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电容式传感器及其信号调理

第四章 电容式传感器及其信号调理


图4-11 运算放大器电路
uo
ui
Co Cx
ui
Co
S
d
【例4-2】 现有一只0~20mm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其结
构如图例4-2所示,已知L=25mm,R1=6mm,R2=5.7mm, r=4.5mm,CRC构成固定电容CF,CRC随活动导杆的深入而
变化,拟采用理想运放电路,试回答:
1)要求运放输出电压与输入位移x成正比,在运放线 路中CF与Cx应如何连接?
C S 0r S
d0
d0
设动极板2位移 x ,参考方向为向 x 0 上运动,即动极板2上移,
动极板2下移,x 0。
则电容量为
1 x
C
S d
S d0 x
S 1
/ d0 x
C0
1
(
d0 x )2
d0
d0
按泰勒级数展开
C
C
C0
C0
x [1 d0
x d0
( x )2 d0
( x )3 d0
]
•它采用电荷补偿反馈环的原理,当电容传感器为差动 形式且中心值为25PF时,灵敏度最高,达200mV/PF。
•CS2001采用±2.5V双电源或+5V单电源供电,最大功 耗仅为17mW,输出电压与传感器电容呈线性关系。具 有低噪声、低漂移的优点,能在DC~17kHz的带宽内进 行高精度的测量。
图4-14 CS2001的内部电路框图
2 电容式液位计
3 电容式湿度计
传感元件由氧化铝薄膜制成,氧化铝薄膜吸水后, 电容值产生变化,故根据其电容值即可得到湿度 值。
4 电容法测厚度
图4-23 电容法测电介质材料的厚度
电容器的电容值为
C
0A
ad
d
r
C
C1
C2
2C0
x d0
4.2.2 变面积式电容式传感器
当动极板相对于定极板沿长度方向平移ΔS时,则电容 变化量为
C (S S) S S
d0
d0 d0
C
C
C0
S
d0
C
S d0
很明显,这种形式的传感器其电容量C与水平位移 Δx呈线性关系。
a
d
x S
b
动极板 定极板
x
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原理图 电0
灵敏度
C C0 x d0
但d0过小,易引起电容器击穿或短路。为此,极板间可 采用高介电常数的材料(云母、塑料膜等)作介质。
g 0
图 放置云母片的电容器
d0 dg
差动电容传感器:
当动极板移动时,取其电 容差值
2 x
C
C1
C2
S
d0 x
S
d0 x
C0
1
d0 ( x )2
d0
4.4 电容式传感器的信号调理
4.4.1 交流电桥电路 将电容传感器接入交流电桥作为电桥的一个臂(另一臂 为固定电容)或两个相邻臂,另两个臂可以是电阻或电 容或电感,也可以是变压器的两个二次线圈。 变压器电桥使用元件少、桥路内阻小,应用较为普遍。
1 变压器式交流电桥
图4-6 变压器式电桥线路方框图 图4-7 变压器式电桥等效电路图
2 紧耦合比率臂交流电桥
图4-8 紧耦合电感比率臂电桥
图4-9 紧耦合电感比率臂电桥等效电路
图4-8与图4-9电路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Z12 Zs Z p jL
ZZps
jM
Z12
jKL KZ12
Z p (1 K )Z12
Z13 2Zs 2(1 K )Z12
当K 1 、负载阻抗为无穷大时
4.5.2 电容传感器应用举例
1 电容式压力计
利用膜片作为弹性元件,在压力作用下,膜片变形, 以改变膜片与电容定极之间的距离,使压力计的电容 发生变化。 优点: •灵敏度高,所需的测量力很小,因此可以测量微压, 内部没有大幅度的位移元件,寿命长。 •其次它的动态响应快,可以测量快变压力。 •另外根据测量要求不同,可以制成不同结构,也可以 作到较小尺寸。 缺点:传感器与连接线路的寄生电容影响大,非线性 较严重。
第四章 电容式传感器及其信号调理
目录
4.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2 电容式传感器的传感特性 4.3 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4.4 电容式传感器的信号调理 4.5 电容式传感器的典型应用举例
4.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1.1 传感原理:
由绝缘介质分开的两个平行金属板组成的平板电容器,
目录
4.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2 电容式传感器的传感特性 4.3 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4.4 电容式传感器的信号调理 4.5 电容式传感器的典型应用举例
4.5 电容式传感器的典型应用举例
4.5.1 电容传感系统的设计要点
1 绝缘与保护材料 2 消除和减小边缘效应 3 削弱寄生电容的影响 (1) 增加初始电容值。 (2) 注意接地与屏蔽。 图4-17 采用防护环削弱边缘效应 (3) 采用驱动屏蔽技术。 (4) 将传感器与电子线路的前置级装在一个壳体内, 省去传感器至前置级的电缆。 (5) 利用运算放大器的虚地来减小电缆电容影响。

Uo

E
C C
4 2 LC 2 2LC 1
当K 0 、负载阻抗为无穷大时
• • C 2 2LC Uo E C ( 2LC 1)2
图4-10 用紧耦合与不耦合电感作桥臂时的灵敏度
4.4.2 运算放大器式电路
由于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非常大,而且输入阻抗Zi 很高, 运算放大器的这一特点可以作为电容式传感器 的比较理想的测量电路。
2)活动导杆每深入lmm所引起的电容变化量为多少?
3)输入电压U=6v时,输山电压U0为多少?
4.4.3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图4-12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原理图
推导电路中A、B两点之间的电压的直流分量为
Uo
C1 C1
C2 C2
U1
当差动电容传感器为变间隙式时
Uo
C1 C1
C2 C2
U1
d2 d2
4.2.3 变介质式电容式传感器
面积S与介电常数的位置是等价的,因此当介电常数的 变化量为△ε时,电容量的变化量为
C
C
C0
S
d0
灵敏度为
C S
d0
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有较多的结构形式,可以用来测 量纸张、绝缘薄膜等的厚度,也可用来测量粮食、纺 织品、木材或煤等非导电固体介质的湿度。
L0 L
r2
如果不考虑边缘效应,其电容量为
C S 0rS
dd
S ——极板面积(m2);
图4-1 平行板电容器
d ——极板间距离(m); 0 ——真空介电常数,0 8.851012 F/m
r ——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4.1.2 基本结构 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变间隙式、 变面积式和变介电 常数式三种。
图4-2 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
r1
d0
变介质型电容式传感器
目录
4.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2 电容式传感器的传感特性 4.3 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4.4 电容式传感器的信号调理 4.5 电容式传感器的典型应用举例
4.3 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其中L为传输线的电感;R为传输线的有功电阻; C为传感器的电容;Cp为A、B两端间的寄生电容; Rp为极板间等效漏电阻,它包括两个极板支架上的有 功损耗及极间介质有功损耗。
A、B两端间的等效电容为
Ce
1
C Cp
2L(C
Cp)
Ce
C
1 2L(C
Cp)
应保证激励频率的稳定性。在较高激励频率下使用电 容传感器时,每当改变激励频率或者更换传输电线时 都必须对测量系统重新进行标定。
目录
4.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2 电容式传感器的传感特性 4.3 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4.4 电容式传感器的信号调理 4.5 电容式传感器的典型应用举例
d1 d1
U1
x d0
U1
当差动电容传感器为变面积式时
Uo
C1 C1
C2 C2
U1
S1 S1
S2 S2
U1
S S0
U1
4.4.4 调频式电路
图4-13 外差式调频测量电路原理方框图
4.4.5 单片电容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CS2001
•CS2001将传感器的电容量直接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 输出,外围电路简单,使用方便。
图4-3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示意图
图4-4 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示意图
目录
4.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2 电容式传感器的传感特性 4.3 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4.4 电容式传感器的信号调理 4.5 电容式传感器的典型应用举例
4.2 传感特性
4.2.1 变间隙型电容传感器
当εr和S为常数,初始极距为d0时
相关主题