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焊接科学与工程1焊接科学与工程-第一章
焊接科学与工程1焊接科学与工程-第一章
4、应力集中对结构强度和寿命的影响
应力集中影响结构的精度、强度和寿命,特别低温 冲击和疲劳载荷的结构,对高碳钢和高强钢影响更大, 对高速和重载的结构强度和寿命影响突出。 焊接结构的断裂多起于焊缝与母材交界的焊趾应力 集中处或焊接缺陷应力集中处。 措施:1、结构设计中避免结构和焊接接头的不连续性 引起的应力集中 2、选择焊接性能好的母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和焊 接工艺,避免焊接工艺和缺陷引起的应力集中 因此,只有从焊接结构的设计、选材、焊接工艺多 方面进行质量控制才能确保结构的安全
响结构强度。
接头形式和焊接缺陷产生应力集中,影响结构强 度 焊接力学是焊接结构强度分析和控制基础
1.3.4焊接控制学与焊接工程控制
焊接能源的控制:对焊接能源的性能和特性的控 制,焊接参数的控制
焊接设备工程控制:焊接过程执行和协调的控制
焊接过程的自动当于物理冶金过程(热处理)
在压力焊时是加热到材料塑性状态加以压力产生塑 性变形再结晶,相当于力学冶金过程(压力加工) 是各种材料焊接性能研究、焊接材料选择、焊接方 法及工艺选择和相应焊接参数选择的基础
1.3.3焊接力学与焊接结构强度
加热区域小,温度梯度大,加热速度、最高温度 和冷却速度不均,致使接头区域产生大(残余)变 形和(残余)应力,其峰值可能达到屈服极限,影
焊接系统控制:整个焊接系统的综合和集中控制
1.3 焊接技术的学科领域及应用
1.3.5焊接与再制造过程
实现耐磨、耐冲刷、耐蚀、耐
热、隔热、导电、绝缘等特殊
功能
1.3.6焊接技术的发展
1. 焊接新能源及其方法设备的应用
高能密度等离子、电子束和激光;低耗能摩擦和搅拌摩擦
2. 焊接高效化和智能化 3. 焊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和仿真 4. 最优化技术
1.2.1 焊接过程与焊接方法
加热时的加热温度、加热对象、加热金属状态和连接过程不同
1.2.2 焊接运动与焊接方法
焊接运动是由焊接材料送给运动和热源与工件的相 对运动来完成焊接。 手工焊 自动焊
半自动焊
1.2.3 焊接能源与焊接方法
1.3 焊接技术的学科领域及应用
焊接科学技术的发展依托于物理和能源科学的发展, 形成了几十种各具特性的焊接新方法。由于不同焊接 热源作用于不同金属的结构,产生了不同的热力学、
3、混合结构 压型--焊接联合结构
锻压--焊接结构
铸钢—焊接结构 表面复合结构 栓焊--结构 金属—非金属的复合结构
1.2 焊接过程与能源及焊接方法
材料(同或异)通过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结合和扩散 形成永久连接的工艺过程—焊接
宏观、微观连接
接头可是共同熔化结晶,也可表面紧密接触,经扩 散、再结晶等物理化学过程实现焊接
1.1.5 焊接结构与其他结构的比较
1、与铆接及栓接结构比较 可节省金属材料15-20% 无需钻孔加工和铆钉及螺栓螺母,节省加工和材料 密封性好 减轻结构重量—运载装备多装快跑,工程结构减轻基 础压力 结构形式设计的自由度大,应力集中小;整体性强, 现场安装工作量少,脆性整体破坏倾向大 可目测检测性低 维修难
冶金学和力学相互交叉和依存的焊接过程,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焊接物理学、焊接冶金学和焊接热力学等科 学理论,并由此指导焊接工艺、焊接设备和焊接结构 工程的发展,形成了有科学基础有广泛应用范围和发 展前景十分广阔的焊接科学与工程。
1.3.1焊接能源物理学与焊接方法
焊接能源物理学包括各种能源的本质及其在焊接 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应用。焊接能源主要包括:化学
铸件、锻件
铸—焊、锻—焊
大中型工程结构、运载工具结构、容器结构
1.1.2 焊接连接与连接形式
1.1.3 焊接接头形式在结构图上的标注
1.1.4 接头形式与应力集中
1、应力集中
a max KT 2 b a 垂直于受力方向的孔径 b 平行于受力方向的孔径 KT 应力集中系数
焊接是金属连接的最重要方法。
1.1.1 机械连接与连接形式
螺栓连接——可拆卸和重装 铆接——可拆卸、不能重装
承载截面传力、适用搭接接头
1.1.2 焊接连接与连接形式
可直接连接成各种 永久性接头、不可拆卸 常拆装修理,小空间、多零件——螺栓
不常拆卸:大型机械的机体和大型部件
焊接件
反应产生的热源、光学能源、电能(电弧和电阻
热)、机械能。 能源加热最高温度、集中程度、保护状态影响焊接 质量和应用范围。 是选用、发展和研究焊接工艺和设备的基础。
1.3.2焊接冶金学与材料焊接
熔化焊过程的熔池的凝固结晶相当于化学冶金过程 (铸造) 相邻的区域材料被加热到不同温度以不同速度冷却
焊接科学与工程
第一章 材料连接与焊接
1.1 接头形式与连接方法
1.2 焊接过程与能源及焊接方法
1.3 焊接技术的学科领域及应用 1.4 材料及焊接接头性能
返回
1.1 接头形式与连接方法
材料连接是通过适当的手段,使两个或两个以上分 离的固态物体产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物理量
的传导。
材料连接方法包括机械连接、焊接和胶接等,其中
2、接头形式的应力集中
c KT 1 2 k sin r c 焊缝余高 r 焊缝到母材的过渡半径 k 焊缝宽度系数,一般取0.7-0.8 焊缝余高过渡面与母材面的夹角
3、焊接缺陷的应力集中
a KT 1 2 r a 裂纹与受力垂直方向的 半长 r 与受力垂直方向裂纹的 尖端半径
1.1.5 焊接结构与其他结构的比较
2、与锻压和铸造相比较 比铸铁节省材料50-60%,比铸钢节省30%
减轻结构重量—运载装备多装快跑,工程结构减轻基
础压力 节约固定资产投资 减少劳动量和制模工作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环保节能
1.1.5 焊接结构与其他结构的比较
焊接结构和机械产品设计,焊接接头品质及焊接材料选 择,焊接工艺方法、过程及其参数,焊接自动化方案及 其系统设计,工厂及车间布置,生产计划、材料库存及 运输,焊接材料配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