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结构方式举例四字成语是固定短语的一类。
从结构看,它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研究成语的语法结构,分析一下它的结构方式,对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实在是大有好处的。
成语的结构方式,大致有下列八种:一、并列式⒈名+名如:张三李四、帝王将相;⒉动+动如:敲诈勒索、贪污腐化;⒊形+形如:谦虚谨慎、艰苦朴素;⒋偏正+偏正①定名+定名如:五湖四海、良师益友;②状动+状动如:深谋远虑、豕突狼奔;③状形+状形如:万紫千红、十全十美;⒌动宾+动宾如:厉兵秣马、说长道短;⒍主谓+主谓如:上行下效、心平气和。
二、偏正式⒈定+名如:至理名言、一臂之力;⒉状+动如:量力而行、翻然悔悟;⒊状+形如:豁然开朗、孜孜不倦。
三、支配式如:解放思想、震撼人心。
四、补充式⒈动+补如:爱不择手、持之以恒;⒉形+补如:重于泰山、漆黑一团。
五、陈述式如:愚公移山、青出于蓝。
六、连动式如:触景生情、饮水思源。
七、兼语式如:引狼入室、纵虎归山。
八、能愿式如:不可磨灭、未能免俗。
成语: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
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四字成语的语法结构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买椟还珠愚公移山万象更新;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并列式:千山万水、画蛇添足;偏正式: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间可加“的”字)。
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
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
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
因为成语有多种意义,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熟语:是习用的词的固定组合,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
熟语的分类:现代汉语中有些定了型的词组和短语,经常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位来使用,不能随意改变其成分,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警句等,内容十分丰富。
熟语的来源:1、来自民间口语和名人之言2、来自古代书面语3、借自外语熟语举例: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
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
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
溺:沉溺,陷入。
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
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
马不卸鞍,人不解甲。
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
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知识点拓展谚语:是熟语的一种。
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
一、气象谚语: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
1.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2.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二、农业谚语: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
1.枣芽发,种棉花。
2.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4.春雷响,万物长。
三、卫生谚语: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
1.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2.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3.食能以时,身必无疾。
4.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四、社会谚语: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
1.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2.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五、学习谚语: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
1.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2.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格言:是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
是人们机智的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刻激励人生取得进步。
一般不直接考查,主要是通过写作体现出来。
规律技巧:在内容上它是人生经验和规律的总结,具有教育意义;在语言形式上简洁而精练。
因此,格言与谚语、名言、警句、箴言等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可以说,只要是有教育意义的精练语句,都可以称为格言。
只是谚语来源于民间无名氏之口,或经众人加工而成,而名言则大多数出于名人之口。
格言包括的内容不是太广泛,简单的说"格言"大多是以激励的意思为主,也因为名言之所以叫名言是因为是有个名字是名人说的话,后来又出来了大众能接受的词“格言”一般都是某公司的格言,某人的格言,基本上都是一些努力、加油、奋斗之类的句子.格言一般出自古代的书面文献,经引用后广泛流传,至今仍具有教育意义。
由于流传时间久,人们或许已经不知道或不注意其出处,只注意教育意义。
典故: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情绪和愿望等;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是加深含义,促使人们产生先关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典故的来源: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
第二,来源于一些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
第三,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
典故的分类:成语典故,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按图索骥等;历史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文学典故,如晓风残月,大江东去等;文化典故,如牛郎织女等。
典故的运用:1、要熟悉掌握大量典故,要避免创作时头脑空空联想不到有关典故;2、要准确理解有关典故的正确含义和使用方法,避免用错,用偏,产生笑话,影响意思表达;3、写诗词要特别掌握典故的活用,可以根据句子声韵文字的需要变换调整;4、要注意典故的生命力;5、典故在传达表现事物事理中毕竟是隔了一层,是一种由彼而产生的联想,所以诗词创作不宜多用;6、既然典故是历史的故事,其运用是为更好传达思想情感的,根据阅读对象和时事纳入新典故也就是很正常的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新学年,新气象。
作为永寿中学的新同学,我们看到校园中一座座美轮美奂的楼房,心里真是自豪极了。
B.咱们的班主任能干得很,在他的管理下,我们班不仅学风浓厚,而且好人好事不断,蔚然成风。
C.中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时代,应该好好学习。
D.做事情应该从长远考虑,从全局出发;要是目无全牛,就容易导致碰壁。
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
(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不能与“目无全局”相混。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风华正茂: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
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A.这篇小说构思新颖、匠心独运、情节起伏跌宕,吸引着众多的读者。
B.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磁湖沿岸,繁花似锦,绿柳如烟,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D.近阶段,毒生姜、铬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
登录后搜索试题查看答案无广告!!!D【解析】试题分析:D项中,“雨后春笋”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多用于褒义场合,这里用来形容有毒食品,不恰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013-02-06 22:28匿名| 分类:学习帮助| 浏览691次A.半山腰的松柏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B.为提高产品质量,领导深入调查研究,可谓处心积虑。
C.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分享到:2013-02-06 22:29提问者采纳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B. )“处心积虑”含贬义,不好去形容领导。
【才子风华】团队为您解答,祝你学习进步!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满意请采纳。
谢谢!提问者评价谢谢!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爸爸这两天东奔西跑,忙得不可开交。
B.刑警队长目光敏锐,明察秋毫,疑犯留下的蛛丝马迹也很难逃过他的眼睛。
C.我的同桌听课专心,思考缜密,做事更是一丝不苟。
D.我说的是孔子东游,而你说的是西天取经,真是可望不可即。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不可开交:形容没法解开或无法摆脱。
B、明察秋毫: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C、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D、可望而不可即: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经分析,答案用法是不正确的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要有解析)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