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检验诊断学2013详细答案年考博真题考博试卷

临床检验诊断学2013详细答案年考博真题考博试卷

3.Monoclonal protein: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onoclonal protein)简称 M 蛋白。正常情况下,人体内 应该同时存在免疫球蛋白的五种亚型,并且稳定在一定的水平。而肿瘤性浆细胞会不断分泌某一个特 定类型的免疫球蛋白,造成这一类型蛋白的数量增加,而这些蛋白并没有免疫功能,反而还会影响其 他正常免疫球蛋白的工作。简而言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都有同样的「祖先」和同样的「长相」,却 没有抗敌的能力。
三、论述题 1.已知基因序列,但不能分离足够的蛋白质,请设计定量荧光分析方法
2.黄疸测定比较表(3 种黄疸)
一、 分析题: 1 型糖尿病、昏迷
1 型糖尿病伴昏迷患者病因多是由于中断胰岛素或胰岛素用量不足。 高糖摄入和输入如大量摄入含糖饮料、高糖食物,诊断不明时或漏诊时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 液,完全性静脉高营养,以及使用含糖溶液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情况。尤其在某些内分泌疾病 合并糖代谢障碍的病人,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者等更易诱 发。 应激和感染如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外伤、手术、中暑或 低温等应激状态。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最常诱发。 妊娠:尤其在妊娠后半阶段,由于胰岛素的需求显著增加,可能诱发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 其他: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某些疾病如库欣病、肢端肥大症、胰升糖素瘤等。
1、酶的 2 种活性测定方法(固定时间法,连续监测法),目前常用哪种方法? 1)定时法: 通过测定酶反应开始后某一时间段内(t1 到 t2)产物或底物浓度的总变化量来求取酶反应初速度
的方法,称为两点法,其中 t1 往往取反应开始的时间。在酶反应一定时间后,往往通过加入强酸、 强碱、蛋白沉淀剂等,使反应完全停止,所以也叫中止反应法。
2)连续监测法:
又称为动力学法或速率法、连续反应法。在酶反应过程中,用仪器监测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浓度 随时间的变化所发生的改变,通过计算求出酶反应初速度。
连续监测法的优点是连续观测反应进程,可以明确找到反应的线性期,结果准确可靠,标本和试 剂用量少,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测定。随着自动生化仪的普及,连续监测法已经逐步取代定时法,成为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3.实时定量 PCR 中 Taqman 荧光探针的原理,与荧光染料法有何不同?
二.问答题: 1.如何保证实验室质量及实验室间认可?
1)明确检测依据 接受某项检测任务,首先要明确检测依据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熟悉和正确掌握它的技术要求和检 测条件。
2)样品的抽取
明确抽样、封样、记录、取送方。
3)样品的管理和试样的制备
为了保证样品的完好,不污染、不损坏、不变质,符合检测技术要求,应编制样品的交接、保管、使 用、处置的质量控制措施。
7)计算和数据处理
依据检验规范的有关规定,对检测数值进行正确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并经过校对验证,以确保结果正 确无误。
8)检验报告的编制和审定
检验报告的内容应完整,填写应规范、正确、清晰、判定准确,并严格执行校核、审批程序。
只有各个实验室都遵循了相应的原则以及操作步骤,保证了每个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保证自己 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保证实验室间结果的相互认可与肯定。
攻 读 博 士 学 位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试 卷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一.名词解释(全英文)
重庆医科大学_临床检验诊断学 2013 年
1.epigenetics: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变化 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表观遗传的现象很多,已知的有 DNA 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基因组 印记(genomic imprinting),母体效应(maternal effects),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核仁显性,休 眠转座子激活和 RNA 编辑(RNA editing)等。
2.危急值及报告制度(Critical Values)是指某项或某类检验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异常结果出现时, 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 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应及时复核一次,同时电话报告临床科室,如两次复查结果相同, 且确认仪器设备正常,标本采集、运送无误,方可将报告送到临床科室。临床科室仅医务人员能接有 关“危急值”报告的电话,并按要求复述一遍结果后,认真记录报告时间、检查结果、报告者。医师 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该患者的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对该患者的病情做进一 步了解,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
4)外部供应的物品
对检测工作需用的从外部购进的材料、药品、试剂、器件等物品,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和进行验收的 质量控制程序。
5)环境条件
应有满足符合技术要求的工作环境,并有必要的监控环境技术参数的技术措施。
6)检测操作
检验人员要依据技术标准和检验规范规定的方法,正确、规范的进行检测操作,及时准确的记录和采 集监测数据。
4.Trinders reaction:Trinder 反应,又称“偶联终点比色法”,其原理为被测物质通过酶作用产生的过 氧化氢(H2O2)在 4—氨基替比林(4-AAP)、过氧化物酶(POD)的存在下,可生成红色醌亚胺 化合物。临床生化许多检测项目都应用了 Trinder 反应,如葡萄糖(GLU)、甘油三脂(TG)、胆固醇 (CHOL)、尿酸(UA)、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
5.CHIP:染色质免疫沉淀(英语: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被用来研究细胞内 DNA 与 蛋白质相互作用,具体来说就是确定特定蛋白(如转录因子)是否结合特定基因组区域(如启动子或 其它 DNA 结合位点)——可能定义顺反组。ChIP 还被用来确定基因组上与组蛋白修饰相关的特定位 点(即组蛋白修饰酶的靶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