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2007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卷)1、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流派是[ ]A.认知学派B.行为主义C.精神分析D.人本主义2、学生为了获得师长的赞许和表扬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或内驱力称为[ ]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胜任的内驱力3、个人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确立自我感,这种自我称为[ ] A.社会自我B.理想自我C.投射自我D.镜中自我4、在心理学里,一个人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即为人的[ ]A.道德B.品德C.性格D.人格5、心理学家经过实验研究表明:教师如能对学生热情相待,寄予较高的期望,学生就会朝着教师所期待的方向和水平发展变化。
这种现象被称为[ ]A.“自己人”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威信效应D.好感效应6、人们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叫[ ]A.服从B.模仿C.感染D.从众7、根据自我意识的结构形式,自信、自强分别属于[ ]A.自我认识与自我体验B.自我体验与自我调控C.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D.自我体验与自我认识8、老师对学生取得好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期促进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动机律9、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抽象B.变式C.概括D.比较10、教师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的生动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直观形象,这种直观的形式称为[ ]A.言语直观B.模象直观C.实物直观D.想象直观2006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教师的教学心理学规律B.教师的教育心理学规律C.学生的学习心理学规律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心理学规律2.有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被称为[].A.人本主义B.建构主义C.行为主义D.认知学派3.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
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A.胆汁质B.粘液质C.抑郁质D.多血质4.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A.规范B.凝聚性C.群体气氛D.舆论5.将没有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以促进记忆效果的提高,这在记忆心理学中被称为[]A.记忆术B.联想C.替换D.系统化6.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中的[]A.自我认识 B.自我调节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7.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它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A.定势作用B.迁移C.变式D.功能固着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A.实物直观B.言语直观C.模象直观D.想象直观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A.变式B.比较C.概括D.抽象10.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A.比较性组织者B.先行组织者C.认知结构D.固定点2005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1.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A.能力B.性格C.气质D.习惯3.“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各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A.从众 B.社会懈怠作用 C.模仿 D.社会促进作用4.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科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6.如果说一个人智力超常,则其智商必须超过[] A.80 B.130 C.100 D.958.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理论是[]A.尝试错误说 B.社会学习理论 C.发现学习理论 D.掌握学习理论9.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等动力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为[]A.意志B.动机C.气质D.能力10.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A.比较性组织者B.先行组织者C.认知结构D.固定点2004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心》试卷2、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的著名代表是()A弗洛伊德B布鲁纳C马斯洛D布卢姆4、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A苛勒B加涅 C 奥苏伯尔D布鲁纳7、某学生具有外向、直爽、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急躁容易冲动等特点。
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A 胆汁质B 粘液质C 抑郁质D 多血质8、个体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A 凝聚力B 从众C 社会助长作用D 士气9、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 科尔伯格B 皮亚杰C 斯金纳D 巴甫洛夫10、根据学习的结果探寻导致结果成败原因的动机理论叫归因理论,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是()A维纳B斯金纳C阿特金森D皮亚杰2003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心》试卷3、有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意义的过程。
这种学习理论被称为()A人本主义B建构主义C行为主义D认知学派5、有一种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因素和乘积。
这种动机理论被称为()A自我实现理论B归因理论C期望理论D成就动机理论6、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A规范B凝聚性C群体气氛D舆论7、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首先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科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马甫洛夫10、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中的()A自我认识B自我调节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12、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理论是()A尝试错误说B社会学习理论C发现学习理论D掌握学习理论13、教师如果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则容易使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这种现象在宣传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A皮格马利翁效应B“自己人”效应C威信效应D“名片”效应15、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它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A定势作用B迁移C变式D功能固着18、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引导性材料,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A比较性组织者B先行组织者C认知结构D固定点20、区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时间标志是() A 25秒 B 30秒 C 2分钟 D 1分钟2002年江苏省首次教师资格认定补修考试(心)2、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因作出某种行为而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于强化的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
a、内在强化b、替代性强化c、负强化d、无意强化4、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头脑中原有观念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
a、比较性组织者b、认知结构c、先行组织者d、固定点7、某学生活泼好动,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意和兴趣容易转移,思维、语言、动作敏捷,善于交际,充满生气,但往往表现出轻率、不稳重和“冷热病”等特点。
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b、粘液质c、抑郁质d、多血质1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景中()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a、教师教学b、教师教育c、学生学习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12、将拥有二十四个记忆单位的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只有四大记忆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歌》,帮助记忆,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策略。
a、系统化b、联想c、替换d、组块13、()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建构主义d、认知派14、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确立自我感,这种自我称为()。
a、投射自我b、理想自我c、社会自我d、镜中自我15、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用别人的眼睛看问题,用别人的心思考问题,这叫()。
a、同情b、投射c、怜悯d、移情16、个体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
a、凝聚性b、从众c、社会助长作用d、士气17、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
a、正相关b、负相关c、无相关d、动机强度适中,学习效率最高18、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经过实验所得出的()效应表明:教师如能对学生热情相待,寄予较高期望,则学生就会朝着教师所期待的方向和水平发展变化。
a、皮格马利翁b、“自己人”c、威信d、好感19、将学生的学习由简单到复杂依次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a、加涅b、布卢姆c、桑代克d、布鲁纳20、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a、规范b、舆论c、群体气氛d、凝聚性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著名代表是:A.弗洛伊德 B.布鲁纳 C.马斯洛 D.布卢姆9.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由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所属学派为: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派12.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A.规范 B.舆论 C.群体气氛 D.凝聚性13.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科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14.有这样一列数字:149162536496481100,如果孤立地记忆,则有18个记忆单位,难度很大,但如将它们看成1,2,3,4,5,6,7,8,9,10的平方,则有10个有规律的记忆单位,提高了记忆的成效,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哪种策略: A.系统化 B.联想 C.替换 D.组快化15.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A.定势作用 B.功能固着 C.变式 D.迁移2001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考试(心)1、教师领导方式对班集体风气的影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