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心算的起源
1066年-公元前771年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珠算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东汉末(公元196年-206年间)著甄鸾(南北朝北周人)徐岳著的《数术记遗》。
到了明朝,算盘已在我国广泛应用,而且算盘也规格化。
这在现存古籍最早印有上二下五珠明代的《魁本对相四言杂文》(1371年)算盘图和最早规定算盘尺寸的《鲁班木经》(15世纪下半叶)中可以得到证实。
明代珠算法主要代表人:1、程大位,明代著名珠心算家、数学家。
字汝思,号宾渠,安徽休宁人。
对书法和数学颇感兴趣,于60岁是完成杰作《直指算法统宗》简称《算法统宗》共计17卷,历年20年(1592年)印刷。
《算法统宗》较为完整的搜集了当时的各种算法,在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过程中,是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此书已经刻印便广泛流传到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其对日本珠心算的发展影响很大。
2、王文素,明代数学家,字尚彬,山西临汾人。
他用三十余年时间整理南宋杨辉以后各家算法,于1954年完成《通证古今算学宝典》一书,共搜集了267间,分为42卷,其中卷1至卷6详论各种珠算方法。
由于他无财力刻印,仅有抄本传世,现存北京图书馆。
珠算式心算简称珠心算,就是把珠算模型内化大脑中而实现的运算,其计算是靠大脑中的珠码印象来完成。
中国珠算协会成立时间:1979年10月,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于2002年10月在北京成立
现代珠算的突出特点:1)采用上一下四得算盘,逐渐普遍起来,并趋于中、小型化。
2)减少珠算专用的口诀,而代之以在数学中也通用的法则,甚至算珠符号。
3)空盘前乘法逐步取代把因数拨入算盘的各种乘法,并用于乘、加、减混合运算,多用商除法。
4)珠算结合脑算,由珠算而脑算,形成易学而高效的珠算式心算。
5)注意开发珠算的多种功能,尤其是教育功能和启智功能。
6)珠算方法的程序化、模型化,珠算与电脑结合。
7)三算结合及珠心算普及教育实验逐步展开。
8)财经类大、中专院校普遍开设珠算课,并且通过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有力地推动了教学与社会珠算技术水平的提高,进一步认识到珠算对培养财经人员素质的特殊作用。
9)珠算学术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加深了对珠算和中国传统数学优越性的认识。
10)将珠算竞赛、珠算学术研究国际.
珠心算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1)活动课或兴趣组(2)社会课余班(3)用统编实验教材、珠心算教法形式(4)用三算教材、珠心算教法形式(5)珠心算融入数学课程、中西融合数学课改形式(6)专门训练珠心算比赛选手集训队形式。
心算怎样开发儿童潜能: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不仅手、眼、耳、口配合协调,而且左右两个半球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也在交替运用,对智力的
算盘的特点:1)结构简单,用途广泛2)档位清楚,示数直观3)设计合理,操作方便4)算存一体,珠动数出。
梁珠表示增加,即正数,框珠表示减少,既负数。
社会对珠算的认识:(1)实用价值(2)教育功能(3)数学特色
清盘:1、单指清盘法:
第一章习题
2.珠算一词最早出现在徐岳的
《数术记遗》
3.现存古籍最早印有上二下五珠明代的
《魁本对相四言杂字》算盘图和最早规
定算盘尺寸的《鲁班木经》
4.中国珠算的五升制是使珠算运算准确、
迅速的基本保证。
5.程大位,明代著名珠算家,60岁时完成
其杰作《直指算法统宗》,对日本珠算的发展影响很大。
9.大约在14世纪珠心算已经产生 10.
第二章习题
13算盘的结构:框、梁、档、算珠、定位点14.
15.
教学与训练要点
(
1
)结合算盘特点编儿歌
(
2
)动手操作,拼装算盘
(
3
(
4
)观看算盘图片和影视
16.
拨珠前的要求:坐姿、握笔、握盘、清盘
17.
坐姿要求:
头正、
身直、
臂开、
腕稳、
足安
18.
握笔方法:全握法、半握法
19.
清盘方法:单指清盘法、双指清盘法
20.
拨珠法:单手拨珠法、双手拨珠法
21.
单手拨珠法:
主要用右手拨珠计算的
方法:三指拨珠和两指拨珠
22.
两指联拨包括:双合、双分、双上、双下
第三章珠心算加减法
两数相加,只要直接拨动本档外珠的加法
24.
直减法:在同一数位(同一档)上两书相减,只要直接拨动本档内珠的减法
25.
满
5
加法:运算规律是:加
5
减凑
26.
破
5
减法:运算规律是:减
5
加凑
27.
进位加法:运算规律是:进
1
减补
28.
退位减法:运算规律是:退
1
加补
29.
破
5
进位加法:运算规律是:
进
补(进
1
双上
6
、
7
、
8
、
9
)
30.
满
5
退位减法:运算规律是:
退
1
加
补(退
1
双下
6
、
7
、
8
、
9
)
31.
连续进位
加法:简称连进,具体方法是:连续有几个
9
,
同时在连续
9
的前
一档进
1.
32.
连续退位减法:简称连退,具体方法是:
连续
的前一档退
1
,
同时在连续
的当上拨入
9.
33.
多位数加减法教学与训练方法:
同数
连加、连减,有序数连加、连减,见子打子趣味练
34.
数译珠是指将数转换成大脑中算珠
映像的过程。
它是珠算过渡到珠心算的纽带和桥梁,是珠心算教学与训练的重要环节。
35.
数译珠方法:听数译珠(基础)
、看
数译珠
36.
第二步,一次布一个多位数,第三步,一次布两个数
37.
图片训练法:凝视法、闪电法
38.
画像训练法:听数画珠像、看数画珠像
第四章珠心算乘法
39.
在珠心算乘法中,被乘数也叫实数,简称实,乘数也叫法数,简称法。
40.
确定乘积数值的方法叫做积的定位法:公式定位法、盘上固定个位档定位法
41.
正位数:整数和带小数。
如
92.41
是
正
2
位数
42.
负位数:
小数点后第一个数字是
的
纯小数。
如
0.036
位数
43.
零位数:
小数点后第一个数字是非零
数字的纯小数。
如
0.34是零位数。
44. 积的公式定位法:
头小(积首进位)X=M+N 头大(积首不进)X=M+N-1
45. 盘上固定个位档定位法:两因数的位数相加,M+N 46.空盘前乘法:高位乘起,对应加积
第五章珠心算除法
47.商的定位法:公式定位法、盘上固定个位档定位法
48. 公式定位法:不够除Y=M-N 够除Y=M-N+1 49. 盘上固定个位档定位法:被除数减去除数位数,再减
50.商除法是我国珠算除法中较早使用的方法,它用乘法口诀进行估商,运算程序是:定位置数、估商立商(够除隔位商,不够除挨位商),挨商减积、对余续除、读写得数。
51.珠算除法的系统主要就是估商、减积这两步的具体做法和循环
52.珠心算除法是指在脑中按照珠除法的模型进行运算,简称珠心算。
53.除心算教学与训练要点:除看心算与除听心算、同步教练与分步教练、除珠算与除心算
第七章珠心算教练活动的准备与要求
54.教练师的准备:熟悉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55.珠心算教案的编写:准备部分、开始部分、新授部分、巩固部分、结束部分、课后分析。
56.教案要求:结构合理性、组织趣味性、练习层次性、设计实用性、表达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