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学生火烧圆明园观后感

初二学生火烧圆明园观后感

初二学生火烧圆明园观后感
【火烧圆明园观后感:篇一】
近130年后的今天,在美国留学的学生人数逆转为中国、韩国、日本。

不知这一变化又将对三国的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同学们,相信每一个看过《火烧圆明园》的人都会永远记住一个镜头:浓烟滚滚,烈火熊熊,美丽的“万园之园”圆明园顷刻间化作一片灰烬,只剩下几根石柱孤零零地耸立着。

这部电影一开始就牵动着我的心。

电影真实地叙述了英法联军侵入中华大地以后犯下的滔天大罪。

这些吃人的恶魔在中华大地横行无忌,任意抢劫,残杀无辜这一幕幕血与火的惨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激起我满腔怒火。

中国人民是龙的传人,中华大地神圣不可侵犯。

面对侵略者,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爱国的勇士们背着弓箭,拿着长矛,一次又一次冲向敌人,一批倒下了,另一批又冲上去。

但洋鬼子用我们祖先发明的火药疯狂扫射,勇敢的中国人最终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军队武器落后,战败了,鲜血染红了神州大地。

圆明园的断柱残垣还顽强地屹立在那里。

它记录着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从现在努力,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再记录像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我们应该有奋斗的决心。

来!为了中国的以后,我们努力奋进吧!
电影中的镜头一个又一个闪过。

在洋鬼子要闯入圆明园进行破坏时,坚强的中国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可是,这些狗强盗竟以清政府不准他们进入圆明园参观为借口,一把火烧毁了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并肆无忌惮地劫掠。

圆明园始建于乾隆年间,到同治年间时已经整整修建了一百多年,这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呀,可这雄伟的宫殿竟一朝毁于外国强盗之手,而那同治皇帝呢?却逃之夭夭!这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时时刻刻提醒着中国人民不忘国耻,不忘这个血的教训。

看完电影,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国家,拥有现代化的高科技,这样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同学们,让我们为了祖国母亲永不受辱而努力学习吧!
【火烧圆明园观后感:篇二】
今天我和妈妈观看了《火烧圆明园》,心中感受好像泉水般,涌现出那一幕幕可恨、可气、可悲的时刻。

圆明园是清代着名的皇家园林之一,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

里面藏有名人字画、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打入北京,而皇帝和慈禧却逃之夭夭,只留下一座空城
和手无寸铁的百姓。

残暴的敌军很快打入了圆明园,在对圆明园进行了一番抢劫后,又下令:火烧圆明园,理由竟是看园的大臣不让他们进去抢夺东西。

三四千名英军在园内到处
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

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
之一炬。

现在,有一个问题浮现在我的心头:英法联军为什么敢在中国的领土上为所欲为?答
案只有一个——清政府太无能。

虽然我们和他们有一些差距,但是,遨游太空的“天宫一号”就已经向世人昭示,只
要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伟大的祖国就能稳步走向文明、富强、繁荣、昌盛!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职业道德离不开规章制度的约束,制度约束是
规范管理和服务的根本内容和最终保障。

现在,有一个问题浮现在我的心头:英法联军为什么敢在中国的领土上为所欲为?答案
只有一个——清政府太无能。

王杰既然出处跟和珅作对,为什么不把他搞掉呢?因为和珅善于敛财,高宗的一切额
外开支都是他千方百计从国库收入之外弄钱支付的。

这当然也是民脂民膏,高宗想大手大
脚花钱,总离不开和珅,所以动摇不了他。

反过来,和珅也恨王杰,总想把他从军机处挤
出去,但高宗有特别赏识王杰的才学与为人,所以也没有得逞。

清政府任命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他让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一并销毁;如果不肯交,
就将对方隔离,断绝其供给,逼迫其就范。

当时的英国对华事务总署出面调解,说服英国
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保证英国政府会对鸦片商的损失负责,给予相应赔偿。

将近4万箱
鸦片被上交销毁。

当时在位的皇帝整天不务正业,把外国所谓的科技视为玩物丧志,可真正等敌人攻入
国门时,却手握落后的武器去防守,结局当然是——全军覆没,这样的结果是意料之外的,也是情理中的:当时的清政府完全没有想到,被他们视为“玩物丧志的东西竟有如此大的
威力”,没有想到我们和敌方的实力是那样的悬殊。

可当清政府明白时,一切却显的那样
不堪一击。

由于清政府的无能,皇帝及大多数官员的贪生怕死,与入侵者签定了各种不平
等条约,以此来换取太平生活。

□ 用真情写下痴情语句,用真爱写下相爱缠绵,用真心写下永恒誓言,用美好写下
甜蜜瞬间,用笔头写下浪漫温馨,用日记记录幸福爱情。

日记情人节,用心记录爱情日记,就会使我们的爱情更幸福,更甜蜜!
晚清汪康年所著《记英法联军焚劫圆明园事》一文中说,“相当一部分中国的普通民
众直接参与了劫掠、焚毁圆明园的行动。

而且,根据当事法国军官的回忆,联军之所以下
焚毁圆明园的命令,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驱逐不断涌来参与抢劫的华人。

”大量国人
趁着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劫掠的机会涌了进来,和侵略者一同抢劫圆明园里的珍宝,这就是
许多国人干的。

他双目失明,四肢瘫痪,他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他不仅以自己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
志战胜了病魔,还写出了世界文学名著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历史是不可改变的,但我们手中可以把握未来,使这段悲剧不再重新上演。

【火烧圆明园观后感:篇三】
1860年,清,咸丰十年。

一场三天三夜的大火焚毁了“万园之园”——圆明园。

英法联军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后又放火,使这座世界名园变为一片废墟。

圆明园,这座变为一片废墟的万园之园,在向我们呼唤:中国人,站起来吧!虽然圆
明园被大火烧毁,但百年来,他却把奋斗的力量输入我们的躯体。

纵然八国联军侵华,纵
然英法联军毁掉圆明园,但暴力无法使我们屈服,只会使我们更加坚强。

纵然洋枪大炮打
死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人,但却打不死他们的灵魂,纵然圆明园被大火焚烧,但圆明园依然
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用心灵去体会圆明园,你会发现,他在仰天长叹:当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时,在中国
领地上横行霸道的额尔金得意忘形的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
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

掠夺者将此举妄称功绩,但世人却因这句话而愤怒。

当联军攻占北京,老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死于枪弹之中时,皇帝却去了承德的避暑山庄。

这不能不说
是中国人的耻辱!
三天,三天,一座万园之园毁灭,一个个血肉之躯倒在血泊之中。

在世界上生存了
150余年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奋勇杀敌的壮士在战斗中全军覆没。

此后一个个不平
等条约争相涌来。

富丽堂皇的圆明园的毁灭和不平等条约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圆明园废墟的存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会挨打,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奋发学习,
掌握科技知识,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火烧圆明园观后感:篇四】
今天,我观看了《火烧圆明园》这部影片。

这部片子讲述了圆明园里伟大的建筑和圆明园被摧毁的全过程。

成长在三位皇帝手中的圆明园里有无数名贵的花木,数不尽的珠宝玉器,美妙奇特的宫殿一座连着一座,特别是到了乾隆帝时期,又借助来中国考察已久的西洋画家建造了又一批豪华的建筑物。

宛若梦幻的圆明园是过于虚荣的乾隆帝沉浸在美妙的欢乐之中,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表面浮华的帝国,实际上已经隐藏着巨大危机。

制度僵化,政治腐败,闭关锁国,所有这一切都是大清帝国在鼎盛的外表下潜藏着巨大的忧患和灾难。

以科技发展为主的西方也在蒸蒸日上。

圆明园的建造仍在继续,乾隆仍然陶醉在自己的丰功伟绩中。

然而,该来的,还是来了。

公元1860年6月,英法联军占领天津,逼进北京,他们一路烧杀,最终攻下北京,传入圆明园。

当侵略者抵达圆明园时,他们顿时被眼前豪华美丽的圆明园惊呆了!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

遇到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竟放火焚烧整个圆明园。

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全部化为乌有,仅剩下那几条令人看了会痛心的柱子。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我们那五千年的历史中抹了一层灰,也让我们将这段屈辱的过去永远铭记在心!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