物去揭示其隐秘的含义,表达深刻的主题。
象征主义在这里被发挥到了极至。
比如, 绣在海斯特胸前的红字 A 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被赋予多种深刻的象征意义。
在文章的开篇, 女主人公海斯特由于犯了被清教徒视为大逆不道的通奸罪, 被罚终身佩带象征耻辱的红字并站在示众台上示众, 红字代表通奸女犯( Adultery) , 是罪恶的象征;海斯特与女儿离群索居, 没有朋友, 红字又是孤独( Alone) 的代名词; 海斯特擅长刺绣, 努力融入当地社会, 无私帮助周围的人, 耻辱的红字变成了能干( Able)、崇高(Admirable)的象征; 由于其忍辱坚持善行, 最终获得了新生, 红字也最终具有了天使( Angel) 的意蕴。
此外, 红字还是亚当( Adam) 的代表, 表明海斯特所犯的是人类的原罪。
对海斯特本人而言, 红字也是珠儿的生父- 亚瑟丁梅斯戴尔( Arthur Dim mesdale) 的象征, 她精心绣在衣服上的红字表达了她对情人的深爱。
作品的人物也具有象征意义: 女主人公海斯特与青年牧师丁梅斯戴尔通奸怀孕, 是有形的红字, 象征着原罪。
但她美丽善良, 大胆追求爱情, 为了爱人的名声独自承担了全部罪责和耻辱, 又是勇于向愚昧传统礼教宣战的斗士的象征; 缺乏勇气、表里不一的丁梅斯戴尔内心受良心的自责, 与世隔绝, 是无形的红字, 是懦弱的象征; 海斯特的丈夫齐林渥斯丧失人性, 一心只想报仇, 冷酷地亵渎了人类心灵的尊严, 是红字的制造者, 是邪恶的化身; 海斯特的女儿珠儿既是罪恶的产物又是爱情的结晶, 没有受到人类文明的污染, 保持着人的纯真, 既是活生生的红字, 又是天使的象征。
书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也有独特深刻的寓意: 海斯特 Hester听起来接近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的妹妹赫提斯 Hestier 的名字, 代表着美丽、善良和真理; Hester又是haste( 匆忙草率) 的谐音, 不仅指海斯特与丁梅斯戴尔草率犯下的原罪, 也借机批判了清
教社会对人性的草率判决和残酷摧残。
Arthur Dim mesdale 的缩写是 AD, 代表了通奸( Adultery ) 。
Dimesdale中的 Dim 是黑暗微弱的意思, dale 是溪谷, Dim mesdale 实际是 dim - interior( 虚弱的心) 的含义, 喻指男主人公的生性怯懦。
Roger Chillingw orth 的姓由chilling和worth两部分构成。
chilling来源于单词chilly( 冷酷的) , 暗指齐林渥斯是个无情的复仇者。
Chillingw ort h 还意味着复仇毫无意义( wort hless) 。
另外, 书中的自然环境也深含寓意, 比如海洋和森林各有明显的互相对立的象征意义。
海洋无边无际, 变幻莫测, 代表了凶险邪恶; 森林宁静而安全, 代表了美好和希望。
《红字》第十八章一片阳光中, 海斯特在森林里遇到丁梅斯戴尔, 决心与他出逃, 在她抛掉红字后, 她立刻恢复了全部的美丽。
这一章以象征手法写成, 极富浓郁的抒情气息和优美浪漫的格调。
这耻辱的标记一经除去, 一种神清气爽的解放感随之而来,她摘下了罩在她头发上那顶死气沉沉的帽子, 满头乌黑浓密的秀发立刻飘洒在肩头, 厚实中显出光影婆娑, 为她的容貌平添了柔和之美。
她的嘴角和眼波中散发出温柔的嫣然笑意, 似是涌自她女性的心头。
长期以来十分苍白的面颊也泛起潮红。
她的女性,她的青春, 和她各方面的美, 都从所谓的无可挽回的过去中恢复了,伴随而来的是她少女时期的希望和一种前所不知的幸福, 都在此时此刻的魔圈中荟萃一堂。
小说大量运用此类富于表现力的象征、暗喻手法, 使行文活泼, 摇曳多姿, 而且起到了引而不露、含而不发、耐人寻味的效果, 增加了小说的容量。
《红字》是美国文学发展史上首部象征主义小说, 先于梅尔维尔的《白鲸》一年发表, 贯穿全文的象征比拟手法开创了现代派文学的象征主义流派的先河, 对梅尔维尔、爱伦坡等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并被后来的人们所效仿。
霍桑也因此被评论界称为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作家。
霍桑对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对亨利詹姆斯、威廉福克纳、犹太作家索尔贝尔和艾萨克辛格及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等后代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成为西方现代文学的先驱之一, 红字也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之作、一颗璀璨的明珠。
正如亨利詹姆斯所说:霍桑的作品将永远流传,他属于富有想象力的人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